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9 毫秒
1.
巴中是全国第二大苏区,是川陕革命根据地所在地,也是全国的红色旅游景区之一,有着灿烂的红军文化。巴师附小的前身是1932年红军创建的“工农小学”,这里也是川陕游击队总指挥部所在地,有着厚重的红军传统。这些丰富、宝贵的德育资源为教育学生继承革命传统,热爱家乡,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提供了有利条件。我校经过充分酝酿,决定围绕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这一主题,开展一系列“体验‘红色’生活,学习红军传统”活动,让学生了解历史,了解家乡,学习红军精神,争做红军好后代。一、走红军路线为了让孩子更真切地了解当年红军的生活,我们从体…  相似文献   

2.
活动主旨:要教育好一个孩子,绝不能仅靠教师。六年级学生大多拥有自己的偶像。本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交流偶像”、“剖析偶像”、“学习偶像”等环节,展开人生观、价值观的自省与冲突;正确选择自己所崇拜的人物,以“榜样的力量”指导学生的行为,以促进学生在人生道路上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巴中是全国第二大苏区,是川陕革命根据地所在地,也是全国的红色旅游景区之一,有着灿烂的红军文化.巴师附小的前身是1932年红军创建的“工农小学“,这里也是川陕游击队总指挥部所在地,有着厚重的红军传统.这些丰富、宝贵的德育资源为教育学生继承革命传统,热爱家乡,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提供了有利条件.我校经过充分酝酿,决定围绕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这一主题,开展一系列“体验‘红色‘生活,学习红军传统“活动,让学生了解历史,了解家乡,学习红军精神,争做红军好后代.……  相似文献   

4.
一、在读题质疑中知“强” ,孕伏情感。1 教学伊始 ,引导学生弄懂“强”字在题文中的读音及意思 ,并发掘表示“倔强”的近义词———刚强、坚强、顽强等。2 让学生围绕课题提问题 ,教师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 :①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②小红军在什么情况下“倔强”?“倔强”表现在哪里?他为什么那么“倔强”?结果怎样?3 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通过产生疑问、整体感知 ,使学生内心孕伏着对小红军的敬佩之情。二、在自读自练中找“强” ,积累情感。1 让学生在自读自练中感受小红军的“倔强” ,积累情感。放手让学生自…  相似文献   

5.
一次偶然的机会与一位学生家长交谈,她告诉我:她的儿子很崇拜我班的班长,是他的偶像。为什么呢?因为班长各方面表现都很棒。如写作、朗诵、舞蹈、学习都有突出成绩,让他羡慕不已。听了这位家长的一席话,作为班主任的我突发奇想:何不发挥“偶像”的作用,让他俩结为对子,互帮互助,在相互熏陶感染下都有所进步、提高呢?有了这一想法,在周一的班会上,我设计了以“说说心中的偶像”为主题的班会。班会上,一提到偶像,学生兴致极高。有的说歌星宋祖英是她的偶像,有的说影星巩俐是她的偶像,有的说球星乔丹是他的偶像……学生说的大…  相似文献   

6.
红色是生命、活力、健康、热情、朝气、欢乐的象征。红色教育是回归生活、寻找学生童趣、启发学生激情的教育。笔者所在的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特殊教育学校通过红色校园文化、红色课堂文化、红色活动文化的构建,努力将“红色”与“活力”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享受一片“红色”的同时,感受到生命的重要,体悟到生活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肖朵朵 《读写月报》2023,(26):21-26
<正>一、教材分析学生通过学习《老山界》这类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可以了解红军的故事、长征的历程、革命文化的内涵,并传承革命优良传统,让红色基因熔铸在学生的精神血脉中,真正实现语文教育立德树人的目标。《老山界》的独特意义还在于,它是陆定一同志随同红一方面军“红章”纵队参与长征时,根据亲身经历记录的一份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党史记忆。中央红军于1934年12月4日下午开始翻越长征途中的第一座高山——老山界。  相似文献   

8.
《飞夺泸定桥》(第十册)一课,记叙了红军长征途中英勇夺取泸定桥的战斗经过。教学这一课,要引导学生在理解“飞夺”的过程中,着重体会红军战士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在“抢时间”这一部分的教学中,可以紧扣一个“抛”字,让学生在读中去领悟,从而受到  相似文献   

9.
《初中生》2011,(7):14-14
本文精华“民以食为天。”“军无粮则亡。”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华苏维埃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着力改善军民生活。广大红军官兵为了让普天下的劳苦大众吃饱饭,硬是在极端恶劣的生存环境下忍饥挨饿,浴血奋战,从而确保了红色灶火不息、革命炊烟不灭……  相似文献   

10.
鲍广梅 《学语文》2021,(2):26-27
当前,如何让00后的孩子领悟到记录着宝贵精神财富的“红色文化”的价值,成为一个摆在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在日常语文教育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近经典、重温历史,让“红色文化”真正走进学生心里,并内化为一种精神的滋养。  相似文献   

11.
阅读教学应坚持以读为主,通过多层次、多角度、多方式的“读”,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培养读书看报的能力。教学中我采用“四读”进行阅读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一、尝试读,感知内容尝试读,指学生进行预习性、尝试性的阅读,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开始。课前可引导学生按“预习”提示,从课题入手尝试阅读课文。如《倔强的小红军》一文,根据课前“预习”提示,让学生读课文,思考:1.“倔强”是什么意思?课文写的是倔强的小红军的一件什么事?这件事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2.哪些句子描写小红军的外貌?哪…  相似文献   

