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短跑运动员在奔跑的过程中脚着地时会产生着地制动阻力。着地制动阻力的产生会影响跑速的提高。同时,不合理的着地动作将消耗运动员产生的能量,降低运动员能量的利用率。因此,如何减小运动员着地制动阻力将成为提高短跑速度的关键问题,本文就此问题提出一些解决的办法。1.短跑时脚着地制动阻力产生的原因运动员在短跑时,由于摆动腿的脚在下扒着地时,着地点如果落在身体重心投影点的前方时,运动员的小腿与地面形成了一个着地角,运动员奔跑时身体向前的冲量将通过小腿传到地面,这时地面会给小腿一个大小相等的反作用力。通过小腿传给身体。这…  相似文献   

2.
1.短跑技术结构发展动态1.1脚着地时的水平速度在高速跑时,当运动员脚于地面接触瞬间,着地脚存在一个继续向前移动的水平速度,这就产生了一种减低运动员速度的制动作用,如果脚着地时的水平速度大,其制动作用亦大。因此提高摆动技术,尤其是落地动作是教练员在青少年短跑训练中值得重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男子110 m栏的跑跨与跨跑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用国产春风牌高速摄影机以 96 fps的速度拍摄了 8运会男子 110 m栏预赛前 6名运动员跨越第 6栏时的技术动作 ,再用 JTK- 1型影片解析系统对冲印后的影片进行逐格分析。结果表明 :跑栏概念的实质是跑跨与跨跑能力的有机构成 ,运动员上栏前的 1步与过栏后的 1步所表现出的速度节奏是衡量跨栏技术优劣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短道速滑男子500 m起跑动作运动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3台摄像机以250Hz从正面及左、右侧后面对冬奥会全体运动员的起跑动作进行了拍摄.对长春世界杯比赛的技术动作用60Hz的速度进行了拍摄.用DLT法进行分析,得知我国运动员增加起跑的步频会使500m成绩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5.
短道速滑女子500m起跑动作运动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3台摄像机以250频率从正面及左、右侧后面对冬奥会全体运动员的起跑动作进行了拍摄。对长春世界杯比赛的技术动作用50场/s的速度进行了拍摄。用三维DLT法进行分析,得知我国运动员增加起跑的步频会使500m成绩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6.
优秀短跑运动员的运动学趋势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1982和1983年室外田径比赛季节,我们选择拍摄了具有奥林匹克水平的35各短跑运动员(男15人,女20人)五次最高水平的比赛。经美国奥委会同意进行了生物力学分析。这个科研项目的目的在于将研究结果反馈给运动员,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不足和尚可挖掘的运动潜力。为了得到关键的运动学数据,采用一架高速摄影机以每秒100幅的速度拍摄了每一位运动员在矢状面上的运动,摄影机置于运动员正侧面并记录下最大跑速,记录影片经  相似文献   

7.
郝鹏 《山东体育科技》2000,22(1):19-20,18
绝对速度是影响我国短跑运动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而传统的短跑理论是束缚运动员绝对速度的根本原因;摆动腿积极下压和小腿积极后扒的鞭打动作是途中跑动作中的关键技术,文章进而探讨了这一关键动作的技术,并就提高这一动作技术和专门力量速度训练的手段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8.
四名男子短跑运动员跑6×100米,中间休息足够时阊。用三段分段测定平均速度,拍摄了55米处完整周期的动作。用丹姆斯特人体模型计算了摆腿阶段的功率。摆腿划分成3个阶段。1.抬腿到最大屈膝,2.从最大屈膝到最大屈髋,3.从最大屈髋到着地。高水平运动员和中等水平运动员功率变化曲线形状类似。髋关节肌肉输出功率占主要成分,远大于膝关节的功率输  相似文献   

9.
短跑运动员摆动腿前摆动作迟缓及产生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跑运动员在跑动中摆动腿前摆动作迟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支撑腿后蹬转换为前摆的时间较长;二是摆动腿前摆速度缓慢。支撑与摆动是短跑中相互交替的两个动作,而摆动腿前摆的速度是人体获得向前运动的重要动力。在教学与训练中,大都采用抗阻力摆腿的练习方法,增大髋屈肌群的收缩力量,以达到提高摆动腿前摆速度的目的。从训练实践中我们得知,髋屈肌群力量的增长并非与前摆的速度成正比,摆动腿前摆的速度不仅与髋屈肌群收缩力量有关,而且  相似文献   

10.
采用ISOMED2000等速系统检测优秀散打运动员膝、肘关节肌群的生物力学特征,分析优秀散打运动员站位攻防动作技术.在进攻训练中伸膝关节速度达到300°/s,能充分发挥运动员小腿伸肌群的爆发能力;采用300°/s的速度可以快速屈小腿,有利于运动员快速回防,为再次打击对方在时间上创造了条件;在站位时,膝关节角度保持157.3°~160.1°,小腿屈肌群离心爆发能力强,有利于运动员调整自身的身体姿势,避开对方的快速进攻.在进攻训练中应使肘关节速度达到300°/s,能充分发挥运动员前臂伸肌群的爆发能力.肘关节角度在81°~86°的范围,有利于运动员快速出拳,打击对方.以240°/s的速度屈肘,能充分发挥运动员前臂屈肌群的爆发能力,有利于运动员快速回防.在防守训练中,肘关节角度在78°~85°的范围内,对运动员快速回防,抵御时方快速、重拳的进攻是有利的;肘关节角度在128°~137°的范围内,可远距离隔挡对方,阻击对方的快速进攻.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运动员膝关节拮抗肌群在不同实验速度下的工作特点,通过CYBEX600等速测试系统,对辽宁省优秀短跑、自行车、游泳运动员25人(男14人、女11人)进行了等速相心膝关节肌力测试,经过统计对比分析结果如下:(1)膝关节屈伸肌相对峰力矩随着收缩速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而且伸肌下降的幅度大于屈肌。(2)短跑运动员屈膝肌的相对力量较强,而自行车运动员有很强的伸膝力量。(3)膝关节肌肉达到预定速度所需的时间随着速度加快而加快,其中短跑自行车运动员蹬伸速度大于游泳运动员。(4)自行车运动员腿部的单位体重屈伸力量大于短跑游泳运动员,尤其在快速情况下,其差值高达82%。  相似文献   

