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案例:孙建锋执教苏教版六年级《只拣儿童多处行》师:读书,不仅要读进去,还要跳出来。所谓“跳出来”,就是以自己的“火眼金睛”看课文,产生自己的想法。请你们默读课文,抓住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写写自己的阅读感受,然后交流。时间为六分钟。(学生默读课文,动笔批注,六分钟过后)师  相似文献   

2.
翻开教师的备课本,从农村到城市,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几乎每课都有一条教学目标赫然在目,且表述基本相同,那就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这无处不在的教学目标,笔者忍不住要三问了。  相似文献   

3.
时至今日,甚至在我们中小学教师的日常口语中,“差生”(通常指学习成绩落后者,如果品行也不好,那就是“双差生”了)出现的频度仍然很高,有的学校甚至在年度考核中,专门设有“辅导差生”这一项——甚至每人分配两个名额,按学期与学年考试的成绩,评定辅导“差生”的等第与成绩!我的念小学六年级的女儿几乎每天回家时,都会说到一些关于“差生”的话题。于是,我特地问她,是什么时候开始说到这个“词”的,她说幼儿园时没有,小学一年级就有了!多么可怕!一些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便在教师与同学们的心目中成了“差生”,  相似文献   

4.
刘荣华 《小学语文》2009,(7):108-110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标实验教科书从五年级上册开始,每册教材安排了一次“单元集中编排、课内外融为一体”的大综合性学习: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遨游汉字王国”,下册第六单元“走进信息世界”;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轻叩诗歌大门”,下册第六单元“难忘小学生活”。每一次大综合性学习都由“单元导语”“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三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5.
“六心”教育要体现循序性高秋省“六心”教育是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我们科学地安排了教育层次和教育内容,使“六心”教育循序渐进。具体讲就是:在一、二年级同学中开展了“孝心”教育;在三、四年级同学中进行...  相似文献   

6.
下“雨”了     
6月1 9日,也就是六年级升学考试的前一天,学校的操场上下了一场“雨”.这场雨仅仅下了1 0分钟,但却下得非同寻常. 那天下午第三节课下课后,同学们欢呼雀跃着跑出教室.突然,不知从哪儿传来一阵“啪啪啪”的声音,像是雨声.可并没有雨水掉下来呀?仔细一看才知道,下的并不是雨水,而是从教学楼北面飞出来的课本和试卷!原来,这是六年级的同学在发泄呢,他们想以扔掉课本和复习资料的方式来释放内心的压力.  相似文献   

7.
谢仪 《家长》2012,(8):98-99
以前,我认为考试就是“烤人”,只会让人感到无尽的煎熬。好朋友小江非但没有反对我,反而更消极地告诉我,何止“烤人”,简直就变成了“烤肠”!这不,一升入六年级,我就变成了一根“烤肠”。  相似文献   

8.
据新华社报道,上海市教委决定,从今年新学期开始,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行“五四”学制,即小学五年,初中四年,取代过去小学六年、初中三年“六三”学制。至此,原来的小学六年级被取消,从1988年开始的过渡形态“初中预备班”被正名为初中一年级即六年级。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学生的“转型期”?处在“转型期”的学生有何特点以及应该采取什么对策?笔者根据教育教学的观察和思考,谈谈自己的认识。从学生阶段来说,小学六年级至初中一年级,初中三年级至高中一年级这两个时期,属于学生的“转型期”。我们仅以小学六年级为例,进行探讨。一、“转型期”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行为表现升入六年级的学生已没有当年加入少先队时的自豪感与对红领巾的崇拜之情,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无须佩戴红领巾,于是顺手将红领巾塞入衣裤口袋中,以备在“紧急”情况下使用。星期一的早晨,是例行的升国旗仪式。部分六年级学生东张…  相似文献   

10.
六年级语文课上,教师正在教学《索溪峪的“野”》(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一文。  相似文献   

11.
在说话教学中,大纲要求小学生“说话要有礼貌”。其中,一年级要求学生“学习使用礼貌语言”。二年级要求学生“正确使用礼貌语言”。三年级要求学生“能熟练的使用礼貌语言”。四、五年级要求学生“养成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六年级要求学生“说话有礼貌”。如何达到这些要求呢?我们的做法是:一、从课堂中学  相似文献   

