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群力 《武当》2003,(1):26-28
一、武当武术养生特点 (1)武当武术养生的思想基础是重视今生武当武术是以道家思想为核心。而道教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重人贵生”是道教的精义。道教对人生是  相似文献   

2.
张昌来  杨华山  李峻 《武当》2010,(7):41-42
道教气功三古图 武当山炼性修真全图。该图为武当道门历代秘藏的内丹功法图,非德高道深之当家道人不得窥见,并仅在该门秘传。该图为木版刻印,绘有人体周身器官、经络脉穴,配以太极四象八卦、阴阳五行、月象、节令等图标,以中医和内丹综合理论附文,旨在教人以后天返先天的抱元守一之法、周天运行之术,以便祛病延年,尽享天寿。  相似文献   

3.
源出于武当道教的武术,把武当道教中的乌鸦神灵崇拜与武术活动中乌鸦仿生象形动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显现丰富了武术象形动作中的攻防技击,又反映出武当道教神灵崇拜文化中的精神内涵,显示出武当道教武术独树一帜的武术文化。  相似文献   

4.
武宣 《武当》2013,(9):10-32
传统武当内家拳法,作为中华武术的一大名宗,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然经千年封建王朝的更迭,武当道场的兴衰变迁,也让武当拳的传承传播由盛转衰,由显归隐,渐至散失。三十年来,《武当》杂志以弘扬传统武术文化为己任,深入全国各地搜寻武当武术传人、功法,归并整理,总计挖整出二十八个门派,三百余套功法,这些功法套路源流明析,代有传人,且有史证记载,真实构成了武当内家拳法的基本体系、形态。今在《武当》创刊三十周年之际,我们特将武当武术二十八个门派、三百余套功法集录于此,作为三十年挖整工作的见证。  相似文献   

5.
武当武术与道家的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发现,武当武术具有地方宗教与地方武术结合的特点;具有文武兼备的文化特点;具有武道并举、以武弘法的双重目标。研究中突出体现了5个新观点:①禹伐三苗之战所使用的"干戚舞"对武当武术起源起到了关键性作用;②玄武崇拜寓意着"摄龟"夹蛇除恶的勇敢之意;③较清晰地证实了张三丰南传内家拳、北传太极拳的两条传承路线;④武当尚剑体现了道剑结合的鲜明特点,具有降妖除魔的功效;⑤武当武术的清规戒律深受道教哲学、儒学的"仁学"和佛教的"禅学"的多重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传统文化回归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不断提升的社会背景下,对长期氤氲于道教文化下的武当武术文化遗产展开述评,对大量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分析。研究指出,对武当武术的相关研究主要聚焦于3大模块,其一,武当武术文化遗产"挖掘与整理"研究;其二,武当武术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研究;其三,武当武术文化资源"转化与开发"研究。以上这些分类梳理旨在厘清武当武术的现实发展概况,阐述其蕴含的内在价值意义,从而进一步促进武当武术文化发展,彰显国家文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挖掘武当武术养生资源,探索道教养生对武当武术形成与发展的影响,使武当武术更好地为全民健身服务,使武当武术养生文化进一步在世界传播,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文章认为道教思想从“重人贵生”、“天人合一”、“神形相依”、“阴阳辩证”、“内修外行”这五个方面对武当武术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武当武术从诞生之日起就从未脱离养生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炳生 《武当》2014,(5):61-61
巍巍《武当》露峥嵘,三十耕耘立大功。《武当》杂志创刊三十周年,真是值得人们隆重纪念。它以挖掘、整理、继承、发展、宣传中国武当武术为己任,挖掘整理了鲜为人知的武当拳、械、功法和特技,极大地丰富了武当武术的内容。探索了武当武术各派别拳种的源流和发展史,  相似文献   

