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教育活动是一项以信仰为基础的公共活动,这种信仰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哲学信仰。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经说过:"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教育,不能没有虔敬之心,否则最多只是一种劝学的态度,对终极  相似文献   

2.
在理性审视传统生命教育的基础上,综合分析现存的信仰本质论,可以看出生命视角下的信仰本质是"精神生命说"。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指导下,探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避免生命教育丧失根本价值,走出生命教育误区,很有必要。帮助青年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对生命的终极价值关怀,探寻生命教育和信仰教育的契合点,用马克思主义信仰引领生命教育,用生命教育促进马克思主义信仰观,促进青年信仰的自主生成和理性选择,构建精神生命教育体系,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宋君 《河南教育》2013,(4):38-39
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能称其为教育,而只能说是教育的技术而已。想想也是,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有教育的信仰。有信仰,让我们在教育中多了一些仰望星空的机会,让我们多了一些信念的支撑;有信仰,让我们在教育中多了一些理性的回归,多了一些尊重和对生命的呵护;有信仰,让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前行……作为一个名师工作室的引领者,如何在追求自己的教育理想的同时,带领工作室进行教学研究活动,使每个成员都有所收获,对我而言是一个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信仰教育的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两个方面探讨大学生信仰教育的路径问题:从大学生的求学之地高校采说,应该大力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信仰观;同时,要注重信仰教育的层次性:从大学生自身来说,应将科学信仰应用到实践,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之时,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黑格尔说过,“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陶行知先生也曾经说过,“做一个学校校长,谈何容易!说得小些,他关系千百人的学业前途;说得大些,他关系国家与学术之兴衰。”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培养年轻一代的根本途径。对一个国家来说,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一个好校长,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我们可能不能左右现在,但我们可以影响未来”,一个校长,如果没有信仰,就会在培养学生的终端之处出现问题,我们培养的学生是要走向未来的,如果现在没有信仰的支撑,即使未来有了很大的成就,也有可能会因其信仰的缺失而误入歧途。作为教育者,我们要有自己的教育信仰,更要坚定自己的教育信仰。  相似文献   

6.
学校教育活动是一项以信仰为基础的公共活动,这种信仰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哲学信仰。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经说过:“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教育,不能没有虔敬之心,否则最多只是一种劝学的态度,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缺少对‘绝对’的热情,人就不能生存,或者人就活得不像一个人,一切就变得没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时代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时代主题,对大学生信仰教育提出了明确的实践要求.在新形势下系统推进大学生信仰教育深入发展,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信仰教育中的时代主题地位,从高举旗帜、唱响主题、发展精髓、夯实基础四个层次推进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理念发展;从批判社会思潮、优化信仰教育环境,回应社会问题、强化信仰教育实践,创新教育方式、发展信仰教育模式和反思教育主题、完善信仰教育内容四个方面推进大学生信仰教育的路径优化.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突出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信仰教育是关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理想和信念的教育,在我国对于青年学生的信仰教育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推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创新与发展,化解信仰教育的矛盾,需要实现信仰教育本身的科学化,教育者教学研究的规范化和受教育者学习选择的主动化。  相似文献   

9.
教育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如何把人类长期积淀的具有永恒意义和价值的东西有效地传授给学生,从这一点上说,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精神追求和信仰。培养什么样的精神追求和信仰,如何来培养,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就当前大学生信仰及其信仰教育状况而言,我们教育工作的重点是:建立层次性和发展性的信仰教育目标体系;发展规模化和网络化信仰教育模式;确立科学性和人文性的信仰教育内容;探究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信仰教育方式;强化高校教师自身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当前信仰教育工作的难点在于:如何结合大学生身心成长特点、生活阅历进行信仰教育;如何引导大学生在多元文化中进行信仰选择;如何恰当运用社会正负面现实进行信仰教育;如何把握信仰教育中的现实性与超越性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朱自清先生曾这样说:“教育者须对于教育有信仰心,如宗教徒对于他的上帝一样;教育者须有健全的人格,尤须有深广的爱;教育者须能牺牲自己,任劳任怨。我斥责那班以教育为手段的人!我劝勉那班以教育为功利的人!我愿我们都努力,努力做到那以教育为信仰的人!”教师固然需要教学的专业知识与教育技能,但最基本的应“须有健全的人格”“须对于教育有信仰心”。  相似文献   

