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渡赤水之战,充分体现了毛泽东运动战战略思想。毛泽东自己也说,四渡赤水是他一生中的“得意之笔”。此时,身为第一军团长的林彪却抱怨说,毛泽东迫使部队走了冤枉路。林彪认为这样会把部队拖垮,这是在敌人面前逃跑,使部队精力消耗殆尽,毛泽东这样指挥不会成功。私下里林彪给中央军委写了一封信,信中建议:毛泽东、朱德同志随军主持大计,把战场上的指挥权交给彭德怀指挥,即前敌指挥。迅速北进与四方面军会合。这封信写好后,林彪曾让聂荣臻签字,但遭到聂的拒绝。后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四川会理城郊的铁厂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批评了林彪提…  相似文献   

2.
1962年初,中国共产党召开有七千人参加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带头作自我批评。会议前后为“反右倾”运动中被错误批判的大多数人平反,6月份彭德怀曾向党中央写出申诉,请求党全面审查他的历史。为什么党中央不给彭德怀平反呢?对这一问题,史学界虽有争议,但不外乎以下三种观点: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内,陈列着彭德怀致毛泽东的一封信,信的内容是关于“惟我彭大将军”诗句的修改建议。读后令人肃然起敬。[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谐趣园     
《老年教育》2014,(3):36-37
毛泽东与彭德怀幽默对话毛泽东幼时曾有个名字叫"毛石山",也叫石三伢子。1951年2月的一天,彭德怀从朝鲜战场回国向毛泽东述职。谈话间,毛泽东问道:"德怀呀,你的字是石穿吧?"彭点头。毛泽东笑道:"你可知道我的乳名?"彭摇头。"我的乳名叫‘石三伢子’。"彭德怀颇感疑惑:"我只知道毛泽民和毛泽覃是你的两个弟  相似文献   

5.
经历“文革”的人大都记得,“九一三”事件后开展“批林整风”运动,学习文件中最重要的是毛泽东的一封信。这封信是毛泽东1966年7月8日写给江青的,大意是:对1966年5月18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林彪关于政变问题的讲话感到不安,对林彪鼓吹学习毛主席语录的做法并不认可,等等。当时公布这封信似乎要说明毛泽东对林彪早有察觉,但并没有解释清楚为什么还要指定他为接班人,反而使人们更增加了疑问。  相似文献   

6.
韩非 《广西教育》2014,(13):82-82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的一篇课文,记叙了红三军团在长征过草地时,彭德怀忍痛下达命令把自己最喜爱的大黑骡子和其他所有牲口全部枪杀充饥的事,表现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的感情,赞扬了他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教学这篇课文时,很多教师是从"彭德怀爱他的大黑骡子,为什么却将它杀掉"这一问题入手,通过多种阅读方法学习感悟"彭德怀将军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1921年1月,27岁的毛泽东对探索国家出路问题发表了重要见解。这特别体现在1月1日、2日他在新民学会长沙会员大会上的发言和21日给蔡和森的信中。在此,毛泽东进一步阐明了"改造中国与世界"的方针及应采取的方法,明确宣示:"主用俄式,我极赞成";"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这两次发言和一封信,所承载的思想重要而精辟,所反映的历史情境令人感慨与深思。  相似文献   

8.
彭德怀对长征胜利的重要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德怀同志对长征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旗帜鲜明地支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同"左"倾机会主义和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进行了坚决斗争,维护党和红军的团结,同时组织和指挥了多次重大战役,为发展和壮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探索了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战胜敌人的战略战术思想。  相似文献   

9.
曾国藩自责     
曾国藩曾在给其九弟曾国荃的一封家书中特别谈到了自己"生平坐犯无恒的弊病,实在受害不小"。曾国藩为什么要写这封信给他的九弟呢?原来,当时曾国荃组建吉字营入援江西,而洪秀全、杨秀清内讧愈演愈烈,在这关键时刻,曾国荃却灰心懒散,"意趣不在此,兴味索然",有见异思迁之意。看到九弟如此消极抑郁,为了开导他,曾国藩给他写了一封信,特别谈到了自己曾多次坐犯无恒的弊  相似文献   

10.
庐山会议上.彭德怀一封行使正常权力的信却招致被定性为右倾机会主义者、组织反党集团而被罢官的严重后果.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基本的原因是庐山会议前中国共产党,特别是毛泽东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存在着的愈来愈严重的“左”的指导思想:经济建设上的急于求成和阶级斗争问题上的严重扩大化。但这些原因还不足以说明为何庐山会议上毛泽东给彭德怀定那么重的罪。事实上,毛泽东罢彭德怀的官还有着更为复杂的原因。首先,在毛泽东看来,彭德怀的信会导致全党思想上的极大混乱,如果不彻底批判,就难以维护党的团结一致.难以保证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同时,彭德林写信的方式和时机,与毛泽东的旧账新想,还有庐山会议期间彭德怀与周小舟、黄克诚等人的巧遇等,使毛泽东认为如果不彻底批判彭德林,党就有可能出现分裂。  相似文献   

