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十二夜》是莎士比亚早期戏剧创作的终点,人文主义思想的总结,又是集莎士比亚喜剧艺术之大成的一部杰作。同时将其曾惯用的喜剧手法加以综合利用,如误会法,巧合法,女扮男装,明知故问,诱人上钩等。由此莎评家们几乎众口一词地用“最高级”的形容词来描绘它。赫士列特说:“全剧充满了甜蜜可爱和插科打诨。作为喜剧,它也许太善良了些。  相似文献   

2.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一颗璀灿的明星,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他的创作无论是诗歌还是诗剧,都曾产生巨大的影响。三百年以来有关莎士比亚的著作包括学术研究、评论、演出、翻译等等方面,可谓浩如烟海不可胜数,有很多国家都设立专门的莎士比亚研究会,因而“莎学”早巳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科。面对莎士比亚这份丰厚的世界遗产,我们应该而且有必要作出自己的研究和评价。总览莎翁的戏剧创作,其悲剧创作固然反映了作家的最高艺术成就,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忽略对其喜剧的研究和评判。  相似文献   

3.
莎士比亚和莫里哀是欧洲近代喜剧的两面旗帜,他们喜剧创作的不同是显而易见的。长期以来,评论界对这两位作家的喜剧已做了大量的不乏深刻的研究,但对他们的喜剧的不同点,却只在在对他们的单独研究中偶而零星地提到一点(如普希金关于这两位喜剧家作品中的人物塑造的著名观点)。莎士比亚和莫里哀的创作,代表了人类艺术史上两种主要的喜剧类型,他们的喜剧与欧洲古典喜剧都有一定的继承发展关系,又都具有自己的艺术特征,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他们的喜剧的美学思想特征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他们各自创作的了解,加深对他们所代表的喜剧类型特征的了解,并对我们  相似文献   

4.
喜剧性语言的研究通常作为文学或者戏剧美学的一个附庸和补充,从语言学角度研究很少。莎士比亚是世界公认的喜剧大师,在喜剧创作中进行了丰富的喜剧性语言实践,其喜剧性语言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研究价值。一些学者对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整体语言做了研究,如"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多样性"[1]等,但是都没有对莎士比亚的某一剧本进行详尽的语言特征分析,尤其没有对喜剧性语言进行分析。《无事自扰》是莎士比亚四部喜剧中十分成熟的作品,它的喜剧氛围直到三百多年后的今天仍然令人为之捧腹。从双关语、夸张、反语、反复以及排比等修辞手段对剧本中的喜剧性语言进行分析,可以看到莎士比亚运用丰富的语言形式构建的喜剧性。  相似文献   

5.
莎士比亚是欧洲艺复兴时代的一颗璀灿的明显,在世界学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他的创作无论是诗歌还是诗剧,都曾产生巨大的影响。三百年以来有关莎士比亚的作包括学术研究、评论、演出、翻译等等方面,可谓浩如烟海不可胜数,有很多国家都设立专门的莎士比亚研究会,因而“莎学”早已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科。面对莎士比亚这份丰厚的世界遗产,我们应该而且有必要作出自己的研究和评价。总览莎翁的戏剧创伤,其悲剧创作固然反映了作家的最高艺术成就,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忽略对其喜剧的研究和评判。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莎士比亚与莫里哀的喜剧艺术作了比较,对批评界流行的“扬莎抑莫”观点提出不同意见,指出对莎、莫的比较应在喜剧范畴内,因悲、喜剧处置角色的要求是不相同的,莎的喜剧人物也是类型化的.文章分析了莎、莫喜剧产生的文化渊源,指出莎、莫的喜剧是欧洲两种喜剧传统的产物,比较了莎、莫喜剧的不同风格,以及他们在塑造人物、编织情节、制造喜剧效果等方面的特点,提出在喜剧艺术的成就与经验上,莫里哀与莎士比亚是同样伟大的.  相似文献   

7.
郭欣 《文教资料》2008,(33):23-25
自然场景是戏剧创作的重要因素,它赋予戏剧文本特定的情感内涵与象征意义.本文通过对莎士比亚喜剧、悲剧中自然场景的比较,探讨莎翁戏剧创作的艺术手法及人文主义思想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莎士比亚和莫里哀的喜剧,代表了欧洲艺术史上两种不同的喜剧类型。从内容方面看,作为喜剧家的莎士比亚善于从光明的一面看待人类和生活,力求从正面表现出生活中的真善美,爱情和友谊是喜剧的基本主题,在笑声中寄寓了他对生活的感受和理解,对美的向往和追求,给人以热爱生活、创造美的感召鼓舞力量,因此,他的喜剧是抒情性愉快喜剧。与莎士比亚相反,莫里哀认为,喜剧的责任是“通过娱乐改正  相似文献   

9.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他在1596年左右写成的《威尼斯商人》是他早期戏剧创作的代表作,也是唯一的一部讽刺喜剧,更是一部世界著名讽刺喜剧。它至今仍有震撼人心的魅力,就在于它不但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重大问题,表现了人文主义和封建主义尖锐的矛盾冲突,而且塑造了两个不朽的艺术典型:一个是近代欧洲文学史上突出的吝啬鬼形象夏洛克,一个是莎士比亚笔下别具风采的女性形象鲍西亚。  相似文献   

10.
关于莎士比亚戏剧是否符合悲剧为上、喜剧为下的新古典主义规则,学界曾有过激烈论战,究其本质仍是悬而未决并持续发酵的文体混用问题,其间隐含着关于如何突破传统审美困境的追问。文章用超越时代局限的视角反观这一文学现象,以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作品之一《麦克白》为案,探索莎氏悲剧杂糅喜剧、散文、预言、玄学诗等多种文体因素的情况,以期揭示莎士比亚戏剧创作中的丰富要素和深刻意蕴。  相似文献   