12.
面对当前部分大学生信仰迷失、信仰危机的现状,要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学生信仰教育相结合,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下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营造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良好氛围,创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具体方式,开拓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新媒体阵地。  相似文献   

13.
"信仰"是社会群体和个体基于内心渴求而生发出的一种超越性力量。"现代性"信仰缺失凸显着教师信仰教育的重要。然而,教师信仰教育正在遭遇教师的信仰之惑、教育内容之惑、教育方法之惑、自由的尺度之惑等"本领恐慌"。建议从教师信仰唤醒、教师信仰教育学习超越、坚守好信仰教育自由尺度等方面进行来消解。  相似文献   

14.
当今青年、学生的信仰如何? 北京市一份调查显示,被试的605人中。仅有2.1%的家长要求子女有信仰。同题调查604名学生“有坚定的信仰”被排在倒数第二。信仰在人们头脑中淡化了,信仰教育被人们遗忘了。信仰指引行动。它通过培养内心信念,使人形成思想境界,指导着人按一定的善恶观念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因此说,信仰是一个人的立身之魂,成事之基。具有坚定的  相似文献   

15.
调查发现,大学生的人生信仰呈现多元化、开放性、包容性特征。生命信仰、国家和民族信仰、家庭信仰和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大学生信仰的主流,而宗教信仰、金钱信仰、神灵信仰处于次要地位。大二是家庭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转折点。学生党员对国家和民族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同度相对较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生命教育、党的知识教育等是培养大学生科学人生信仰的重点工程。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障碍 ,即一般障碍和特殊障碍 ,并且指出 :社会主义的充分发展是解决信仰问题、排除信仰障碍的基石 ,努力营造信仰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是排除信仰教育障碍的重要保证 ,建立有效的第二课堂信仰教育机制是排除信仰教育障碍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教育信仰是教育行为的精神支柱,受特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制约。教师教育信仰的境界直接影响学生的人生理念和价值观的形成,最终影响学生人格的形成。受市场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教师的教育信仰出现了一些误识,主要表现为教育信仰嬗变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教育信仰的功利化、教育信仰的庸俗化、教育信仰的多元化等特征。教师作为从事直面生命和灵魂的教育工作者,应通过加强对教育的理性认识,确立积极的教育情感,形成坚强的教育意志,重建正当的教育信仰。  相似文献   

18.
姜洁晶 《文教资料》2014,(14):170-171
当前在某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知识教育与信仰教育脱节、大学生内在信仰需求激发不足、教学资源急需优化、教育对象研究不足等问题,影响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效果。思政课教学改革应从四方面入手:优化信仰教育目标;激发大学生内在信仰需求;优化教学资源;健全信仰教育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迄今为止人类信仰史上最伟人的信仰 ,是科学的、现实的、健全的、崇高的信仰。现在人们的信仰需求已经觉醒 ,信仰争夺战已经开始。青年是各种信仰争夺的对象。因此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建立马克思主义大信仰教育观 ,是高校青年教育的当代主题  相似文献   

20.
严一平 《台州学院学报》2011,33(2):70-73,77
当前,高职学生的政治信仰主流是健康积极的,但信仰教育还存在一些困境,如学生信仰呈现多元化、功利化倾向,对"党的信仰"存在认识模糊、追求淡化等问题,加之复杂的社会环境和薄弱的学校教育,使"党的信仰"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基于此,把握高职学生的信仰脉搏,构建科学合理的信仰教育体系,设计切合实际的信仰教育载体,采取准确灵活的信仰教育方法是加强和改善高职学生"党的信仰"教育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