12.
所谓速度就是指单位时间内所移动的距离,而在短跑之中速度又是由运动员的步长和步频决定的,步长和步频的长短与快慢同时又受运动员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所限制。目前我国的短跑成绩落后,说明我国短跑运动员身体素质发展不够平衡,在技术动作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从而影响了运动成绩。一、身体素质欠佳,是影响短跑运动成绩提高的关键短跑的优异成绩,重要的取决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水平。因而不断地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是我国近代短跑训练的主要环节之一,而现在不少教练员忽视了运动员全面的身体素质的训练,由于身体素质水…  相似文献   

13.
沈士达  李群 《体育科研》2010,31(6):61-64
运用激光测速系统、运动学分析系统以及多参数同步触发系统,在上海2名优秀短跑运动员的100 m跑训练过程中进行测试,将运动员100 m途中跑支撑阶段的运动学参数与人体运动的水平速度进行同步分析,来揭示短跑运动员100 m途中跑速度的变化规律,讨论和分析短跑运动员100 m途中跑支撑阶段的不同运动学参数的变化与人体速度的关系,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提高短跑途中跑的速度和改进技术动作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献资料、分析对比等方法,对“屈蹬式”短跑技术进行研究,发现我国运动员支撑腿蹬伸太直、前摆速度过慢,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小腿折叠的时机过晚所致;大小腿折叠不紧,与平时的专门练习不正确有关。并对由“后蹬型”转变成“快速前摆型”的观点,提出议意。  相似文献   

15.
一、关于技术: 我们认为我国短跑运动员要加大跑的振幅。几年来有时观看外国短跑运动员的技术图片及看到一些外国短跑运动员在我国比赛时的技术,发现我国短跑运动员和外国人相比,动作振幅小,因此显得全身紧张僵硬。我认为,从技术上看,我国短跑运动员前摆放不开,扒地动作不积极,后蹬伸展不充分。这样的技术,失去了最有利的用力时机,这是影响我国短跑水平进一步提高的障碍。记得75年美国田径队访问中国时,从技术上给我们的印象非常深刻。在训练和比赛时看到,他们前摆时大腿充分向前,并且有点夸张地前伸小腿。扒地动作很积极。后蹬时能充分伸展大腿,给人以动作振幅大,能充分利用腿  相似文献   

16.
我国优秀百米运动员途中跑技术存在问题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们过去对美国优秀百米运动员的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生物力学分析(缓冲与后蹬、摆动、下地等)及对我国集训队男子短跑运动员进行多次技术诊断的基础上,现对我国优秀男子百米运动员途中跑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为我国广大教练员及运动员进一步明确短跑技术概念及改进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拍摄法以及专家访谈法,针对二级游泳运动员爬泳腿部技术动作进行相应的研究。通过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在腿部技术的训练中,男运动员最容易出错的是小腿打水和屈髋打水技术;女运动员最容易出错的是小腿打水和直腿打水技术,与男运动员存在一定的差异。要想进一步提升游泳运动员的训练效果,首先需要重视爬泳的腿部技术。很多因素都会影响运动员的训练效果,比如比赛的频率、教学方式等等,所以今后需要从不同方面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8.
世界优秀100m短跑运动员的速度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使用激光测速仪(LAVEG SPORT)在1996 年奥运会和1997 年世界田径锦标赛上对参加100 m 短跑比赛的世界优秀运动员进行了全程速度测量。对所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比较了不同水平组男、女运动员速度参数之间的差异;对运动成绩与速度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对运动员成绩的速度参数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所得到的结果可帮助教练员和运动员进一步深入地认识短跑的速度特征  相似文献   

19.
研究方法测试对象是参加1984年洛杉矾奥运会标枪决赛的男女运动员(见表1)。用LoCam电影摄影机、以200格/秒的速度拍摄运动员的比赛动作。摄影机放在距离助跑跑道大约24米的位置(在投掷运动员的侧面),以便使镜头的光轴垂直对准投掷动作的主要平面(见图1)。影片用Vanguard和Lafayette影片分析仪、综合图解十位数字板和HP21MX计算机转换成数字。根据Dempster(1955)提出的标准,假定标枪运动员的力学模式是由14个刚体环节和标枪组成的。座标资料用数字筛选技术(Winter,Sidwall和Hobson,1974)做了平滑。用HP1000F计算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一、对高校田径短跑训练的现状分析短跑的特点是要求运动员具备在比赛中发挥最高速度和保持最高速度的能力,因此速度是短跑运动员的关键因素。如何提高短跑运动员的速度,许多教练员及科研工作者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当前高校在田径短跑训练方面客观上存在着训练期限短、时间少、条件差等实际问题。在主观上看短跑运动员成绩停滞不前甚至下降的现象——即“速度障碍”的出现,往往造成短跑运动员训练积极性下降,比赛信心不足等“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