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领导人形象作为国家形象的人格化表达,是传播国家形象的有力武器。而漫画,是一种在国际上接受程度高、易于理解的表达方式,是对外传播国家形象的重要信息载体。我国领导人的动漫形象相继涌现并形成潮流,深受民众喜爱,这样的"图像化"传播正成为国家形象健康传播的新态势。  相似文献   

2.
《报刊之友》2013,(9):9-9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在世界经济体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经过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中国已经逐步改变了积贫积弱的传统国家形象,正以一个负责任的、强大的大国形象屹立在世界之林。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全世界人民景仰的目光,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想了解中国,其中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媒体。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世界级盛会、活动不断在我国举办,如北京奥运会、世界媒体峰会、上海世博会、西安世园会、广州亚运会等国际盛会,无疑给中国提供了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机会,通过本国和国际媒体的报道,中国的国家形象不断向世界传播。国家形象的对外传播其实是一种国家主导的政治传播,因此国际受众构成不同,国家形象传播也就没有一个笼统的、适用所有国家口味的统一标准,这就要求我们根据不同受众制定相应的传播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成功塑造国家形象,使中国走向世界。本期“传媒大讲坛”栏目特从对外传播角度刊载相关文章,首先特邀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戚呜教授撰文《澳大利亚唐人街免费报研究》,文章通过分析澳大利亚唐人街免费报纸的宣传特点,认为此类报纸不仅方便了国人在异国他乡的信息交流,同时也在潜意识中宣传了国家形象。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刘林利博士的文章则从实践出发,细数南京城市形象的对外传播之道,虽然谈的是南京,但我们应以小见大、推而广之,从中学习总结出国家整体形象对外传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浅议对外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琳 《中国广播》2009,(6):67-70
国家形象是某一国家外部公众对该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地理等方面状况的认识与评价,它直接并有力地影响着国家的政治、外交与商业活动。文化代表着国家身份和民族形象,是软实力的主要载体和具体体现。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的文化影响力。对外文化传播是国家形象建构的重要力量和主要途径。我国应采取各种措施进一步开展对外文化传播,建构良好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4.
万立良 《青年记者》2020,(11):31-32
随着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杭州亚运会等国际盛会即将举办,中国将再次成为焦点国家,这是中国再塑国家形象的良机.面对新的传播契机,国家要加强传播平台建设,提升话语权;要创新对外传播的策略,做到有效传播;要借助国际热点,塑造良好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5.
网络环境下对外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信息传播的传播方式和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同时也给对外传播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发展对外传播,如何通过这种新媒体塑造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6.
国家形象宣传片是在国际社会中传播和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在对外交流中,国家形象宣传片作为软实力的文化筹码,比起硬实力的展示更易被国际社会接纳,可以潜移默化地塑造国家形象。国家形象宣传片溯源最早的国家形象宣传片可追溯至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苏联曾经制作了一系列黑白纪录短片——《苏联新貌》,该系列短片在西方社会中产生了广泛影响,扭转了西方人眼中苏联是落后农业国的印象。1966年,日本成功举办东京奥运会,并首次将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7.
赵婷婷 《今传媒》2012,(3):34-35
举办重大国际盛会是一国展示其文化与实力的重要机遇。我国成功举办了奥运会、世博会之后,2011年在西安举办世园会。这一系列的国际盛会是中国走向世界,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契机。西安世园会是展示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社会生态环境美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个平台。西安世园会建构对外传播的环境议题,引领国际传播话语权,对于塑造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具有积极的意义,也是我国对外传播思想的一次提高和创新。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国家形象已经成为我国对外传播的重要方面。文章以国家形象对外传播为写作对象,首先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领域介绍了我国当前国家形象传播现状,接着分析了我国国家形象传播中出现的问题,例如公信力问题等等;最后分析了我国国家形象传播对策,从政府建设、政府发言人制度完善、加强媒体建设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和平时期的联合军事演习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军队交往的一个重要窗口,是联合作战能力生成和参演各方国际影响力提升的一条重要途径。新形势下,联合军演报道的对外传播,因其传播内容的专业性和特殊性,传播途径和方法的多元性,因而具有独特的功能、特性和运作方式。因此,搞好军事演习报道的对外传播,对于彰显我军良好的对外形象,营造一个有利于国家利益的国际舆论环境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国家理念是哲学上关于国家的观念和学说,它是发展性和传统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在国家形象传播中,国家理念处于指导地位,国家理念的不同决定了国家形象传播的内容、国家形象传播主体选择、国家形象传播的具体策略的不同;而国家形象传播效果会对国家理念起到完善和矫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崔圣  田田叶 《今传媒》2012,(1):153-156
文化因素在中国的对外传播中具有重要地位,不仅是其重要内容,而且对中国的对外传播产生了双方面的影响,这一现象与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现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为了使对外传播更加有效,更好地构建中国的国家形象,可以从宏观及微观层面,在传播理念、传播内容定位、具体操作方法等方面对中国的对外传播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2.
杜婕 《新闻知识》2006,(4):26-29
奥运会吉祥物是“此”届奥运会区别于“彼”届奥运会的重要标识之一,具有浓厚的奥运会主办国文化色彩。作为奥林匹克视觉形象中重要的部分,吉祥物的发布令全球瞩目,成为奥运会主办国对外传播其文化的一次良机。但是,就2005年11月11日“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发布”这一新闻事件,对比国内媒体与美联社、路透社的报道,我们会发现:国外通讯社的报道内容远不如国内媒体全面和丰富,而且对吉祥物的解读仅停留在数量、颜色、名称等最表层的信息,而未涉及北京奥组委赋予吉祥物的多重中国文化寓意——与奥组委的传播本意出现偏差。本文从传播者即北京奥组…  相似文献   

