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古典小说名著的改编一直受人瞩目。就目前而言,改编的方式主要有名著文本改编和影视摄制两种。在将古典小说名著改编成影视剧的艺术实践方面,声势虽大、数量虽多,但能为公众所接受的成功案例并不多见,且有每况愈下之势。文章以古典小说名著业已摄制完成的影视作品为例,从古典小说名著改编的经典性、叙事性、普适性出发,指出当下的古典小说名著改编,存在缺少对古典小说名著应有的认识和尊重、割裂古典小说名著固有的叙事文脉、曲解古典小说名著的普适性且功利性明显等问题,并由此引出相关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网络小说出现了影视改编热潮。网络小说影视改编热的形成,与作品、作者、受众、经济等因素密切相关。网络小说的题材、情节、语言具备影视改编的潜质,是决定改编热潮形成的关键;年轻、时尚、庞大的作者群的创作为影视改编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稳定的受众群体降低了网络小说影视改编的风险;网络小说版权费用低、产业化经营的特质也是改编热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论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影视对小说的改编是文学传播的又一种形式,近年来网络小说颇受影视改编的青睐,由此带来的"如何改编"的问题是需要认真总结和反思的。网络人气小说大多是有独特性的,但这些独特性能否在改编时成功地被影视转化,还受到多方面条件的制约。  相似文献   

4.
伏蓉 《文教资料》2014,(26):3-5
网络小说的兴盛是全球网络时代工业发展的产物,它从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信息反馈等方面改变了传统文学传播模式,这些都赋予了网络小说鲜明的大众文化特征,也暗中契合了影视艺术的审美要求和创作规律。在由印刷媒介转向电子媒介的当下,解读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热潮,揭示网络小说的大众文化特征,总结和思考网络小说影视改编的得失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是我国小说文学难以超越的高峰,更是名著影视改编难以征服的高峰。迄今为止,我国在《红楼梦》的影视改编方面已有多个版本的努力和尝试。研究《红楼梦》影视改编,除一般影视改编的基本问题外,还存在版本选择、结局处理等特殊的问题。本文结合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从版本选择、情节处理、人物塑造、艺术表现四个方面探讨连续剧对这部名著改编的经验与不足,以及今后影视改编可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6.
伏蓉 《文教资料》2014,(30):194-196
2000年网络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先后改编为同名电影和电视剧,由此开启了网络文学与影视艺术强强联手的“联姻”之路。当下,网络小说改编为影视剧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它来势汹汹地掀起了文学影视改编的第二次浪潮。为什么网络文学频获影视改编者的青睐?它还有哪些不足与缺陷?在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的热潮中透过表面繁荣的景象冷静地思考其中的得与失,这无论是对网络文学的发展还是对网络文学的影视改编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大量的网络小说改编为热门影视剧,成为当下社会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目前,网剧已经成为影视改编的一匹黑马,文学与影视的网络化趋向愈加明显。在改编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高人气低口碑、极度类型化、收视率两级分化的现象。面对IP的泡沫化、同质化,如何提高影视改编作品的质量,完美实现两种媒介的转换,并在改编中兼顾艺术性与商业性,是当下影视改编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据《中新网》报道,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朱虹近日在谈及电视剧名著重拍和经典改编问题时表示,反对调侃、歪曲名著经典。在谈及名著改编等问题时,朱虹指山,电视剧创作中的名著重拍和经典改编,是传承和光大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打造影视精品力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与传统小说相比,网络小说的反类型化现象具有加速更新、颠覆经典和市场化运作的新变。网络小说通过微观创作中的“类型化一反类型化一新的类型化”与宏观运作中的“网络创作一纸质出版一影视改编一游戏制作”积极适应网络时代,但其繁荣的背后也暴露出想象力过剩,现实感不足和技术化有余,艺术性匮乏的缺陷,这是当前网络小说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0.
视觉文化时代小说的影视化生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的视觉文化时代,小说的性质、生成、发展以及接受方式等发生了新的变化。影视化生存,成为小说的一种自觉选择,目前主要表现为影视改编、影像化抒写、影视同期书等不同形式。大众文化性和叙事性构成小说影视化生存的重要理论基石,但小说趋从影视的目的在于拓展自身的生存空间,并不以丧失自己的独立品性为代价。  相似文献   

