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确保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以及可操作性,通过"正向问卷"规范引领学生的行为,促使学生形成观察、思考、内省的习惯。通过"写实记录"促使学生更加客观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其不断前进的动力。通过育人导师的全面指导,科学规划学习和生活,正视差距、积极改变,实现健康快乐成长。通过"同伴互评",发挥"同伴影响力",形成发展共同体,让学生实现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成长。  相似文献   

2.
人才成长的优劣对学生全面成长和培养良好素质至关重要。创设学校良好的育人环境,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内外结合、综合治理,提倡“爱心渗透,心灵沟通”,注重校园硬件建设和软件开发的协调发展,有机结合,不断完善和优化学校的育人环境,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高校文化育人的重要内容。针对目前我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存在的定位不清、重教轻育、素质教育知识化和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学习两张皮等问题,应采取以育领教,突出学生在自身人文素质养成中的主体性;从养求知,帮助学生优化和提升人文素质结构与品质;强化隐性素养,促使学生优秀人文品质的整体涌现;深化价值自觉,引领学生植根专业"化育成蝶"等对策,全面提高我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人民教育》2020,(1):81-81
重庆永川卧龙中学地处永川区新城,建校近30年,秉承"让每个生命绽放精彩"的办学理念,坚持以"海纳百川,扬长致远"为校训,着力构建并实施"扬长教育",系统推进"扬长立德""扬长启智""扬长健体""扬长创意""扬长强心"等"五位一体"综、合改革,逐步建成要素活力强、育人质量优、"扬长"特色明的内涵式发展学校。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啦啦操推广先进学校""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主题教育示范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重庆市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先进学校"。  相似文献   

5.
沈阳市实验学校 1 986年首创“幼小同校”的办学模式 ,实施“和谐、扬长”素质教育。十几年来 ,学校始终以“三个面向”为指针 ,以“追求科学、发展个性、创造卓越”为办学主旨 ,在几代教师的共同努力下 ,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和可操作性强的“和谐、扬长”素质教育体系。  一、以学生的持续发展为动力  素质教育是指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 ,其宗旨是求得每一个学生的“学力成长”与“人格成长” ,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学习”与“终身发展”奠定基础。1 .一切活动的开展都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在一切活动中 ,只有时刻…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高校文化育人的重要内容。针对目前我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存在的定位不清、重教轻育、素质教育知识化和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学习两张皮等问题,应采取以育领教,突出学生在自身人文素质养成中的主体性;从养求知,帮助学生优化和提升人文素质结构与品质;强化隐性素养,促使学生优秀人文品质的整体涌现;深化价值自觉,引领学生植根专业“化育成蝶”等对策,全面提高我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卫生事业的创新人才是高校的历史使命。医学生素质教育的总体设计,以十大系列素质教育组成高校素质教育医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栋梁,是民族振兴和事业兴旺的希望。高校要根据新国际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要求,当代医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结合高等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在深化教育改革中,全面推进高校素质教育,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医学人才新世纪医学院校素质教育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1]以学生素质发展为中心,以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为双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2]以学生全面成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培养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四有"新人。  相似文献   

8.
高校在经济资助过程中融入育人元素,可以实现资助育人目的。南京师范大学资助工作以"厚生"校训为指导思想,努力构建经济资助、励志强能与精神培育三位一体的资助育人工作体系,为学生提高综合能力、完善个人素质提供各种成长发展资源。  相似文献   

