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沙特阿拉伯是当今世界美国在阿拉伯国家里最重要的盟友,两国关系在艾森豪威尔上台之后开始了全方面的合作,其中1957年2月的沙特国王访美是在美沙关系中具有重大的意义,这一次外交活动不仅使双方签订了一系列合作条约,满足了美国渴望在阿拉伯世界中寻找一个对抗纳赛尔埃及的支柱,也开启了此后数十年阀关沙关系开始了紧密的政治、经济、军事合作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2.
"9·11"事件后俄美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11"事件后,俄美关系得到较大改善,这是俄美两国尤其是俄罗斯对其外交战略进行重大调整的结果.但俄美关系的改善,美国获利最多.俄美关系的发展仍然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3.
近期美越关系正在向事实上的"战略伙伴关系"迅速迈进,虽然美越关系的提升系各取所需,双方共同防范中国的意图却不言而喻。因此,中国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美越双边关系的发展,但鉴于中国在美国和越南各自对外关系中的分量,中国因素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美越关系的深度发展。冷战后美越这对实力悬殊的双边关系,总体上体现了国际关系中明显的实用主义。  相似文献   

4.
20世纪60-80年代,美国对台湾发展核武器的制约是美台同盟关系的一个重要侧面。在中美缓和进程中,美国对台安全保障的不确定性是促其继60年代后重拾核武梦的重要原因。与以往不同的是,美国逐渐改变了单纯通过外交施压加以限制的方式,努力将其纳入一系列双边协定的制约之下。1970年代美国对台湾发展核武器的限制是"后正常化"时期美台关系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5.
在现实政治和意识形态的纠葛中,蒋介石集团最终选择倒向美国.这为其势力的崛起与稳固取得了较好的外部环境,并为当时中国在外交舞台上争取自身权益提供了一定的便利,但同时也给它带来幻想.与蒋介石集团逐渐走上亲美之路不同,中国共产党的美国观经历了一个由"帝国主义"、"敌人"到"民主国家"、"战友"的变迁过程,这是基于现实需要的务实观点.它们各自的美国观不仅影响了其自身的发展和运作,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中国教育现代化是一个持续的进程,历经清末民初时期、国民政府主政时期和新中国时期三个历史阶段,当今教育现代化实际上是晚清以来教育现代化的延续.中国教育现代化乃受外国教育的传入而兴起,外国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往往影响着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和路向.从早期的德国、日本到中期的美国和后期的苏联,外国模式都对中国教育现代化有重要影响.这些影响并非简单的先后交替关系,而是在相当长时期内共存和交相辉映.  相似文献   

7.
淮海地区现代化起步早,但发展缓慢。辛亥革命前,淮海地区的现代化趋向仅具端倪。辛亥革命加速了该地区现代化的进程,辛亥革命后淮海地区现代化进程进入一个全面、快速发展阶段,现代化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趋势,但总体水平不高。人文历史环境、政局、区位等因素是影响淮海地区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冷战时期,美台投资关系由美国对台单向投资逐渐转变为美台双向投资,美台投资关系对台湾对外投资关系举足轻重。冷战后,美台双边投资关系继续发展,总体来看呈现波动性增强的趋势,美国对台湾投资金额、台湾对美国投资金额从整体上持续增长,美台双边投资关系占台湾对外投资、外资入台的相对比重呈下降趋势。21世纪以来,美台投资关系的"不景气",表面上看似乎主要是受全球景气循环大气候的影响,但实质上却是台湾经济本身结构性矛盾运动(包括两岸投资关系迅速发展等因素)的结果,而世界经济衰退、岛内社会政治动荡等因素则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把经济全球化划分为5个阶段的阐述,主要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际因素的变化对拉美现代化进程的影响,研究拉美三次现代化战略选择同国际因素的关系;重点探讨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关系的演变和拉美现代化战略实践问题,并对拉美现代化战略的经验教训作出分析和概括,探讨拉美国家现代化进程的一般规律及其前景.这不仅对于深入认识和正确预测拉美的未来有益,而且也对我国制定自己的对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美国反危机货币政策的特征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2009年美国金融危机可划分为危机初现阶段与危机爆发后阶段.危机初现阶段美国货币政策明显具有"不作为"的特征,丧失了对次贷进行隔离手术的最后机会,大幅度提高了反危机成本.在危机爆发以后,美国金融市场处境艰难,由于反危机货币政策时滞较长,拖延了拯救进程.对美国反危机货币政策的总体评价是,前期准备不足,后期走向正轨;总体值得肯定,政策时滞尚待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