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滑雪     
G863.131.9 9804945越野滑雪二步交替技术步频与步幅的关系〔刊,中,I〕/都季良,秦兰良,张洪伟,孟庆宏//吉林体育学院学报.-1998.-14(3).-39-40表3(BJ)越野滑雪//技术//步幅//步频//分析通过第八届冬运会女子越野滑雪二步交替技术的步频、步幅的统计,探讨了影响越野滑雪速度的主要  相似文献   

2.
竞走     
G821.2 9701049对少年竞走运动员技术训练的研究[刊,中,I]/吕彩风,任保国//青少年田径训练.-1997.13(1).-27-29(XG)少年//竞走//技术训练//步长//步幅//步频//心理训练本文对少年竞走运动员基本技术、步频和步幅、技术动作的经济实效性,心理训练等几方面进行了详尽的论述.揭示了这几方面的内在特征及训练方法,以期对广大元走同行以帮助.  相似文献   

3.
    
G822.014.85 20022752克服高中女生耐久跑心理障碍的试验研究[刊,中,B]/丁银美//体育科学.-2002.-22(2).-84(LF)女生//心理//高中//教学//中长跑G822.03 20022753对合理步频和步幅的探索[刊,中,I]/付伟平,焦现伟//辽宁体育科技.-2002.-24(2).-7-8参6(XH)跑//步频//步幅//动作分析//成绩//影响//训练法//模式本文就运动中短跑队员所存在的三种(1.当蹬地腿离地的瞬间摆动腿继续上摆:2.当蹬地腿蹬离地面之前摆动腿已开始下压;3.当蹬地腿蹬离地面  相似文献   

4.
    
G822.119 9410795上海女子短跑运动员技术诊断之一—斐芳等百米跑全程速度·步频·步幅的分析[刊,中]/冯敦寿,林民及,曹性惠//上海体育科研.—1993(2).—13—18图1表6(SML)短跑//技术分析//速度//步频//步长//节奏G822.12 9410805短跑运动员如何训练[刊,中]/栾其成,代小军//辽宁体育.—1993(5).—41(XY)田径//短跑//训练//方法//模式//身体形态G822.12 9410806如何安排短跑训练[刊,中]//风//田径.—1993(5).—27—31图1(XY)田径//短跑//训练//身体素质//技术//心理//原则  相似文献   

5.
    
G822.02 20030827创新"循环接力"训练法对提高速度能力的研究[刊,中,I]/罗旭东//田径.-2002(11).-26-27图2表4(TY)田径//循环训练//训练法//速度//耐力//素质训练//接力跑G822.1 20030828柔韧训练对短跑步幅的实验研究[刊,中,I]/易长军//重庆体育科学研究.-2002(4).-30-34表3参7(XH)柔韧性//训练法//短跑//步幅//速度//影响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短跑运动的成绩是由步频和步幅两个因素所决定的。对百米跑来说,全程平均步幅=100米/步数(以下简称步幅),全程平均步频=步数/百米成绩(以下简称步频),故可推导出百米跑成绩=100米/步幅×步频的公式。这  相似文献   

7.
步频、步幅是决定短跑成绩的两个直接因素。国内外优秀百米跑运动员的步频、步幅能力都已达到较高的水平(见表一)。男子A组(当代世界男子百米优秀运动员)的百米全程平均步频指数(步频×身高)为8.05±0.286;步幅指数(步幅÷身高)为1.213±0.041。世界女子百米优秀运动员(女子A组)的全程平均步频指数为7.64±0.350;步幅指数为  相似文献   

8.
    
G822.1 20024169浅谈牵引训练对短跑步幅的影响[刊,中,A]/孙杰//内蒙古体育科技.-2002.-15(2).-16-17,19表3参2(SJ)牵引训练//短跑//步长//运动生理学//运动员//速度本文通过用牵引训练的手段来发展运动员的步幅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牵引跑时的步长必定大于行进间跑的步长。牵引速度快的步长增大比牵引速度慢时步长增大更明显。6822.1 20024170从贺红英的训练谈少年女子400m 训练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竞走     
G821 9703666关于对竞走腾空观察要点的研究=Study onthe main points for observing flight in heel-to-toewalking[刊,中,I]/许世岩,苏锡华,王君侠,王强,李淑媛//中国体育科技.-1997.-33(4).-54-55,57表1参1(BJ)竞走//腾空//着地//后蹬//技术//步频//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 一、问题的提出: 众所周知,短跑运动成绩是由于步频、步幅两个主要因素决定的。运动员要想取得预想的成绩,一般不外乎采取三种途径;一是加大步幅,提高步频。二是步幅不变着重加快步频;三是步频不变加大着重步幅,运动员赛跑时所表现的步幅、步频情况,不仅反映了他们的技术特点、素质水平、生理负荷能力,而且和神经类型、体型特征有密切关系。近年来,国外一些专家为提高短跑水平围绕着步频、步幅发表了不少见解,其中多数人对步幅较为重视。就我国短跑运动员来讲,50年代就有步频快的特点:60年代,步频、步幅有同时增长的趋势,100米成绩有所提高,70年代,运动员的步频虽有提高,但步幅却有所下降,100米成绩没有多大进展。从宏  相似文献   

