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秀艳 《学周刊C版》2010,(8):117-117
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具有科学美;语文教学又是一门艺术,具有艺术美。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表现科学美和艺术美的媒介就是语文教师的语言美。只有语文教师做到语言美,才能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跃人高层,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论艺术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究竟什么是艺术美?有的人认为艺术就是艺术美,或认为艺术美是对现实美的反映,有的人认为艺术美是“形象的真理”,或认为艺术美在于艺术的纯形式等;笔认为艺术美决定于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它体现在艺术作品的各个层次中,为表现意蕴服务。  相似文献   

3.
招贴广告设计的艺术美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是艺术的重要属性,艺术是美的集中表现和高级形态.本文就是通过招贴广告艺术美的表现,揭示出招贴广告设计的艺术美实际上是构成广告艺术形象的各种美的因素融合,是广告艺术活动中主体表现和客体再现的统一,又是广告艺术内容和艺术形式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在美的世界中最富有迷人的美的魅力的是艺术美。艺术美是现实美的升华,是美的集中表现,是美的高级形态。艺术美是艺术家的审美意识的物化。它闪耀着艺术家的心灵智慧之光,燃烧着艺术家的炽热的情感。艺术美是艺术家从其审美理想出发经过能动的审美创造对现实生活进行艺术加工,使其化为富有审美意义的艺术品。这样的艺术品浓缩了现实生活美以及艺术家的审美理想的结晶。真正的艺术美总是具有艺术价值的。我们说其艺术作品具有艺术价值,这是对该作品的艺术美的肯定性的审美评价。我国的《红楼梦》、《三国演义》,  相似文献   

5.
艺术根据不同的表现手段和方式,可分为表演艺术、造型艺术、语言艺术和综合艺术。这些艺术形式都是以距离的形式而存在的,艺术在本质上就是距离的艺术,那么艺术美在本质上也就是距离美。  相似文献   

6.
声乐艺术即歌唱艺术。它的艺术魅力就是用歌唱的语言表现人性美,抒发人性美的直接艺术。所谓直接艺术就是不借助外界任何的乐器发声,不借助外界任何物质发声,而是通过人体这件最完美的乐器表现出来(试想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比得过人体的完美)。既然那最为美妙的声音就是人体这件最完美的乐器中发出来,那么声乐就是最能直接地表现人的喜怒哀乐各种情感的艺术,也是最有艺术魅力的艺术。本文仅就声乐的声腔美和形体动作美谈谈声乐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7.
把握艺术美首先应该追溯于生成艺术品的艺术理想之美。艺术理想是形式理想与人生理想的有机统一,它在作品整体上的体现有意境美、技巧美和风格美等,在作品局部中直接体现于正面人物的刻划上,间接体现于丑的形象的暴露和鞭挞上。艺术美是艺术活动的指路呈与归宿点。  相似文献   

8.
体育本质的美就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体育美的表现形态是丰富多彩的:有体育项目的艺术美;体育比赛的观赏美;陶冶情操,强身健体的功能美;培养人的团队意识,挑战自我的精神美。  相似文献   

9.
艺术美的追求来源于人对自然、自身的认识。这种认识的目的是找到自然和自身所存在的艺术真实加以表现。这种艺术真实有表现自然外在表象真实的现实主义;也有对自然、神话、事件进行理想化表现的理想主义;还有因对自然、神话、事件等外因的观照而激起的艺术家内心情感真实体现的表现主义。  相似文献   

10.
艺术美是理想的美,创造性的美。它是审美主体以现实美为根据,以人的审美理想为主导,以美的规律为准绳,自觉能动地创造出来的美。散文类作品,常能显现艺术美的品质,学生喜爱阅读,亦喜欢写作,然很难成为佳品,功力往往不达。我们可以从美学理论角度,指导他们克服一些常见病症。症一:描写拙笨刻板,笔触艰涩法一:“象”形交汇聚合、融化类比作为客体的作品,只有对主体的读者在审美心理结构上产生强大的美感效应,才会有艺术魅力。艺术魅力可以表现为意、象、势、度等潜能形态。“意”是作品的思想精华,是  相似文献   

11.
用无功利美或审美界定艺术并不符合艺术发展实际,也是对康德"审美无功利"思想的误读、误用。审美无功利主要集中在审美主体的态度上,侧重自然美,并非艺术美。康德曾较为明确地指出了艺术美属于"依附的美",并非"自由美",并且认为"依附的美"才是"美的理想"且高于"自由美"。康德对"美的艺术"说明和划分及其对无功利审美原则的应用,只是一种类比和尝试,并非成熟的艺术理论。  相似文献   

