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综合性学习能激发学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带给学生更广阔的语文学习视野,挖掘更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然而在具体的教学中,不少教师却步入了误区,混淆了语文综合性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概念,忽略了综合性学习中语文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想把握住综合性学习的宗旨,就要在活动中,把语文教学的“根”---“语文味”留住。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在主题开发中重视语文味,在活动过程中彰显语文味,在语言表达中渗透语文味,在活动形式中凸显语文味,以语言教学为根本,让“语文味”成为综合性学习的魅力之源。  相似文献   

2.
综合性学习是新课改的亮点,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新课题。经过几年的摸索,不少语文教师已经一改“唯语文”的教育模式,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各科知识解决综合性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但在组织教学上出现了偏颇,忽略了语文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盲目地根据活动提纲引人不少其他学科的教学活动,把综合性学习活动组织成了“生物活动”、“地理活动”甚至是“合唱活动”,忽略了语文课程的“语文味”,抛弃了语文课的“根”——“语文”。  相似文献   

3.
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笔者惊喜地发现,不少教师已经一改“唯语文”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各科知识解决综合性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但同时也不乏忽视“语文”本色、把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变成了“文艺表演”、“绘画比赛”以及其他学科活动的现象,其中的“语文味”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个花絮、点缀而已。细思之,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语文味”究竟该如何体现?确实是横亘在我们这些语文老师面前的一大难题:操之过慎,会“唯语文”;操之过松,会出现“泛语文”甚至非语文。在此,笔者想借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谈一点浅薄的看法。一、以学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语文综合性学习能激发学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带给学生更广阔的语文学习视野,挖掘更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然而在具体的教学中,不少教师却步入了误区,混淆了语文综合性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概念,忽略了综合性学习中语文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想把握住综合性学习的宗旨,就要在活动中,把语文教学的"根"——"语文味"留住。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在主题开发中重视语文味,在活动过程中彰显语文味,在语言表达中渗透语文味,在活动形式中凸显语文味,以语言教学为根本,让"语文味"成为综合性学习的魅力之源。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它的出现不仅是对学生更是对老师的一次重大挑战。要想把握住综合性学习的宗旨,就要在语文的综合性活动中,突出“语文味”。“综合性”带给了语文综合性学习“无涯”的广阔和自由,而“语文味”带给了综合性学习独特的美感和芬芳。越俎代庖,试图综合一切的学习,极易导致学习结果大而空,丢了语文的“一亩三分地”。基于以上这些认识,笔者浅谈一下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6.
语文综合性学习需要在活动中关注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体验和运用能力。综合性学习可以和阅读教学、阅读实践融合推进,以突出语文教学的“语文味”。学习之初,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热身活动,感受诗歌魅力;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创写活动,亲历言语过程;活动尾声,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展示,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只有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由放松地开展活动,学生才能畅享综合性学习的“语文味”,提高表达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教学的新举措、新突破,为语文学习开辟了崭新的天地,为语文教学和改革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实践性特点和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基本目标。正如语文课程标准里所说的,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在于“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它的本质属性是“语”,语文综合性学习要牢牢把握语文学科的特性,凸显“语文味”。  相似文献   

8.
语文综合性学习隶属于语文学科,必须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服务,其主要目标应是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但是,目前的许多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在“学科整合”、“走向生活”的旗帜下,失掉了语文味,一堂堂看似精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实际上变成了科学课、综合课……如何让语文综合性学习散发语文的芬芳呢?  相似文献   

9.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崭新的课程形态,是课改的亮点,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从语文的“原味”、“趣味”、“情味”、“文化味”来突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10.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出现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语文课堂也变得更加开放而丰富多彩。但是,在目前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由于认识的差异、理解的不同,致使语文综合性学习陷入一个误区,教师过分注重所谓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特点,而把语文学科中最本质的东西——语文味弃置一旁。更不容忽视的是,不少教师把语文综合性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两个概念等同起来,过分强化活动性,弱化了语文性,把汇报课上成了科学课、表演课、艺术课。怎样才能突出语文味呢?我结合《遨游汉字王国》汇报展示课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1.
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予大力倡导。”可见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促使学生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的有效途径之一。那么什么是语文综合性学习,在教学中又如何有效的实施呢?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征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结合其它学科,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的学习内容,运用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得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由此我认为这种学习方式应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当前,对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和实践,广大语文教师普遍关注综合性学习课程资源的开发,充分凸现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特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但不容忽视的是,不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混淆了语文综合性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概念,过分强化活动性,弱化了语文性,不少综合性学习课例语文味太淡,  相似文献   

13.
当前,对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和实践,广大语文教师普遍关注综合性学习课程资源的开发,充分凸现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特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但不容忽视的是,不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混淆了语文综合性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概念,过分强化活动性,弱化了语文性,不少综合性学习课例语文味太淡,  相似文献   

14.
当前,对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和实践,广大语文教师普遍关注综合性学习课程资源的开发,充分凸现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特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但不容忽视的是,不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混淆了语文综合性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概念,过分强化活动性,弱化了语文性,不少综合性学习课例语文味太淡,  相似文献   

15.
实践性和综合性是母语教学的固有特点,比如孔子和他的学生周游历国,就是一边生活,一边实践,一边学习,这是典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相结合。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强调“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即明显是针对单纯地为学语文而学语文,单纯地教教材,单纯地学知识。“语文是学生自己学会的”,语文教学就应尊重学生自主地位,给学生留出自主学习的巨大空间,应该以“在活动中学习”为主,注重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书写生活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开展了“六个一”活动教学尝试,注重情境设计和活动设计,组织小组讨论与班…  相似文献   

16.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新的课程标准重视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活动”和“主动探究”。那么,我们如何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  相似文献   

17.
<正>新课程倡导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但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却发现有些综合性学习活动让相关学科抢占了地盘,语文课上语文不做主,"语文味"荡然无存。究其原因,乃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目标不当,没有紧扣"语文"制定。那么,如何确保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目标紧扣语文呢?我觉得,应做到以下三点。一、"综合"要以"语文学科"为主线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综合性",活动中,语文往往要与其他学科综合在一起,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目标的时候,坚持以  相似文献   

18.
徐勇 《现代语文》2013,(12):76-77
语文综合性学习属于“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的一种。它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标准中的新内容,是语文教学中的新亮点,它为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提供了宽广的空间。然而,农村中学综合性学习课程的开展情况却不如人意,很多老师在教学综合性学习课程时只是简单地归纳考点、勾画重点,甚至是一带而过,这与新课标设置综合性学习课程的初衷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19.
刘余 《江西教育》2016,(5):42-43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指出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质:“以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练习,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然而在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具体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活动中把握不住综合性学习的特质,没有突出“语文味”,只是热闹地走走过场罢了,课后作业大都以收集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高段的语文学习中,综合性学习是一个重要的板块。高段语文的每册教材中,都着意安排了一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这种大综合性学习完全改动了中低年级以课文为主体的小综合性学习的编排方式,它不再是以阅读教学为中心组织教材,而是围绕综合性学习主题,提供“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将活动专题、任务驱动、活动过程贯穿始终。在这样的综合性学习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如何指导学生采用有效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是每一个工作在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应该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