11.
对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性格以及契诃夫的《小公务员之死》中小公务员的性格分析。可以看出莎、契悲喜剧创作特点的区别 :莎士比亚把喜剧场面和悲剧场面结合在一起 ,而契诃夫是把喜剧性和悲剧性结合在同一个场面里  相似文献   

12.
对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性格以及契诃夫的《小公务员之死》中小公务员的性格分析。可以看出莎、契悲喜剧创作特点的区别:莎士比亚把喜剧场面和悲剧场面结合在一起.而契诃夫是把喜剧性和悲剧性结合在同一个场面里。  相似文献   

13.
欧阳予倚是我国现代在戏剧艺术上的一位“全材”;喜剧是他的戏剧创作中最有特色的一个方面;主要从爱情、婚姻和妇女问题取材.适步从单纯的爱情喜剧发展为较广泛的社会讽刺,风格由温婉、轻松的明快、泼辣,结构精巧,喜剧性强,是其喜剧创作的基本特点;其喜剧代表作《屏风后》明显受到欧洲世态喜剧《造谣学校》的启发和影响。  相似文献   

14.
谌利华 《文教资料》2006,(33):62-63
莎士比亚的浪漫喜剧通常指作者在十六世纪末和十七世纪初创作的喜剧作品,包括《错误的喜剧》、《维洛那绅士》、《爱的徒劳》、《无事生非》、《温莎的风流娘儿们》、《驯悍记》、《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及《第十二夜》。巴赫金认为文艺复兴是世界观和文学的直接狂欢化,而莎士比亚是这一时期狂欢化文学的典范之一。的确,莎士比亚作品不仅具有很多外在的狂欢化特征,更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着狂欢式的世界感受,即莎士比亚相信人们可以从现有秩序中解脱出来,这种思想体现了一种新的,进步的认识世界和人类的方法。本文将探讨莎士比亚浪漫喜剧具有的狂欢化特征,指出莎士比亚的浪漫喜剧是对旧的价值观念的重审,对既有秩序的颠覆,它们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乌托邦般的狂欢世界,展示了一种全新的人类关系。  相似文献   

15.
高万隆 《台州学院学报》2006,28(4):44-46,49
虚实手法的巧妙运用是莎士比亚喜剧《仲夏夜之梦》的浪漫艺术主要的主要特色。虚实手法贯穿整部喜剧,统摄了整个艺术机体,其特点是虚实相辅相成,交相辉映。该剧的虚实手法主要表现为情节线索的虚实、喜剧场景的虚实、心理表现的虚实和人物关系的虚实四个方面。在该剧中,莎翁的虚实手法运用,娴熟自如,多姿多彩,相映成趣;既丰富了剧情,也增添了浪漫氛围。该剧虚实相生的枢纽是超自然力量。显然,莎翁虚实手法的运用与其喜剧浪漫艺术和喜剧理想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主仆关系的塑造是戏剧中不可小视的情节,莎士比亚的作品尤其如此。本文以其早期喜剧《皆大欢喜》中主仆关系的创设为研究角度,认为其中较典型地体现了巴赫金“狂欢化”的部分理论。全民性、平等性是狂欢化的重要特征,巴赫金狂欢化理论还为我们提供了相对主义的思维方式,这些都与作品中莎士比亚人文主义理想之下人们的活动不谋而合。这为我们从方法论上研究莎士比亚喜剧创作指明了新的方向,可以将我们对莎士比亚作品的解读引向更为宽广的天地。  相似文献   

17.
论奥斯卡·王尔德《认真的重要》中的双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斯卡·王尔德是英国文学史上久负盛名的剧作家,与莎士比亚、本·琼森、谢里丹并称为英国戏剧史上的四座高峰。在他的喜剧中,最能代表他的艺术风格和喜剧才能的作品就是TheImportanceofBeingEarnest(《认真的重要性》)。从他诙谐幽默的语言入手,运用文体分析理论中语言形式及其功能的关系来认识该作品中体现的双重性,从而见证这部历演不衰、百看不厌的喜剧的独特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8.
彭丽 《文学教育(上)》2009,(10):104-105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莎士比亚一直深受全世界读者的喜爱。作为英国现实主义传统的先驱,莎士比亚始终以引导人们懂得“人”的价值、尊严和力量为宗旨。但是,他的早期喜剧《驯悍记》却让很多人尤其是女性主义者甚觉不爽,在她们看来这部喜剧全然是男权社会对女性的一种侮辱、戏弄和迫害,是对女性的一种极大不尊重。笔者认为,这种批评是对莎士比亚创作此剧的真实意图的误解。  相似文献   

19.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最杰出的喜剧之一,是莎士比亚由早期的喜剧创作向悲剧创作过渡的作品,既具有喜剧的欢乐色彩和气氛,又有悲剧的深刻思想内容。提到《威尼斯商人》,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夏洛克,他是莎士比亚笔下最著名的人物形象之一,虽非主角,却是构成矛盾冲突的唯一对立面,又是情节发展的主要动因。在欧洲民间流传的关于“一磅肉契约”的故事中,夏洛克是一个复仇心重的犹太人。然而,经过莎士比亚的再创造,我们所见到的夏洛克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种族复仇主义者。作者着力从多方面描写他、丰富他,使夏洛克这个人物具有了多重性格。…  相似文献   

20.
结合莎士比亚时代的社会、文化和宗教状况,通过对其早期喜剧《驯悍记》的结构和剧中女性人物性格的分析,揭示作家真实的创作意图,阐明莎士比亚的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