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的生命也许很短很短,但心河却可以很长很长。  相似文献   

2.
生命是一个故事吗?还是它只是一个事故?也许从过程看,生命勉强算是一个故事;但从生命的整体和结局来看,它无疑更像是一个事故。生命本来是一次内在成长的机会,我们却把生命完全转变成一个  相似文献   

3.
敬畏生命     
想必你见过这样令人心醉的场景:明媚和煦的春光中,在远离闹市的一块青草地上.一个学步儿童脸上洋溢着幸福,迈着稚嫩的双腿,走向一朵无名的小花……那一刻我好感动:这就是生命!你可能知道“尊重儿童”的教育理念,但看到这一幕,也许你会明白尊重儿童莫不如尊重生命!  相似文献   

4.
戈长故事     
杨和平 《中学教育》2005,(12):34-35
也许这些故事很平淡、很琐碎,但就在这平淡和琐碎中,一个个稚嫩的生命渐渐成长起来……[编按]  相似文献   

5.
生命是一个轮回:你出生的时候。周围的人在笑,你在哭;你去世的时候,你在笑,周围的人却在哭。生命可轮回?!但时间却永远不可轮回。  相似文献   

6.
如何对幼儿进行生死教育是一个被人刻意淡忘的问题.但又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事实上“死亡教育”并没有年龄的限制。不要小看幼儿.他们的经验虽然不多.思维却不受限制。人对死亡的认识.是从幼儿时期就开始的.应从幼儿开始就培养孩子正确的生命观、死亡观。幼儿对生命死亡概念的理解有利于他们从生命的终极角度来理解生命,从而对如何珍惜自己的生命、保护身体的健康等方面有一个较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生命是一个严肃的话题,我们应该爱惜生命。可是,在我们周围却时常发生花季少年自杀的案例.他们何以对生命如此的不珍惜?也许是他们从来没有感悟到生命多么的可爱、可敬与可贵。本文尝试着用欣赏美的事物来让学生感悟生命。  相似文献   

8.
每当我们面对那些正处于如歌花季的青少年.有多少人会羡慕他们青春的容颜,又有多少人会感慨岁月的变迁。然而,就是这些生命财富的拥有者,却往往忽税生命的价值.动辄厌世乃至轻生。生命的价值到底是什么?这似乎是一个深奥的哲学命题。而今,不断见诸报端的校园青少年自杀案.除了让我们的心灵一次次受到强烈震撼外.也促使我们不得不面对并思考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身体的触电,产生痛苦;而心灵的触电.却产生生命的感动。 这是发生在课堂中的一个小细节.但它却一直感动着我,根植于我心中。  相似文献   

10.
顾小欢 《学周刊C版》2014,(2):240-240
我们做教育的人.还是要怀揣一些东西走路才好,比如阳光、爱、希望等等.这样就会温暖许多。我只是一颗草籽.可任风吹落,也许阳光不够眷顾,也许土地不够肥沃,也许水源不够充沛.也许不占天时地利.但可以始终保持一颗草籽的姿态。一颗草籽不能带来整个春天.但心中的希望总会浮现一丝坚忍不拔的本色之绿.  相似文献   

11.
一滴水     
这一滴水也许是尼亚加拉瀑布的一部分,它也许曾经有过显赫的奇迹呢。也许只是脸盆里的一个肥皂泡,但它却有洗净劳动者的污垢的功效。它也许被弄到威士忌里去,成为天才家所梦想不到的欢乐的对象。再也许是一滴圣水,洒在新生的婴儿身上,来祝福他的生命。  相似文献   

12.
让心飞翔     
落花纷纷谁能强求它往昔的色泽。流水匆匆又有谁能片刻挽留它的清澈?生命的消殒在岁月的长河中只是一瞬。虽然短暂,但每个生命存在的意义却不尽相同。在芸芸众生中,没有人可以活出同一个模式的人生,更没有人可以给人生下一个权威的定义,也许这才是人生之所以复杂、美妙、平凡而又令人感慨万千的原因吧。  相似文献   

13.
当一个人知道自己的生命之灯也许今天、也许明天就会熄灭的时候,他是否依然镇定,是否依然狂热地追求生命的价值?!也许绝大多数人不能做到,但是,贵州省兴义一中年轻的音乐女教师谭爱华却做到了,而且做得那么从容、乐观、豁达。1996年,事业蒸蒸日上的谭爱华被确诊患上了癌症,生命从最辉煌的时节跌进了最灰暗的时刻,可是她坚强而乐观地紧急提速生命价值!8年来,她共做了6次痛彻骨髓的手术,她在默默和死神进行的决斗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人生目标——她辅导的学生获得的奖项多达100多个,2001年她被评为黔西…  相似文献   

14.
心灵之光     
也许你只付出一点点微不足道的爱,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星星之火,可以照亮整个生命,也许就在一个不起眼的瞬间,奇迹就会发生。那是一个老师告诉我的故事,至今都珍藏在心里,让自己明白在人世间,其实不应该放过每一个能够帮助别人的机会,也许你早已忘记,但这种光,却可以温暖一个个冷漠的心灵。  相似文献   

15.
生命是美丽的,生活是美好的,我——一个身患绝症的小学教师,也许无法决定生命的长短,但我有能力让生命充实而美丽,就像春蚕、红烛,虽然生命有限,但把美丽和光明留给人间。 ——摘自吴波的日记  相似文献   

16.
读《论语》,就是重温古代教育家孔子与学生们的故事,透过一个个故事我们领悟到教育的真谛。教育有丰富的故事资源,也许是课堂上的一个细节.也许是学生刁钻的责难。也许是师生间难以逾越的沟壑.也许是心心相印的默契……讲述教师自己的故事。不管是晨曦中的顿悟。还是薄暮中的迷惘,不管是春雨中的欣喜。还是冬雪中的感动.从一个个故事中我们得以成长。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生命是宝贵的,它对于每一个人都只有一次。但最近关于学生轻生的报道却不断见诸报端,部分学生对待生命的态度应引起每一位教师的忧虑和关注。  相似文献   

18.
电梯上上下下,迎来送往,不停地奔忙,但有一个原则,那就是拒绝超载.因为它承载的是生命,所以设置了安全警报.由此我想到了教育中的“超载”现象,也许所引起的后果没有电梯超载所引起的后果那么直接,所以很少有人关注过这类现象,就是知道,也只能无奈的苦笑一下.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没有能力去力挽狂澜,  相似文献   

19.
生命问题是一个关乎人类自身的重要话题,但在教学中生命意识的培养却不被重视。生命教育与传统教育有着巨大区别:其一,生命教育的意义在于令学生感到即使他不能成材,他仍然会成为一个健全的人,有用的人,生命教育不认为为了遥远的未来,就应该牺牲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乐趣。其二,生命教育塑造有个性魅力的人。生命是具体的、独特的,而不是生产线上下来的产品。  相似文献   

20.
魏毅刚 《学语文文丛》2004,(11):104-105
生命如风。好一个亘古的比喻。你也许感慨于它的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不着一丝痕迹。我却跋山涉水,在时空里淘尽沙砾,找到了这个比喻的真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