11.
如今,"快捷时尚的视觉文化"已逐渐成为当代文化的中心。小说亦是如此。随着电影与媒体技术的发展,当代小说大量地被改编成电影、影视剧本,登上了影视舞台。这使得当代小说与影视作品有着密切的"联姻",一些小说家开始主动尝试创作剧本,或者用影视化的手法进行小说创作。本文通过对叶弥的小说《天鹅绒》与姜文改编并导演的电影《太阳照常升起》对比分析,分别从文学与世界、文学与作者、文学与读者的角度,来探求当代小说影像化过程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网络小说开始向影视行业辐射,对传统文学乃至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受到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表现出网络文学强大的开拓力和生命力。网络小说具有数量庞大、题材广泛,海量作品、满足需求,贴近现实、更接地气等显著特征;网络小说比纸质小说能更自由地表达和宣泄个体的思想感情。如何规范网络小说这匹为文学界和影视界所瞩目的黑马,逐步建立符合文学本质、具有网络特点的网络小说改编体系,已成为文学界和影视界一件非常急迫和紧要的事情。  相似文献   

13.
凡一平的小说具有影视改编的特质。凡一平让小说回归故事,讲好故事成为小说创作的美学追求,大量人物对话和鲜明的画面感使得凡一平小说具有类似于影视脚本的特征,意识形态精英化和审美趣味大众化在小说中的交融契合了当下影视改编的需求和期待。  相似文献   

14.
吕鹤 《鸡西大学学报》2014,(12):149-150
拟从小说影视化的角度将小说与改编后的电影对比,在审视中,分析比较改编前后叙事方式、语言等变化,梳理小说与小说改编成电影的关系。以此为契机,搭建起电影与文学沟通的桥梁,从而拓宽电影剧本来源渠道,也将繁荣影视文学与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网络小说与网站的商业化传播紧相联系,后者促进了网络小说从襁褓走向蓬勃发展并具有独特的魅力,尤其是玄幻小说的兴起。在网络文化消费中,网络小说的特征表现为作品爆炸式增长、创作方式高度类型化、风格的多元等,但也有粗糙、雷同、游戏等弊端。网络小说应重视自身质量的提升,重视网络文学平台的建设与职能,这样才能在网络文化消费语境下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电影界掀起了一股青春校园题材热潮,这些电影大都由热销的网络小说改编而成。小说本身就是电影重要的改编来源,而具有新媒体时代特征的网络小说,与电影更具有共通性。这股青春校园题材热潮凸显了二者之间存在的一些共通性,同时电影在对网络小说改编时又根据自身特征作出了相应的改变,显示出了二者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7.
从创作角度看,传统小说的创作,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精神活动,遵循艺术创作的规律;而现代影视的制作,是一种集体行为,遵循文化工业生产的法则。小说要趋附于影视,就意味着小说创作具有工业化生产的某些特征。“趋影视体”小说是影视艺术作用的结果,反映了人们对影视与小说关系的认识。表现了小说对影视艺术的屈从和依附。“为影视艺术而小说”,意味着小说家在题材选择、主题表现、人物塑造、情节营造、语言运用等方面要考虑到未来的影视改编,其深层动机在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就文体特征而言,“趋影视体”主要表现为叙事的大众化和话语的程式化。其结果是小说与影视剧本之间的差异被削弱,小说的“味中之味”被消解。  相似文献   

18.
在美国,通俗文化因其广大的受众面而成为具有大量创作者和接受者的文化,其在文学领域的表现形式为涌现出大量的通俗小说,其中,恐怖小说尤其受到读者的追捧和青睐。随着电影电视艺术的发展及相关技术的进步,小说与影视的"联姻"成为常见的艺术形态。美国恐怖小说的影视改编在遵循类别化、系列化及再创作原则的基础上,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类型,对其研究有助于研究文学与大众传媒之间的关系,并丰富视觉文化领域的研究内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学与电影这两种不同的艺术样式在影视化改编的过程中加强了它们之间的联系,通过影视艺术把单一的文字符号多元化,变成视听盛宴,在促进文学传播的同时,也提高了大众的审美趣味。本文主要从小说到电影的本质性转化角度来探讨文学作品影视化改编的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20.
“趋影视体”小说是影视艺术作用的结果,反映了人们对影视与小说关系的认识,表现了小说对影视艺术的屈从和依附。“为影视艺术而小说”,意味着小说家在题材选择、主题表现、人物塑造、情节营造、语言运用等方面要考虑到未来的影视改编,其深层动机在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就文体特征而言,“趋影视体”主要表现为叙事的大众化和话语的程式化。其结果是小说与影视剧本之间的差异被削弱,小说的“味中之味”被消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