12.
《倾听自我》是克冰先生关于美的艺术的文章结集。置于中外古今美的艺术的讨论比照的背景下,在与自然、日常生活等关系的梳理中,通过对歌词、音乐、小说、绘画、舞蹈、电影等具体文本的赏析,表述了对于艺术、创作、艺术家等内容的独到理解:美的艺术,是表现的艺术;美的艺术世界,是人类创造的理想世界;在美的艺术世界里,人类倾听自我。同时,篇幅短小,道理深刻,质疑批判但富有建设性,行文简明平易,也是文集别具一格之处。  相似文献   

13.
巴蜀山水画艺术是巴蜀神奇的自然之美与人格美的统一;其意境的思想源泉主要来自巴蜀文化中的文心、诗性与仙禅文化的融合;巴蜀山水画艺术重在表现灵秀奇诡、野逸苍茫的精神魂魄。  相似文献   

14.
人性是人的先天自然因素与后天社会因素相互作用而塑造出来的属性。人性可以分为五个层面,即物性、感性、理性、德性、灵性。由美的对象引发的愉悦感就是美感。美的本质就是审美对象的审美特征与审美主体的审美理想二者之间的契合性。如果用更加形而上的语言来表达,那么美的本质就是存在的合理想性。艺术活动起源于人类的自我欣赏,起源于对人类在模仿、表现、巫术、劳动、游戏等多种活动中显现出来的人的本质力量的自我欣赏。艺术的本质是人类人性升华的感性方式。艺术的根本任务就是用艺术品的感染力去推动人性的丰富完善,推动人性自由和谐发展,以艺术品之美激活人性之美。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丑艺术的辨析与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丑艺术是艺术形式的色形声对形式美规律的背反,与反映对象的美丑善恶无关。优美艺术的形式符合形式美规律,丑艺术则全方位地破坏形式美规律。崇高艺术、悲剧艺术迫使丑随同美一道体现正义与进步,丑艺术则没有美与丑的对抗。滑稽艺术、怪诞艺术包含着优美与奇思妙想,能使人快乐自信,丑艺术扫荡了优美,只有平庸,只会带来痛苦和厌恶。丑艺术之所以大量出现,一是有些人迷信极丑必然极美,二是将反常态艺术的成功误认为是丑艺术的成功,三是它有吸引注意、扬名赢利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人类在生产劳动中谋求生存的同时也开始了对艺术美的追求,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美的标准内容也不同。过种差异源于他所处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作为艺术创作的主题-艺术家的感觉能力,表现手法和哲学思想决定了其艺术特色。艺术的审美集中融合了生活的面貌和人生的价值,因此,艺术的审美凝结着思想的智慧。  相似文献   

17.
纵观《道德经》,不难看出水之美接近于道之美,对道的描述其实就是对水之美的展开,老子建立起了一个以水为中心的意象世界,以水性来论人性,认为具有高尚审美品质的人应像水一样,应具有自然、淡泊、柔弱的品质,对水的追求,总体上反映了老子审美人格的终极理想,对后世艺术审美以及审美人格的形成具有不容忽视的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18.
道家的美学思想中老子、庄子关于文艺否定论思想一直受后人关注。这种观点基于道家“道”的观点。道家主张“道”是宇宙世界的本真,它是看不见和摸不着的。人们认识的只不过是它的虚幻的现象而已,从而推出人的感官对它是无能为力的。道家从否定人开始提出了文艺否定论的观点。文艺否定论主张反对文化学术、言辞辩说以及一切审美活动。但是道家也不是一概否定美,他们只是否定感性的具体现实美,也就是用来刺激人的感官的世俗艺术。他们主张的是自然之美,也就是道之美。道家的美学思想对后代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宗白华美学的人格理想是"空灵"与"充实",即在美的关照下达到和谐、富有节奏的理想人格。"空灵"的美学内蕴是自由玄远的心灵以"静照"的态度去接受宇宙和人生的全景,以审美的精神来看待自然、艺术、人生和整个宇宙,从而创造出具有超然绝俗的玄学的美。"充实"的美学内蕴是"真"之美和"动"之美。"空灵"与"充实"的二元冲突在美的介入下达到和谐,展现出具有张力的节奏之美。  相似文献   

20.
装饰艺术作为一种最普遍、最大众化的艺术形式,是观察、体会、创造自然界和生活中广泛蕴含的一种展现美的方式。居住环境设计同样也是展现形式美的设计艺术。从装饰艺术视角创造并满足人们展现美的需要,将审美理想相一致的形态美,通过居住环境设计的表现赋予人们以精神上美的感受和审美的愉悦。装饰艺术是一种由装饰意识和装饰行为所构成的装饰品格,它可以存在于任何艺术形式之中,特别是与居住环境设计有着紧密的关联。从装饰艺术视觉领域看居住环境设计,好的装饰艺术设计作品融入到居住环境设计中,是对居住环境设计使命的提升,也是体现装饰艺术在居住环境设计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