12.
所谓的“重点班”就是一个学校为了保证升学率,以年级为单位,从不同班里把文化程度相对较好的学生编成一个或几个班级,冠之以“实验班”“清华班”“北大班”等,集中骨干教师授课。这样的分班,造成社会新的不和谐因素的出现,加剧了教育不公平的蔓延。义务教育法禁止“重点班”,就是为了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对教育资源进行均衡配置。  相似文献   

13.
刚进西点军校,军校就给我上了一课。军校里,学年之间等级非常分明,一年级新生被称为“庶民”,在学校里地位最低。而“幽灵行动”则成为“庶民”向学长们发泄不满的最佳途径。所谓“幽灵行动”其实就是学生团体之间以幽灵为名义,搞恶作剧捉弄对方。  相似文献   

14.
严亮 《教师博览》2003,(2):38-39
手头有两份《泰晤士报·周日特刊》,两份报纸均为8开60页,标题都是《怎样为孩子选择最好的教育》。第一份介绍英国1000所最佳公立中学;第二份提供最好的500所私立学校以及最好的250所小学的有关材料。实际上,11年来,《泰晤士报》每年都公布此类排名。而所谓“最佳学校”的依据就是学校在全国性统考中的成绩。报纸评论的标题就是“考试成绩是成功的关键”。全国统考知多少在英国,所有学生在二年级、六年级、九年级结束时都要参加全国统一考试(SATs),考试科目包括英语、数学、科学三个“核心科目”;十一年级结束时…  相似文献   

15.
适用年级:小学五~六年级。 教学目标:借助“曹冲称象”的故事,向学生渗透一种转化的教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自觉运用转化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1.故事引入 师:中国古代有许多聪颖多慧的少年儿童,曹冲就是其中的一位。“曹冲称象”的故事你们熟悉吗?谁愿意给大家来讲一讲?  相似文献   

16.
牛年来了,我们六(3)班也要“牛”一把。下面,就让我们进入“三牛奖”颁奖仪式。 第一个“牛奖”——“黄牛奖”。这个奖颁给勤快、勤劳的人。我们班的高柔佳是一头不折不扣的“黄牛”,她的勤劳无人不知。她是劳动委员,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没有一次落选,她仿佛已经成了我们班的“卫生工具”。  相似文献   

17.
用“聪明”一词造句,一年级的学生说“丁丁真聪明”,老师给他打了满分,而如果六年级的学生也说“丁丁真聪明”,老师是不是也给他打满分呢?应试教育的选择是打满分,因为从语法的角度讲,“丁丁真聪明”这个句子句式完整,意思明白,是正确的。应试教育的评价原则是只管卷面对错,并不细究学生实际的语言发展水平。但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造句训练的目的是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学过的词语,提高他们的语感水平和思维能力。六年级的学生  相似文献   

18.
给人以“爱”者,人们首先想到“慈母”,给人以“智慧”者,人们自然会想到“严师”。而能将“慈母”“严师”统于一身者,就是小学一年级班主任教师。很有趣的是,出自古代希腊语的哲学一词恰好是由“爱”和“智慧”二词组成的。 小学一年级班主任要帮助孩子顺利完成从家庭步入学校、从幼儿成为学生这一转化过程。这一特殊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小学一年级班主任必须  相似文献   

19.
《小学青年教师》2008,(10):45-45
《语文新参考——小学语文名篇赏析及教学建议》丛书包括“一、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一~六年级古诗文”等六册,从人教版和苏教版的教材中精选名篇进行赏析并提供相应的教学建议,按“文本赏析”“教学建议(教学思路)”“教学设计(含教学实录、精彩片断赏析与点评)”“资料链接”等体例编辑。每册都按不同的文本类型分成若干板块,如三年级分册的“形散神聚——散文篇”,四年级分册的“捕捉灵性之光——关注动人细节·体悟自然人生至道”,六年级分册的“把握艺术特征捕获丰富美感——如何把握和教学写艺术作品的文章”……  相似文献   

20.
《华章》2004,(8)
王女士的儿子在郑州市纬一路小学上六年级,儿子从一年级到四年级的班主任都是女教师,直到五年级的时候才换成了一名男教师。换教师的当天晚上,性格内向的这位学生激动地对妈妈说:“我们老师换成男的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