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日本军国主义的领土扩张热由来已久,长期来一直贪得无厌地对邻国进行蚕食。远在甲午战争之时即强占我国台湾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其侵华的步伐大大地加快了。“九一八”事变霸占我东北地区;“一·二八”事变后更在上海附近多处驻兵;张北事件和华北事变又控制我冀察两省。当德国宣布退出世界裁军会议时,日本也宣布突破海军比率的限制,大大增加军事预算,公开地大规模扩张军备。至1937年终于爆发了全面的侵华战争。中国人民进行八年抗战,付出  相似文献   

2.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在我国东北爆发的“柳条沟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帝国主义公开走上发动侵略战争道路的标志。从此日本成为新的世界大战在远东的策源地。这不仅是中日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而且也是世界现代史上的一件大事。近年来我国史学界对“九一八”事变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拟就这次事变爆发的原因略作分析,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3.
试析“九·一八”事变中英国对日本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汪文军1931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9.18”事变,拉开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序幕,日本的侵略扩张不仅威胁着中国的生存,也威胁着英国在远东的利益。对此,“英国采取了软弱的和解...  相似文献   

4.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为了达到侵占我国华北的目的,策动了华北事变,这是继“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的又一重大步骤。本文试通过有关史料的分析,论述华北事变策动的背景、经过,尤其是它所引起的国民党政府对日政策的若干转变。  相似文献   

5.
1931年“九一八”事变和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在进行军事侵略的同时,也不断进行强占中国铁路和金融扩张的经济侵略。公开掠夺中国资源,妄图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甚至无耻地叫嚷,“要中国人偿付全部战费”。一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后,旋即军事占领整个东北地区,利用其原在我国东北经营铁路多年的“南满州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统制经营军事占领地区的所有铁路。到了1932年3月,又耍花招,把所强占的铁路,“移交”给伪满州国交通部;再由伪满“委托”“满铁”代为经营。到1935年,日本以一亿七千万元又把中东路“买”来,一直到日本投降,“满铁”  相似文献   

6.
五四运动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借口对德宣战,攻占我国青岛和胶济铁路全线,控制了山东省,夺去德国在山东强占的各种权益。1918年大战结束,德国战败。1919年1月18日,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北京政府和广州军政府联合组成中国代表团,以战胜国身份参加和会,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的各项特权,取消日本帝国主义与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归还大战期间日本从德国手中夺去的山东各项权利等要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七七”事变50周年。华北事变是“七七”事变前日本全面侵华的又一重大步骤。本文试图通过有关史料的分析,说明华北事变的背景、经过及其后果,从中进一步了解在“七七”事变前,党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基本根据。  相似文献   

8.
我国自鸦片战争后,在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王朝及军阀的统治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既没有民主又没有科学。1915年,北京出版《新青年》,激发起青年要求民主和科学的思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以“战胜国”的资格参加巴黎和会,理应收回山东主权,并废除“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然而,和会却作出决议: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一概让给日本。这样,中国就以“战胜国”的资格受到“战败国”的待遇。消息传来,举国上下,群情激愤。  相似文献   

9.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取代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各项权益,并提出了“二十一条”,企图进一步灭亡和独占中国.山东问题便成为一战后巴黎和会上远东问题的关键.在协约国“五强”的支持和纵容下,日本有恃无恐,拒绝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交还中国.虽有中国代表的据理力争和国内民众反帝爱国运动的鼎助,但由于北洋政府的腐朽反动和在强权压制下的软弱无能,却又不得不步步退让,任人宰割,导致外交上的彻底失败.这一史实警醒人们:弱国无外交.  相似文献   

10.
“一二·九”运动,是我国学生运动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和里程碑,在我国现代革命史上也有很重要的地位。北京大学在“一二·九”运动中是重要支柱之一。它和当时的其他学校一道,在这个推进了中国历史进程的革命运动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一 45年前,我们的祖国和人民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1931年的沈阳事变,开始了一个日本帝国主义妄图变中国为共独占的殖民地的阶段。在蒋介石政府攘外必先安内和对日不抵抗主义的政策下,1933年起,日本又大举向关内进攻。3月,热河事变,国民党将领不战而弃承德,热河沦陷,日军逼近长城。5月,塘沽协定签订,造成日本吞噬华北的局面。 1935年的华北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进一步入侵中国的重大步骤。“何梅协定”、“香河事变”、“冀东自治”、“华北五省自治”……日蒋狼狈为奸,大小汉奸粉墨登台,一幕幕侵略与卖国的丑剧在紧锣密  相似文献   

