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为使我国优秀运动员的流动合理化、效益最大化,推动我国竞技体育健康、可持续发展,运用文献资料、比较研究、逻辑分析等方法,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对我国优秀运动员的流动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认为:优秀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流动、配置与使用问题必须本着“服务实际、面向未来”的原则予以宏观整体设计;在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界定无法明晰的情况下,应该通过事先指定所有权行为主体来进行产权制度的安排;在所有权行为主体处置、实施各项权能过程中,应该明确人力资本使用效益分配原则,并通过建立完善的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交易市场机制来帮助运动员人力资本进行更充分、更有效的流动、配置和使用。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正在向高度的职业化、市场化、商业化和产业化方向迈进,这使得竞技运动员人力资本以及其非实物性劳动成果的经济价值和商业潜能得到了重视与开发,从而引发了各投资主体间对人力资本产权的争夺和占有,并导致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发展,以及各个主体间因利益分配不均和产权权益归属等矛盾问题的突显。而这些矛盾问题的显现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制约了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以我国竞技运动员人力资本的产权界定、产权制度与权能分割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借助人力资本和产权理论,对运动员产权本质属性进行分析规制,认为:当前我国竞技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界定与归属的不明确以及产权制度建设的滞后,才引发了各类投资主体间对于劳动产品产权的争夺和经济利益的占有,进而产生了诸多争议和矛盾问题;结合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目标与根本需要,界定出投资主体间的产权归属与权能划分,认为国家与个人之间其实不存在本质利益上的矛盾和冲突,以消解各投资主体间因产权界定不清所引发的矛盾和争议。为转型时期我国竞技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的界定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为我国竞技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制度的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帮助,保障了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权能界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近年来我国竞技体育领域内因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问题而频繁出现的种种纠纷,运用产权经济学相关理论,从人力资本产权权能界定的现实意义、人力资本产权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的界定等方面,就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二元属性的特殊情况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从运动员人力资本价值的构成分析入手,分析运动员人力资本内生价值和外生价值的成因,确认我国运动员人力资本的投资主体,在讨论我国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界定中可分离论和不可分离论的局限后,根据投资背景提出我国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包括运动员人力资本私有产权和非运动员人力资本私有产权的二元化界定论。  相似文献   

5.
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将体育产权分为体育有形产权、体育无形产权、体育人力资本产权三类.并分析我国体育产权的交易现状及问题,认为:现阶段我国体育产权交易规模扩大、品种增多、交易方式不断出新,但交易还存在体制性障碍,交易费用较高、缺乏有效的交易平台.建议在政府的主导下建立体育产权的交易平台,实现体育产权集中交易.  相似文献   

6.
摘要:受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转型性发展,与竞技体育职业化、产业化、市场化进程的共同影响,我国竞技运动员的产权交易性质与形式发生了根本改变,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制度问题与矛盾冲突的显现。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借助经济学理论以我国竞技运动员产权交易制度的功能与特征为对象进行研究,认为:1)交易存在制度。我国竞技体育在市场化、职业化发展的进程中应不断加强制度建设,特别是提高正式与非正式制度间的协同作用,不断强化非正式制度的功能,使其助力于正式制度的有效实施;2)制度的制定既是为了满足交易主体的利益诉求,同时也是约束和保障交易主体的根本利益,因此制度涵盖了约束性、激励性、保障性、均衡性、教化性等功能;3)以市场为导向与基本国情相结合,在运动员产权交易制度的建设中强调有界性、公共性、利益性和强制性这是有效制度形成的重要内容。保障我国竞技体育事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职业足球运动员工资影响因素及其决定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通过实证和规范分析,对职业运动员工资的影响因素和决定模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职业足球运动员工资的主要因素有职业运动员劳动力供求关系、职业运动员边际劳动收益产品、职业运动员人力资本状况、职业体育管理制度和运动员工会组织等,不同市场结构条件下,职业足球运动员工资决定模型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8.
我国专业运动员人力资本投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于人力资本理论,深入研究了市场经济下我国专业运动员人力资本投资问题。研究认为:以运动员专项竞技能力为核心的劳动能力是形成运动员人力资本的自然基础和根源,各投资主体多年坚持不断的投资是其形成的外在条件。我国专业运动员人力资本投资要素主要有教育投资、训练投资、比赛投资和情感投资,其中训练投资是核心,投资的基本主体包括国家、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运动员家庭和个人。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分析了职业运动员人力资本的内涵及其基本特性,即产权性,专业方向性、经济价值不稳定性、严格的时间规定性、商业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对策;树立新的人才发展观念、加大运动员的教育投资、汪重健康资本的投入、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良性运作机制、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保障职业体育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基于发展与完善我国职业体育市场准入制度,促进我国职业体育市场健康发展,对我国职业体育市场准入制度主体框架进行了设计研究.研究认为:我国职业体育市场准入制度是一种复合型规制,兼具社会性规制与经济性规制两者的特点;职业体育市场准入机制、运营动态监管机制和市场退出机制相结合的主动式系统监控体系,有利于维护竞争有序的职业体育市场环境;激励性规制方法克服了传统规制行政命令和控制所带来的问题,有利于规制俱乐部主体能力建设和对俱乐部成本激增进行有效规制.  相似文献   