13.
陈先红  江薇薇 《传媒》2018,(15):61-64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讲好中国故事"已经升级为一项国家传播战略实践命题.本文以中国春节故事为对象,以国家形象对外传播为主线,结合USP基础理论,提出了建立中国春节故事对外传播USP理念的主张和策略,旨在为我国国家形象对外传播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简晴晴  周丽 《今传媒》2016,(5):156-157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国家在对外传播中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提升自身的国际地位,已成为国家间愈发重视的对外传播目标.中亚地处亚欧大陆板块腹地,是多种文化的连接带.加强与中亚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推动我国西部边疆省份和中亚国家的共同发展,对国家形象的建构也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新疆广播电台对外节目《中国之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内容分析的方法,解读其在面向中亚的传播中对国家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中国一年一度的“两会对外传播”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与分析方法,展示“两会”报道的国际传播现状与所面对的问题,即“两会”对外传播不能十分有效地进行,致使国家形象受到扭曲.并通过对现存问题的分析,指出“信息传播不充分”、对外传播“宣传”性质以及“全球化过程”等是造成问题的重要因素,并提出相关摆脱传播困境的策略,即借鉴...  相似文献   

16.
在当下的国际传播格局之中,我国的国际传播影响力有限,国家形象对外传播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且面临诸多困境,这种状况在短时间内也将很难改变。自媒体对当今世界传播格局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中国拥有排名世界第一的网民及由此外延的自媒体用户数量,这一巨大群体有着改变传统媒体对外传播弱势地位的潜力。但自媒体的对外传播面临着语言及文化的障碍,为了使受众能有效地接受信息,有必要注重传播过程和传播手法的艺术化。自媒体艺术传播可以使国家形象传播的主体更加多元、渠道更加畅通。  相似文献   

17.
王奕淳 《传媒》2018,(4):68-70
本文重点分析了新时期我国政论片在政治传播中的优势与作用,认为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集中出现的政论专题片实现了政治传播结构的系统化、内容呈现和传播渠道的立体化,以及政治传播的形象化.这不仅有利于凝聚民心、实现民众对国家的认同,而且有利于塑造国家形象、进行对外传播.因此,应该充分发挥政论片在政治传播和国家对外传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许森 《新闻战线》2012,(4):79-81
文化和形象对外传播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热点和重点。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军队对外形象传播是国家对外形象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越来越多的参与国际维和、联合军演、  相似文献   

19.
所谓具象是与抽象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具象一般多用于文艺创作过程中指称活跃在作家、艺术家头脑中的基本形象.具象化的特点是直觉、感性、意象丰富.在信息传播中,具象化指传者通过可具体经验到的符号、人物、事件等表现其传播意图.具象化因为形象具体、可感可知,其传播容易吸引受众.它传递给受众的不只是一种简单的抽象的概念,而是透过具体的形象承载体直接或间接地传达其传播主旨.近年来一些跨国公司正是运用具象化符号传播,有意无意之中弱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系统,造成对我国民族-国家形象的损害.  相似文献   

20.
杨航  张冉雨 《东南传播》2016,(10):57-60
奥运会作为全球第一大体育赛事,是重要的媒介事件。奥运会开幕式通过全球媒介,集中向世界传递了主办国的符号元素与国家形象。本文采用DIMT符号体系对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伦敦奥运会开幕式[1]和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开幕式进行"D-言"、"I-象"、"M-意"、"T-道"符号传播层次的梳理,分析各自的历史呈现策略、文化传播策略、人物-国家关系、城市-国家关系、灾难原素以及政治传播等符号表达。通过对比与参照式解读发现国家形象在符号传播中的异同,建议编排策略中应关注逻辑性与受众接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