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城中村”不适应现代城市经济的发展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区域经济的竞争,“城中村”的改造问题将成为各个城市不得不面对的迫切问题。文章探讨了“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同时介绍了一些城市“城中村”改造的经验,提出了加速改造“城中村”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中村”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现象产生了。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中村”与城市整体发展的不协调性日趋明显,很多城市对“城中村”进行了大规模改造。然而,改造过程中出现了环境破坏、重复建设和低质建设等诸多问题,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也不利于城市整体发展。本文从“城中村”改造规划设计的独特视角,以武汉市为例,对当前我国“城中村”改造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城中村”改造规划设计的主要原则。  相似文献   

3.
“城中村”是工业化、城市化高速推进中出现的“一城两制”的城市社区。“城中村”改造的过程本质上是以城市发展与城市建设为主要脉络、从利益再分配和体制转换关系中折射出来的产权与市场、政府与农民的博弈过程。不同的土地产权制度对城市土地配置效率是不同的 ,城市土地的优化配置依赖于有效的城市土地产权制度。对“城中村”的改造是在现代城市管理体制主导下城市体制覆盖乡村管理体制、城市生活替代乡村生活的过程。对“城中村”的改造使农民失去土地 ,从而失去了与城市谈判的筹码 ,在城市化进程中处于被动和被分化的状态 ,农村真正融入城市生活的过程更被动、进程更缓慢。  相似文献   

4.
“城中村”改造最大的难题是资金问题。本从明晰“城中村”土地产权、实施法定图则、实现土地市场配置等三个方面,探索如何实现走城市经营之路,加快泉州“城中村”改造步伐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本文先对“城中村”的概念进行界定。接着从“城中村”的成因、对城市经济和城市化发展的影响,以及改造对策,对“城中村”现象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6.
如何将城中村这一“城市补丁”改造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社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深刻分析城中村形成的诱因,全面了解城中村的特征,正视其影响及带来的突出问题,在借鉴国外城中村改造经验的基础上,科学推进城中村改造与现代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7.
张万俊 《甘肃教育》2020,(5):117-117
在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一些村庄被纳入城市建设,发展成了“城中村”。“城中村”独特的社会形态决定了生活于其中的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本研究以兰州市安宁区“城中村”改造区的家庭为对象,对“城中村”改造区的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从育儿观念、育儿内容、育儿方式和育儿需求四个方面分析“城中村”改造区家庭教育的现状,期待为这一区域家长的育儿工作提供有益的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8.
关于“城中村”社区教育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城中村的硬件设施建设改造完成后,必须毫不松懈地进行城中村社区的“软件”建设,积极发展城中村社区教育,才能使城中村社区成为真正宜居宜看、文明和谐的城市社区。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田园调查法、观察法、数据分析法等,对昆明市“域中村”改造前后,村民的体育锻炼意识、体育消费能力、体育投入热情度等进行分析探讨。调查结果表明:(1)昆明市“城中村”改造忽视了新社区的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2)昆明市“城中村”改造后村民的体育需求量增大,但社区供给能力却相对滞后;(3)昆明市“城中村”全民体育锻炼热情较高,但缺乏专业的指导和组织。本研究旨在为昆明市“城中村”改造提出有建设性的方案与建议,为政府在改造城市景观、美化春城的同时,能更好地推动大众体育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浅议南宁“城中村”问题存在的原因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中村”是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而形成的一类特殊的村落,“城中村”的存在有多种原因,而我们只有针对“城中村”的成因才能有效地对“城中村”进行改造。通过“城中村”存在的原因、改造的出路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高校学生校外租房聚居区消防安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部分高校学生外出租房现象普遍,城市周边“城中村”应运而生;由于其建造设施简陋,防火条件低劣,导致火灾隐患重重;通过对“城中村”消防安全状况的调研,查找根源,寻求对策,改造好消防安全条件,从而达到改善消防安全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建设学习型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措施。只有党政重视,城市支持,工业反哺,农村自建,才能建成学习型农村。  相似文献   

13.
村干部是国家庞大行政机器中的“末梢神经”,直接面对着基层的农民,其一言一行直接关系着党和政府的形象。“村官”虽小,面广量大,一旦蜕变,危害不小。由于种种原因,当前“村官腐败”现象已经成为农村“内伤”,制约着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深刻剖析“村官腐败”,加强对“村官”的教育和管理,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4.
仲岩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16):69-71
“城中村”居民普遍存在着受教育程度偏低、劳动技能缺乏、文化生活落后等问题,阻碍了“城中村”的城市化进程。发展社区职业教育,不仅能够为“城中村”居民提供劳动技能培训,改变劳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更能够提升其文化素质,促进“城中村”与城市文化的融合,加快城市的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三年大变样"的核心是提升城市的承载力和吸引力,用生态和谐理念指导城中村的建设和发展,理想结果是建设成为生态、和谐、文明新社区,提升人居环境及人口素质,引导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消费方式使"城中村"真正融入城市,变成现代城市文明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
城中村的存在严重影响郑州市城市化进程。通过对郑州市城中村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揭示了城中村存在的主要问题。对郑州市城中村改造形成的郑州模式进行辨析,指出郑州模式应与时俱进,并提出具体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7.
“插花村”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比较特异的情形,分治的渊源不一而论,有待考证。河北省的冀州市与新河县边界处就有6个这样的村庄。它们分别是:南小寨村、东高庄村、西高庄村、北黄家庄村、董家庄村和东千家庄村。这些“插花村”在居住分布上,大致按街分片居住,按块分片居住,插花交叉居住。为便于耕作和灌溉,建国后曾作过5次比较大的土地互换与调整。插花村双方和睦相处,合作用水用电,友好办学,联合文化活动,携手发展经济。  相似文献   

18.
殷明 《培训与研究》2006,23(3):91-93
本研究首先自行编制了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问卷,其次是利用现有的“贝姆性别角色量表”(Ben Sex Role Inventory简称BSR I)来测定城乡中学生的性度取向。利用测试的结果一方面可以研究城乡双性化群体在各自总体中所占的比率,看其是否存在差异;另一方面使用自编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问卷将双性化个体进行城乡比较。  相似文献   

19.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独特现象,它是现代化城市与旧式村落的一种混合体。城中村的存在,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经济、社会、环境问题,阻碍了城市化进程。因此,城中村改造已经成为全面推进城市化和谐发展的一项迫切要求。拟从城中村改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进而分析该问题的成因,并给出一些解决方法。在综合学者观点的基础上进而提出本人观点,目的在于使该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