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虽然双元制模式不能代表德国职业教育的全部,但它的确是最具特色且最核心的部分。所谓双元制模式,即一种企业(通常是私营的)与非全日制职业学校(通常是公立的)合作开展职业教育的模式。受训者以学徒身份在企业内接受职业技能和相应知识的培训,以更好地掌握"怎样做"的问题;同时,又在职业学校里以学生的身份接受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以了解"为什么这么做"的问题。这是一种将企业与学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结合起来,以培养既具有较强操作技能又具有所需专业理论知识和普通文化知识的技术工人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在企业与学校的合作中,企业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2.
张宇 《现代教育》2014,(10):74-74
校企合作模式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笔者结合我校电子专业校企合作案例进行具体分析。一、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强化"工学结合"办学首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实行订单招生。  相似文献   

3.
德国高职教育采用“双元制”模式,即学生一方面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另一方面又用部分时间在职业学校里接受专业理论与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它将企业与学校、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是一种主要以专业技术工人为培养目标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根据德国基本法(宪法)的规定,“双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在历经高速发展之后,日益进入到结构性的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的重要阶段。职业缴入如何提升教学质量、如何借鉴和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实践表明,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学校和企业紧密结合的方式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途径。世界各国,尤其是澳大利亚TAFE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和校企结合上有其成功的原因和方法,结合澳大利亚TAFE培养模式可以提出我国职业教育的一些建议,并在高校中具体践行并得到实际经验,将能够更好的培养企业实际需要的人才,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大量的职业学校曾经主要是依靠行政指令来实现与企业的合作教育,然而这一情况却在20世纪的最后十几年间发生了重大改变。从那时开始,一系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工学结合的新模式逐渐应运而生,其中包括"订单培养"的模式,依托行业办教育的"天津模式",以及依托专业办企业的"象山模式"。不过,从国内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上看,吸引企业更加积极地参与职业教育仍有赖于外部环境的持续改善,就当前而言,相关的法规与制度建设又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德国高职课程的特点及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德国高职教育课程的特点德国高职教育采用“双元制”模式,即学生一方面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另一方面又用部分时间在职业学校里接受专业理论与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它将企业与学校、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是一种主要以专业技术工人为培养目标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根据德国基本法(宪法)的规定,“双元制”的一端——职业学校属于各州的高教部门管理,而“双元制”的另一端——企业则由政府负责管理。其中由教育科学部颁布的职业教育法则是企业培训的法律基础。“双元制”采用的是一种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模式,这种课程模式从总体上讲…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一部分,以"情景问题"和"数学化"思想为核心的弗赖登塔尔的现实数学理论是适合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能成为专业教育的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8.
赵世友  栾敏 《辽宁高职学报》2011,13(1):20-22,65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使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以工学结合为主线构建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111"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是以满足岗位核心能力为教学目标建立课程体系,突出的特点是以工学结合为主线,完成更多的实践教学活动,且可以有效发挥行业、企业优势,借助社会力量,促进工学结合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元教育性和复合智慧性是高等教师教育的两个基本特征.复合性、养成性、高标准性是高等教师教育质量的三个重要特征.要提高高等师范院校的办学质量,必须在教育过程中重视促进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各师范院校应结合本校实际,选择并确定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上的有机结合模式,最后形成宏观与微观相融合的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体系.  相似文献   

10.
瑞士:倡导双重教育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的瑞士职业教育是从当初培训技工开始的,在瑞士,学生完成义务教育后通常是在15~16岁之间,这时候他们可以选择接受职业教育,然后升入更高一级,接受非学院性质的教育。通常情况下,在瑞士把学校和企业联合办学的职业教育模式称为“双重教育模式”:学徒每个星期1~2天在职业学校学习,大部分的时间是在指定的学徒培训企业接受生产过程的培训。这种双重教育模式需要多方的合作,其中包括: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各种社会组织、家长和学生本身。  相似文献   

11.
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的重要形式,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就是整个培训过程是在工厂企业和国家的职业学校进行,并且这种教育模式又以企业培训为主,企业中的实践和在职业学校中的理论教学密切结合。由于其较好地实现了提高劳动者素质、树立德国制造品牌的教育价值,被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经济迅速崛起的强大动力和秘密武器。近几年,我国许多高职院校借鉴德国双元制的教育模式,从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以及推进  相似文献   

12.
高职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与社会发展联系最密切的教育形式,同时也是以培养专业的职业技能型人才为根本目标的教育形式。高职教育的一切教学工作都是以培养新型的职业人才为目标来开展的。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正是一种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学资源优势来实现学生从学校学习到社会职业岗位之间"无缝"对接的一种实践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结合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历程,重点分析了高职教育阶段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基本特征、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推动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论远程网络企业员工知识、技能、培训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企业在职业教育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明显,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是企业员工培训.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职业教育教学日益丰富.在教育技术理论的指导下,文章结合远程网络企业培训的特点,论述了一种以学员为中心、以绩效为目的的远程网络企业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14.
高职教育在我国90年代末期开始发展,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现代物流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学科进入职业教育时间更短,培养高技能现代物流人才,满足现代物流企业的人才需求,校企合作是一条"快捷、有效"的途径。本文结合高职院校现代物流专业教育的现状,来探讨现代物流专业校企合作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黄彬 《江西教育》2004,(13):87-87
一、高等职业美术教育模式的转变 高等职业美术教育要求美术教育与技术教育、实用教育相结合,应建立美术与技术的结合、注重专业理论与专业表现和专业实践相结合的现代美术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职业教育独特的发展模式下,中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是学校本位模式,其具体合作形式是"企业配合"模式、"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校企实体合作"模式,其基本特征是学校承担主要责任和主导作用、企业在政策鼓励下积极参与,其主要问题是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不足、高校寻求合作的能力匮乏、政府支持合作的力度不够。推进高职教育校企合作,首先应加强学校内涵建设,增强对企业的吸引力;其次,依托行业,服务企业,建设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再次,夯实基础,工学结合,增强校企合作的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17.
"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中最富有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通过和我国"订单式"职教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可以看出两者在合同、培训主体、企业参与程度、师资水平、理论与实践结合程度、考核与资格认定方式和监督管理机制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从而为我国完善"订单式"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我国中职教育工学结合的几种典型模式,指出我国中职教育只有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创新专业设置及其课程建设,创新教学方式,发挥产学研相结合的优势,将学校教育与生产有机结合,创新"工学结合"模式,才能促进我国中职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构建现代教育服务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构建现代教育服务体系"是大连教育学院"十一五"期间确立的奋斗目标。本文以终身教育思想、公共治理理论以及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学院工作实际为背景,结合大连教育学院"十一五"工作实践,从专业团队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标准体系建设、模式建设、基地建设以及网络平台建设六个方面出发,对构建现代教育服务体系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关于校企合作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校企合作实际上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学校本位模式和企业本位模式在优势方面的结合.职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职业教育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要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