11.
步频与步幅是短跑运动项目,最基本的动作要素。也是如何迅速提高短跑速度的两个不可分割的关键因素。在保持步频的情况下增加步幅,或在保持步幅的情况下提高步频,或是步频与步幅同时增加,均可能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  相似文献   

12.
步频、步幅是决定跑速的两大因素。不同水平的男、女百米跑运动员在步频、步幅能力上有一定的规律。每一个短跑运动员在步频与步幅的匹配上又带有个性特征。对短跑运动员的步频、步幅的能力作出客观、定量的评价,来剖析运动员的技术特点,这对实施科学训练  相似文献   

13.
速度的发展     
短跑运动员速度的发挥,离不开步频与步幅的结合。根据这一点,短跑运动员提高速度,可采用的方法有增大步幅保持步频,或保持步幅加快步频两种。用这两种方法,通过一定的训练都可以提高速度。哪个容易?看来保持步频增大步幅的方法更容易达到提高速度的目的。我认为,遗  相似文献   

14.
为了深入研究长跑运动中步频、步幅对运动员身体机能和训练水平的影响,对黑龙江省体工队长跑项目的10名运动员进行了不同跑速下的步频、步幅及对心率变化的影响的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分析讨论了运动员不同跑速下步频、步幅的变化规律,及对心率变化的影响,发现随跑速的增加,步频、步幅会产生相应的变化,且心率有增加趋势;并且在同一跑速下,运用不同的步频跑,心率变化存在差异性;还发现步频的变化与体脂含量存在较大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0.85(P<0.05)。希望通过长跑运动中的步频、步幅的研究,为实现长跑技术的优化,提高训练效果,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步频、步幅的训练是提高短跑运动员速度的关键,训练中无论是发展运动员的素质,还是提高奔跑能力,或是改进跑的技术,其目的都在于提高运动员的步频、步幅能力。因此,步频、步幅训练备受人们重视。然而,实践中发现,许多基层教练员对如何提高步频与步幅,训练中可采用哪些方法手段等基本知识,缺少必要的了解和掌握,致使他们训练目的不明确,训练方法手段的选择不科学,结果训练事倍功半。下面根据多年的教学训练实践经验,就步频、步幅训练方案和训练方法手段等问题作一介绍,供参考。 发展运动员的速度,需提高运动员的步频、步幅能…  相似文献   

16.
跑的速度、步幅、步频及支撑时间的同步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跑的运动是一种左右脚交替的反复运动。它是一种人体机能代谢和神经兴奋水平都近于极限状态的运动项目。其特点为:跑的速度增加时,步频、步幅都相应增加。开始增加的是步幅,随着速度的加快,步频才明显增加,但成绩差的运动员步频的增加开始很早。因而从跑的速度、步频、步幅和支撑时间的相互关系方面去研究跑的运动规律较为合适。跑的技术因人而异,决定跑技术的因素,除上述几点外,还有些未知因素。因而对较普遍的跑的技术的研究势必因未知因素的影响而降低研究结果的精确程度。我们对将参加第一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短跑运动员跑动中的每步的步幅、步频、支撑时间和平均速度进行了同步测定,包括每人三次的个体测定和十人次的综合测定,(他们的成绩都在12″5—10″9之间)并对其测定结果进行了抽样统计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前言探求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青少年)、不同运动水平短跑运动员百米跑时的有关步频、步幅参数;研究百米全程步频、步幅变化的规律与特点;了解百米跑时有关步频、步幅参数与年龄、运动水平变化发展的关系,是运动生物力学研究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短跑选材与训练工作必要的参考。为此本文通过田径比赛的现场,测得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运动水平共数百人次的百米全程步频、步幅等数据,研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对当今世界优秀男女百米跑运动员的主要技术参数进行了研究,其主要结果如下:(1)步频与步长是决定成绩的最主要因素,步频和步长之间存在着高度负相关,其相关度是男子大于女子,步频与步长之比,男女平均值分别为1.98∶1,2.18∶1,若用 X_1、X_2分别表示步频和步长,则可用一个很精确的函数表达式表示推算成绩(?)值来,其公式为:男:(?)=22.7305-1.403X_1-2.8996X_2,女:Y=31.7183-2.3685X_1-4.9787X_2。(2)步频呈先升后降规律,最大值在30~60米段,步幅呈逐渐上升趋势,说明在60米后主要是尽可能地提高步幅,同时尽量减少步频下降幅度,即在不能继续维护最大步频情况下,在已获得最大速度后,应充分利用身体向前惯性,主动“放松”(下转第52页)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中外100m短跑优秀运动员的运动指标进行差异比较、偏相关分析及有关研究的综述发现:运动指标对100m跑成绩影响程度依次排序:相对步幅—相对步频—步幅—步频—身高;中国优秀运动员与国外优秀运动员成绩有显著性差异,步频和相对步频比国外优秀运动员快但无显著差异,身高比无差异,国外优秀运动员的步幅和相对步幅比国内的大并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0.
跑速(V)是步幅(S)与步频(P)的函数:V=S·P。若想跑得快,须从加大步幅和加快频率两个方面入手。一般认为步频是天生的,不能指望通过训练得到较大提高。与此相反,步幅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大。由此可以指出:有效的短跑训练原则是在不降低频率的条件下,尽可能地设法提高运动员的步幅。在短跑训练中,为了使运动员得到高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