9.
《武当》2003,(9)
为了进一步研究、普及推广武当内家拳法,武当杂志社、武当文化丛书编纂委员会,经过两年努力,编辑出《武当武术精萃》 (第一部),最近由湖北科技出版社出版。该书既是武当文化丛书的一部分(武术部类),又是《武当》创刊二十周年精华选本。武当武术挖整工作历经二十余年,挖整功法套路200多  相似文献   

10.
武当武术中道家的哲学思想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生康  王凯军  赵长军 《武当》2003,(10):31-32
武当武术作为一种载体,承载着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的道教文化,同时她也是道教文化发展的一个历史见证。如欲深入理解武当武术的本源,必须理解武当武术中所蕴涵的道家文化的哲学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论述了武当道教虎神对武当武术内功、技击方面产生的影响,以及武当武术所表现出来的虎种崇拜思想。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的调研,对武当武术流派创始人张三丰进行了考论,探究了张三丰的存在及其道派的主要思想特点,以使我们能深入了解武当武术内在的道教文化蕴涵。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武当道教武术养生方法进行了系统地分析,提出武当道教武术主要是通过精神修养、呼吸修炼、形体锻炼这三种途径来达到健身、养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近日,由香港青年协会组织的九所香港高校学子代表登武当,品道教文化,习武当武术,赏武当美景,纳仙山灵气,豪言:"迎挑战,上武当"。他们在武当山进行了为期两周的交流学习与参  相似文献   

15.
《武当》2003,(3):62-62
为了进一步研究、普及推广武当内家拳法,武当杂志社、武当文化丛书编纂委员会,经过两年努力,编辑出《武当武术精萃》(第一部),最近由湖北科技出版社出版。该书既是武当文化丛书一部分(武术部类),又是《武当》创刊二十周年精华选本。武当武术挖整工作历经近二十余年,挖整功法套路200多种,文字材料达3000余万字,但实事求是地说有些还是泥  相似文献   

16.
柯超 《武当》2012,(7):4-6
5月的武当山,春意盎然,百花含笑,碧水欢歌。在这宜人的春日,为了更好地服务武友,进一步探索中国武术发展新路,促进武术文化的全面繁荣,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武当杂志社于25日至28日在武当山下的丹江口市隆重举办了"2012首届武当演武大会"。针对当前武术发展的客观实际,本着"服务武友,提高技艺,健康身心"的宗旨,演武大会设有武术名家表演、传统武术绝技表演、武术拳(械)比赛、太极推手争霸赛、话武论坛、"武当百杰"评选以及武当武术大讲坛、《当代武林名家大典》首发式、游览道教圣地武当山等九大主题活动。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专家咨询、实地考察并结合中国武术分类研究等方法,对武当山区域内所有的武术活动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武当山这个特定区域内,武当武术应是一个综合的、概括性的广义概念。结合中国武术常见的分类方法,我们把武当山的武术活动划分为武当民间武术、武当军事武术、武当道教武术、武当武术流派,并分别对其进行了简要阐述,以使人们对武当武术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道教养生思想简论》和《再论我国道教养生思想》的基础上,作者以道教经典为依据,再对我国道教的内丹炼养、服食补养和房中卫生3类养生术的形成和指导思想以及主要方术进行剖析和论述,这样就使我国道教养生思想有个比较完整的体系.  相似文献   

19.
《武当》2003,(2):64-64
为了进一步研究、普及推广武当内家拳法,武当杂志社、武当文化丛书编纂委员会,经过两年努力,编辑出《武当武术精萃》(第一部),最近由湖北科技出版社出版。该书既是武当文化丛书一部分(武术部类),又是《武当》创刊二十周年精华选本。武当武术挖整工作历经近二十余年,挖整功法套路200多种,文字材料达3000余万字,但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20.
《武当》2010,(4)
武当文化推介武当圣贤书社该书社隶属武当山特区地方志办公室,主要经营武当文化、武当武术、道教文化、武当摄影集,以及武当风光、武术光碟等图书、光盘,开展有批发、零售、邮购、互联网销售等业务,热忱欢迎读者邮购。详细书目,欢迎登陆武当山地情网或来电咨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