11.
在中日战争的诸多历史问题上,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具有重要意义,日本高层在战后将“九一八”事变和退出国际联盟视为战前日本外交最失败的举措之一。早在1951年4月10日,时任首相吉田茂亲自主持战前日本外交失误的回顾,形成《日本外交的错误》调查书,将日本的外交失误划分为八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满洲事变、退出国际联盟”。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国联派遣调查团进行调查,日本又因国联调查团报告书而退出国联,国联调查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2.
王玉英 《历史学习》2001,(11):18-19
日本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趁中国内战之机,于1931年制造了“九一八”事变。面对日本的侵略,蒋介石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东北三省沦亡。“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又提出“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这一政策为什么提出?其实质、影响和结局又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13.
问题解答     
答:1931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大举侵略我国时,美帝采取支持纵容的态度,并和日寇签订了秘密协定,认为对日本侵占中国东北部的问题美日之间是“什么事都好商量”。它大量供给日本帝国主义以军需物资,如1930年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额仅4,182,384美元,到1931年就骤增至19,300万美元,其中主要是供应枪炮弹药和其他军需用品。在“九·一八”事变发生以前,美国就曾有人主张要蒋介石把东三省卖给日本。事变发生后,美帝又“劝告”其走狗蒋介石不要对日抵抗。如当时的美国《密勒氏评论报》编辑约·鲍惠尔在后来审判日本战犯作证时曾揭露:国民党政府“曾得到英美两国的劝告,劝他们不用抵抗”。1931年11月27日,美国驻日大使福白斯向日本外务大臣面交  相似文献   

14.
(上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抗日战争部分的第一章第二节《日军全面进攻和国民党的抗战》。从1931年以来,日本帝国主义不断侵略我国,请大家回忆一下,日本策划了哪些事件?侵占了我国哪些领土? [评:复习旧课,要求明确;一个“请”字发问,显得亲切自然。既为讲授新课作了铺垫,又使学生消除紧张心理。] 生:(学生上讲台边指《抗日战争初期形势图》,边回答)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不久占领东三省。1932年发动“一·二八”事变,  相似文献   

15.
1928年,日本侵略者在山东济南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三”惨案,5000多名中国军民被屠杀。中国政府特派外交交涉员蔡公时竟在自己的公馆被日本兵凌迟而死。此案成了“九·一八”的序幕。民革党员、山东省文史馆员马节松当年在济南读中学,耳闻目睹了那场惨案。四年前,他作为历史见证人应邀到济南第二中学讲述“五三”惨案经过,对全校师生进行爱国主义历史教育,作完报告和学生座谈时,发现多数人生在济南,却不知道曾经发生在济南的“五三”惨案。有的青年教师也将“五三”惨案和1925年发生在上海的“五卅”运动混为一谈。后来在中学生问卷调查中发…  相似文献   

16.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挑起的“九一八”事变,对中国的政治形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大规模武装侵略中国的重要起点,是日本征服中国的关键性一步.正如毛泽东所说:“1931年9月18日的事变,开始了变中国为日本殖民地的阶段”.在这种形势下,“民族矛盾已经开始超过阶级矛盾”.“中国人民的首要任务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进攻中国了.”在中华民族到了  相似文献   

17.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英国一方面为谋求“英日同盟”的恢复,百般偏袒、讨好日本,另一方面为使国联从事变中脱身,千方百计地拉美国“合作”。而美国则遵循事变前与日方达成的秘密谅解,并力图使事变主导权掌控于币原外相之手。对事变处理的不同对策使英美两国在“九一八”事变时期始终处于一种“不合作”状态,这不仅极大地助长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也为英美两国以后处理远东问题埋下了互相猜疑的种子。  相似文献   

18.
历史回眸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以开设银行、强迫贷款、投资铁路、开矿设厂等方式加紧对中国经济上的侵略,同时以德国为首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1897年冬,德国以传教士在山东被杀为借口,派舰队强占了胶州湾,第二年又强迫清政府将胶州湾租借给德国,并允许德国在山东修筑铁路、开采矿山等,把山东变为德国的“势力范围”。历史只有过去没有未来,因为未来是靠我们创造的。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放松了对中国的控制,日本乘机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权益。大战开始后,日本借口对德宣战,…  相似文献   

19.
日本华北驻屯军(以下简称驻屯军),成立于1901年,原名清国驻屯军,1912年改名为中国驻屯军。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把驻屯军扩大改编为华北派遣军,从而取消了驻屯军的番号。驻屯军是当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华北的主要工具。早在“七七”事变前,驻屯军即以天津日租界为大本营,阴谋制造了一系例暴乱、走私事件。1937年,驻屯军又精心策划发动了泸沟桥事变,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限深重的灾难。本文拟就华北驻屯军的历史沿革和组织编制等情况作一简述。一华北驻屯军的由来 1900年,英、法、俄、日、美、德等八个帝国主义国家,为镇压义和团运动,进一步打开中国的  相似文献   

20.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仅用5个多月时间就占领了东北3省,紧接着又发动“一·二八”事变,威胁远东金融中心上海和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国民政府乃至中华民族面临空前的危机。随着日本侵略的加深,四分五裂的国民党内各派系开始重新聚合,无所作为的国民政府逐步对日采取积极的内政外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