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强教师师德建设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顺应教育改革的需要。进入21世纪以来,教师职业道德面临着新的考验。分析了加强教师师德建设对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性,阐述了教师师德的具体内涵,提出了加强教师师德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而良好的师德师风则是一所学校的立身之本。优良的师德师风有利于教师教好书、育好人。文章从三个方面对高尚师德的具体表现作了分析。作为一种精神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  相似文献   

3.
教师的职业道德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加强教师师德建设已成为各界广泛的共识。现在对于高校教师师德的评价缺乏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本文探讨了高校教师师德量化评价体系的建立方法,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引入评价体系,为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20,(3)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文化素质的优异会成就我们的专业成长,而道德素质的练就会决定我们的修养提升乃至终身发展。师德是教师之魂,是教师人格特质与人格魅力的集中体现。依据一年多来我负责的课题组开展的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有效践行批评教育艺术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的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和心得,我从师德出发,剖析教育生态的当代困境、挖掘新时代教师师德困惑、理性应对新媒体压力,从批评教育艺术对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性切入,探究我校教师师德建设优化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5.
董玲 《科教文汇》2009,(18):12-12
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而良好的师德师风则是一所学校的立身之本。优良的师德师风有利于教师教好书、育好人。文章从三个方面对高尚师德的具体表现作了分析。作为一种精神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  相似文献   

6.
张玲 《科教文汇》2012,(11):5-5,7
现代社会中教师仁慈之心逐渐失落,对教育造成不良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有教师教育中伦理道德教育实效性低,师德考核制度不完善,功利主义带来不良影响。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努力实现教师仁慈: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健全师德考核制度、注重教师自身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师德及师德的含义,主要阐述了作为新时期的人民教师从自身出发如何树立良好师德,为人师表;也对学校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提出了进行师德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教师是备受社会关注的职业,高尚的师德是每一名合格的教师都应该具备的.一直以来,师德培训是每个学校的“重点工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搭建新型培训平台,促进教师的师德培训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我园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9.
师德是教育行业不可缺少的职业道德,师范学院作为教师职业的教育者更是要注重师范生的师德教育,而如今大部分师范学院师德教育体制单一,出现师德效果不明显、不统一、不完美等多种问题。师德的缺失使教育行业混乱不堪,师范学院应注重培养师范生的师德观念,通过校园活动提升师范生对教师行业的热爱,加强思想教育,完善自我,利用实践机会使师范生进行更有效的师德教育。  相似文献   

10.
师德师风建设决定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成败。要想把教育做好,决定性的因素是教师,而在教师素质中最重要的是师德师风。分析了目前高校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目前我国的师德建设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师德教育效果不理想,师德评价、监督机制不完善,师德监督和激励机制乏力,师德建设缺乏长效机制。师德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重要工程,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师德教育是实现教师专业化和学校德育改革的基础。在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阶段,我国师德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评价等都存在缺失。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职前和职后的师德教育,增强师德教育的实效性,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13.
教师职业是一个很特殊的职业,教师作为一种职业身份,必须遵守职业道德。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师德缺失的现状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也十分有害,需要教师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深深领会"爱"与"责任"是师德的核心,树立"以人为本"理念,不断更新教学理念,锤炼教学机智,热爱教育、热爱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循循善诱,时时以师德要求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和教育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14.
教师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在教学实践中的相互渗透;提升教师人文素质有利于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强化支撑个体生命的生理和心理素质。学校应把提高教师人文素质作为师资培养的重要内容,列入培训计划;适时开展人文问题研讨、举办人文教育经验交流;制定教师守则和师德规范,激励教师形成高尚师德、良好教风和文明仪表。  相似文献   

15.
师德教育是实现教师专业化和学校德育改革的基础。在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阶段,我国师德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评价等都存在缺失。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职前和职后的师德教育,增强师德教育的实效性,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16.
高校“两课”教师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的艰巨任务.其良好的师德风范形象。是提高“两课”教学实效的基础。作为从事马克思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教学的“两课”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情操,同时融入到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引导之中。为此,“两课”教师要多方面进行道德情操的自我修养和培育。  相似文献   

17.
贵州中小学教师养成师德自律习惯是实现贵州教育事业后发赶超目标的重要保证。通过对贵州中小学教师师德自律现状的调查,查找部分中小学教师师德自律意识不足的影响因素,本文提出了加强贵州中小学教师师德自律养成的四种方法,即自我反思法、慎独法、崇尚榜样法与自警自励法。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立国之本,教师是兴教之源,抓好教育关键在于教师,而教师队伍的建设关键在其师德.师德是内在的,是教师思想和行为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需要在教师的教育实践中形成.教师的职责是培养人,"德为师之本,师者需德高",因此,实施以德治教,合理的制度是必不可少的,但关键在于师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和职业道德教育的通知》的颁布实施,更是体现了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19.
再议新时期高校教师的师德与师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红 《科教文汇》2010,(6):11-12
师德是教师的灵魂,师能是发展的根本。师德与师能两者互相依存、相互制约、相得益彰、缺一不可。提高教师的师德与师能,不仅是未来教育的呼唤,更是新时期高校每个教师应该认真思索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0.
贵州中小学教师养成师德自律习惯是实现贵州教育事业后发赶超目标的重要保证。通过对贵州中小学教师师德自律现状的调查,查找部分中小学教师师德自律意识不足的影响因素,本文提出了加强贵州中小学教师师德自律养成的四种方法,即自我反思法、慎独法、崇尚榜样法与自警自励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