9.
贾伟 《中国德育》2013,(15):65-67
伴随着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步伐,重庆市石柱县以"扬长教育"理论为依托,推广"读思练"课堂主体导学模式,在全市率先启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方案,倡导与新课改同步改革学生评价方式,初步形成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式"(以下简称"综评模式")。研究者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定义为:立足学生发展本位,综合、系统评价学生在各阶段、各方面的总体发展状况,并为开展适合的教育而进行的教育评价的循环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中学教学参考》2014,(22):F0004-F0004
<正>昭平中学是广西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样本学校,坚持"让每一个学生都成功"的育人理念,积极践行新课改理念,认真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样本研究工作。坚持以德育管理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学科学习活动为导向,以学生成长记录手册为载体,运用多载体、多主体、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全面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共性要求和学校山区高中的现实需要,构建内容全面、方法科学、程序规范、操作性强的评价体系,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发展的统一,引导任课教师和班主任积极稳妥地实施高中新课程。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若干名老师和家长眼中的"差生"的成长与发展过程及现状的实录和分析,透视了绝大多数教师普遍存在的"高分就是优秀"的人才观,继而以"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阐明了教育工作者乃至家长应树立"没有差生,只有特长生"的正确学生现,创新教育管理模式,拓宽各层面学生的成长途径,实施扬长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2.
高校第二课堂全面育人价值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北方学院共青团组织以丰富、生动的第二课堂活动为契机,通过组织"我与学校共发展"主题教育、"一院一品"专业技能系列实践、"志愿者活动月"等活动,进一步提升广大师生的思想道德、知识技能、身体心理等综合素质。在拓宽高校素质教育途径的同时,实现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与服务社会的和谐统一,对新形势下高校全面育人模式的构建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教师博览》2021,(1):F0004-F0004
丰城市实验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从沙湖之畔到赣江之滨,经过百年发展,学校一直勇立潮头。学校围绕"一切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让孩子"站在学校正中央",凝练出"适性扬长"的办学理念,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让每个孩子自信表达,遇见最美好的自己。学校倾力打造精品教育,着力开展实小"十节",为实小学子镌刻成长烙印,播撒梦的种子,引领他们向善、向美,迎着阳光筑梦飞翔。  相似文献   

14.
以素质教育理念引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素质教育是教育理念的核心。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必须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以现代教育理念为灵魂引领教育思想的不断转变,以育人为根本引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不断增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线引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赵启兰 《青海教育》2008,(12):55-55
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基础教育阶段应做好如下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中学教学参考》2014,(5):130-F0004
<正>昭平中学是广西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样本学校,坚持"让每一个学生都成功"的育人理念,积极践行新课改理念,认真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样本研究工作。坚持以德育管理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学科学习活动为导向,以学生成长记录手册为载体,运用多载体、多主体、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全面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共性要求和学校山区高中的现实需要,构建内容全面、方法科学、程序规范、操作性强的评价体系,实现学生全面  相似文献   

17.
在"十大育人"理念下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育人体系,着眼于"激励学生成长、引导学生成人、教育学生成才、帮助学生成功"为出发点与归宿,通过实施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育人体系构建研究,提升学校育人水平和推进新时代学校思政工作新局面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新时代铸魂育人工作所面临的问题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8.
《高校辅导员学刊》2014,(3):F0002-F0002
正上海师范大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生为本,引领发展"理念,始终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目标引领、思想引领、党建引领、实践引领、典型引领为导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围绕"卓越教师、都市新人"的学生培养目标,加强目标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加强思想引领:以建设发挥学生党组织、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长效机制为根本,加强党建引领;以促进实践育人规范化、常规化、有效化为主线,加强实践引领;通过形成"崇尚典型、学习典型、争当典型"的浓厚氛围,加强典型引领。  相似文献   

19.
高职学生是我国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建设和发展中承担着重要责任。高素质是高职毕业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更是国家发展强大的需要。文章提出建立学生、家庭、学校、企业、社会满意的五位一体的高职学生素质考核体系,即建立健全高职学生素质考核制度,设立"层级化联动"的素质教育组织机构,制定操作性强的高职学生素质测评指标体系,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高职学生素质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的高职学生素质评价渠道。  相似文献   

20.
“长”是个体的特质及其对社会起独立作用有效性,体现个体的优势和差别。学生的长具有差异性、潜在性、复杂性和多样性。促进大学生扬长发展的教育基本观点是以学生差异为起点,培养各具特色的人才;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以优势发展为主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扬长发展的教育策略是采用多种途径,引导学生认识优势;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完善学生扬长发展的基础;建立发展性教学评价机制,促进学生扬长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