11.
<正>重读《红星照耀中国》时,看到这样一个情节:当斯诺到达宁夏时,彭德怀、聂荣臻和左权在一个场院上为他举行了欢迎大会。彭德怀、聂荣臻我们都知道,他们都位列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中。那么左权呢?既有能与彭德怀、聂荣臻等人相提并论的资格,为何在共和国"十大元帅"和"十大将军"名录里不见其踪迹?这  相似文献   

12.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是柳宗元晚年谪居永州时写给韦中立的一封答书。因为韦中立给他写信,要拜他为师,所以他就写了这封回信。这封信的前半论师道之衰,表示自己不敢担当老师的名义。后半着重阐述了自己“文以明道”的主张,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和体会。这封信大概写于元和八年(公元813年),已是他的晚年之作。这时他的写作经验已十分丰富,同时在经历了贬官谪逐等一系列政治打击后,深入民间,看到民生疾苦,使他想到了文人的责任和文学的作用,所以能在书中系统地写出了自己的文学思想,全面地总结了自己的写作经验。我们可以从这封信中比较全面地看出柳宗元的文学  相似文献   

13.
高福源是原东北军著名的爱国将领。“西安事变”前,他多次往返于红军和东北军之间,进行联共抗日的联络工作,为沟通红军和东北军的联系,促成周恩来和张学良肤施(延安)会谈,实现大西北“三位一体”联合抗日新局而作出了贡献。毛泽东和周恩来同志曾当面赞扬过他。彭德怀、罗瑞卿、吕正操、王炳南等同志在自己的著作中也予  相似文献   

14.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九十周年诞辰之际,本期《教学与研究》选登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的《毛泽东书信选集》中的致秦邦宪同志和致刘少奇同志的两封信。这两封信,特别是前一封信,是第一次公布的毛泽东同志专门讲家庭问题的珍贵文献。毛泽东同志从理论上和政策上对家庭问题的精辟论述,对于我们学习和研究家庭问题,丰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彭德怀率领红五军上井冈山,促使毛泽东率红四军主力部队出击赣南,为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彭德怀亲自参加了中央苏区的五次反围剿,始终站在毛泽东的立场上,为保卫和发展中央苏区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1935年10月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彭德怀指挥红军击败了跟随的敌军骑兵,毛泽东写了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1947年彭德怀指挥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和沙家店大捷,毛泽东根据陕北战场的情势改写重书了这首诗。这首诗有两种版本,没有作者手迹。一种见于《彭德怀自述》;另一种首见1947年8月1日的《战友报》。两种版本具有同等价值,应当并存。  相似文献   

17.
胡乔木是我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也是一位学者型领导,被公认为"党内第一支笔"。20世纪40年代在延安时期,他曾主编过初中语文教材《中等国文》。新中国成立初期,受党中央和毛泽东指定,他担任中央语文教学问题委员会主任、中央汉字问题委员会主任。他努力贯彻落实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精神,卓有成效地领导了语文教学改革和文字改革工作,尤其是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实验,为新中国的语文教育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并逐步形成了他的语文教育思想。胡乔木的语文教育思想主要表现在:一是关乎国家政治的语言文字观,二是"文道统一"的语文教育观,三是注重实用的语文教材观,四是科学系统的作文教学观。  相似文献   

18.
说起文学渊源,童年的往事让江冰教授记忆犹新. 江冰教授出生在书香门第.他从小就喜欢读书.父亲是干部,外公是旧知识分子,两个舅舅都是老师.小时候,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与舅舅通信.舅舅写来一封信,他负责大声地读给大家听,然后自己再小心翼翼的回一封信.舅舅的信里面总是洋溢着优美的诗词歌赋,这成了他最喜欢的读本之一.在那个"读书无用论"的年代,这份体验让他一直保持着浓厚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19.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记叙了红三军团长征途中过草地时,彭德怀为了解决红军的断粮问题,忍痛下令枪杀自己钟爱的坐骑大黑骡子的事,表现了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的高贵品质,热情赞扬了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可贵精神。作者通过彭德怀下令枪杀大黑骡子前后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生动具体的细节描写,显示了他当时内心爱自己的大黑骡子,但为了让战士们走出草地,却又不得不忍心杀死自己的大黑骡子这种矛盾复杂的心理和丰富的感情。  相似文献   

20.
施辉 《历史学习》2000,(7):20-21
“七千人会议”之后,党中央为“反右倾”运动中被错误批判的大多数人平反,其间彭德怀也曾向党中央提出过申诉要求,请求党全面审查他的历史。为什么党中央当时仍不予平反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