12.
《马背上的小红军》记叙了在长征路上,一位小红军战士牺牲在马背上的故事。课文既没有波澜壮阔的长征场面,也没有刻画叱咤风云的人物形象,只是通过小红军“骗”陈赓这一事例。从侧面反映了长征的艰险,以及上下两代人对革命的忠贞不渝的精神。在教学中我紧扣“骗”字设计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层层深入地理解全文,从中去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找出“骗”的原因 1.从全文入手,让学生细读全文后思考:课文写谁“骗”谁?一共“骗”了几次? 2.小红军为什么要“骗”陈赓呢?(先因为陈赓两次要他骑马;接着是因为陈赓要与他同行;然后是因为陈赓要给他“一小包青稞面”)。3.文中对小红军的外貌描写以及对环境的描写说明了什么? 引导学生从分析中了解到:小红军“黄黄的小脸”说明他十分瘦弱;“一双大眼睛”告诉我们小红军  相似文献   

13.
“让每一个孩子喜欢作文, 让每一个孩子会写作文!”这就是我——一个普通语文教师最大的心愿。为此,我不断地思索着,探索着……思索、探索中, 一场作文教学的“红色革命”便在我班悄悄地开始了。“红色”代表着火热的激情,我希望这场作文的“红色革命”能够点燃学生习作的激情,让我班所有  相似文献   

14.
“让每一个孩子喜欢作文.让每一个孩子会写作文!”这就是我——一个普通语文教师最大的心愿。为此.我不断地思索着,探索着……思索、探索中,一场作文教学的“红色革命”便在我班悄悄地开始了。“红色”代表着火热的激情.我希望这场作文的“红色革命”能够点燃学生习作的激情.让我班所有的学生都能带着这火热的激情.快乐地在习作的园地里耕耘、收获……  相似文献   

15.
依托区位优势 整合红色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托九环线和大九寨国际精品旅游的区位优势,抓住机遇,保护性开发利用“红色资源”,打好红军长征文化这张“王牌”,加强对红军文化旅游开发的统筹规划,形成具有雪山草地红军文化内涵的、特色鲜明的红军文化旅游产品,丰富和提高阿坝州旅游的文化内涵,促进阿坝州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戴彦勋 《师道》2003,(12):36-36
或许是因为教师自我张扬与表演的欲望,或许是因为应试教育下学生内心人文的沙化,在时下的语文教学界,教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已经成为一种群体的倾向。走进语文课堂,张弛有致、抑扬顿挫,听来令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的琅琅读书声,更多的时候已经成了一种极其遥远的记忆。曾听过一位教师上公开课,在教读课文《老山界》中红军连夜登山的片段时,为了让学生深刻领会红军乐观豪迈的革命精神,这位教师讲解时先通过“之”字形与“S”形的对比,分析了路如何陡;接着,通过“一直追到天上”“浑身紧张”等字句,分析了山如何“险”;然后,再与红军风趣幽默的…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导读》2023,(5):8-9
<正>巍巍大别山屹立在安徽西部,这里先后诞生了多支主力红军,被称为红军摇篮;长江安徽段烟波浩渺,渡江战役的第一枪在这里打响;小岗村的18户村民签下大包干“生死契约”,中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序幕由此拉开……八皖大地上,红色史迹众多,红色文化底蕴深厚。“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中,安徽共有7条红色精品线路入选。  相似文献   

18.
70年前,中央红军从江西赣南出发,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经过二万五千里的长途跋涉,终于到达了陕北吴起镇,与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会师,创造了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神话。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美国著名作家斯诺在《西行漫记》中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长征形象地誉为“地球上的红飘带”。红军鏖战于赣南,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铸就了红色的丰碑,孕育了彪炳史册的长征精神,滋润着一代代新人茁壮成长。开发利用红色资源赣南这块红色的土地,是那样的神奇。红都瑞金有红军长征第一山——云石山,红军长征第…  相似文献   

19.
<正>在红、黄、蓝三原色中,我最喜红色;在五色土里,我最爱红色的土地。 江西多红壤土,土质脊薄,然颜色鲜红。 在革命年代,这块土地,是战火熏蒸,热血浸漫的红色土地。罗霄山脉、武夷山与五岭的交结延伸的崇山峻岭,是红土地的魁伟身躯,它曾是红军和红色政权的摇篮。红山茶、红杜鹃、山花红烂漫,红军、红马、红缨枪。毛泽东“在马背上哼成的”大量史诗里用:“赣水那边红一角”、“风展红旗过大关”等大量诗句,用“红”来形容革命战争的火红景象和大好形势。红色,是时髦,是荣誉:如“红色区域”、“红军”、“红色儿童团”、“红孩子”、“红嫂”、“红属”、“红井”、“红色饭店”等。红色,革命年代的绝对流行色! 无论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上说江西及其与邻省接壤的边界处,都是红土地。这块红土圣地的历史是何等神奇而厚重啊! 我深为红土地历史和红土地精神感动与征服。 六十年代起,我主要从事革命历史题材即“红土地文艺”创作,在“红土地”上苦苦耕耘。30多年来,为深入生活,我跑遍了土地革命时期的几个红色根据地,作现场采访,实地考察。我到过赣东北的闽浙赣苏区,采访方志敏与红十军素材,几次去湘鄂赣、湘赣苏区参观“秋收起义”、“井冈山斗争”和“平江起义”旧址;赴红色粤赣边采访陈毅及坚持三  相似文献   

20.
日前,万载县黄茅小学举办了一场学生“红色歌会”,《社会主义好》《共产儿童团歌》《红星歌》《歌唱祖国》《让我们荡起双桨》等一首首脍炙人口的红歌响彻校园,在该校刮起了一股“红色旋风”,这是该镇精心打造学校“红色”名片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