11.
奥运经济及其形成背景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等 ,对奥运经济的概念、形成及形成背景 ,奥运经济的构成等内容进行研究 ,结果通过一系列数据表明直接经济是奥运经济的基础 ,间接经济效应才是做大奥运经济的根本。  相似文献   

12.
现代市场经济并不是单纯的自由竞争,它需要有序化和制度化,这就需要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法律制度来实现.只有具备合理而完备的法律前提,才能发挥市场经济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这就说明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相似文献   

13.
社会经济由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的转变,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的必然选择.循环经济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新型模式,更代表着环境保护的全新理念,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彻底摆脱资源与环境困境的必由之路,因而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关注.我国国家级层面的循环经济法律尚未出台,山东省应当在加快地方性立法基础上,依法发展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14.
从分析“县”这一级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入手,论证了县域经济的基本涵义,从八个方面总结出了县域经济的特点,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县域经济发展在区域经济及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最后强调指出了县域经济发展要着力解决好六个方面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5.
当前 ,人们对集体经济性质的界定比较乱 ,只有科学界定集体经济的性质 ,才能合理地找到集体企业的改革出路。集体企业不是一卖了之 ,也不是简单的合作制 ,更不是弱势群体的自助组织。集体经济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而又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世纪中期,在俄国出现了一个被官方教会认为是"分裂派"的民间宗教派别——旧礼仪派。由于居住地自然环境的限制和政治地位的影响,旧礼仪派不得不转而从事工商业。到19世纪及20世纪初,旧礼仪派的两大派别——教堂派和反教堂派对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一些著名的旧礼仪派商人家族甚至还与俄国1917年革命有密切的关系。旧礼仪派对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主观原因是共同的旧信仰和社团组织,客观原因是历届沙皇政府对旧礼仪派实行的不同政策。  相似文献   

17.
经济与道德有密切联系。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现代道德体系的支持,道德建设应与时俱进,更新内容。“道德”又是经济的,它能减少摩擦、降低交易成本,节约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观念规范。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职业体育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通过对国外职业体育(professional sports)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现状研究,指出了我国竞技体育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面临的机遇、挑战和现存的主要问题,阐明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竞技体育完全可以在职业倾的进程中得到发展和完善,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突破,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伟大创举,是邓小平同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理论依据。深入探讨这一理论,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计划经济的确立并不是简单地对苏联模式照抄照搬的结果,也不单纯地是为了适应当时国家重工业化的政治任务,而是一个理论和历史统一的复杂过程。20世纪40年代的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学说构成了这个过程的逻辑起点,从关于战后中国市场化发展道路的设想、新民主主义计划经济观的形成到向计划经济的转变,计划经济在中国的确立有着内在的思想和历史推动。客观分析这个过程,是当代中国经济史和经济改革史研究中一个具有持久重要意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