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课程的实践过程中,"语文味"这三个朴实而厚重的字眼,作为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逐步得到了人们的认同."语文味"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语文味儿"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也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然而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促进语文味的生成,确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就语文课堂如何生成"语文味",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2.
程思堂先生主张语文课堂呈现"语文味",这样的课堂是语文教师所追求的教学境界。本文试就小学语文课堂图和充满"语文味"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3.
扎扎实实的具有语文味的课堂,才是基于文本的、以生为本的语文课堂,才是课改期待的语文课堂.使语文教学真正充满"语文味",就要净化语文课堂,追求简单;就要用语文独有的人性美和人情魅力,去丰富和滋养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4.
上出有"语文味"的语文课,是语文课堂追求的境界.有了浓浓的"语文味",我们的课堂才会实现诗意的回归,建构语文与生命融合的独特时空,令师生徜徉其中,流连忘返.语文课堂如何彰显"语文味","语文味"源自哪里?特级教师王文丽<给予树>一课的教学,也许能带给我们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5.
"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是语文教学所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首倡"语文味"教学的程少堂先生对"语文味"的内涵有这样精辟的论述:"在语文教育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的品味手段,让人体验到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堂的魅力在于具有"语文味",充满"语文味"的课堂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即"文道同行".然而当前聋校语文课堂教学中却存在着轻视"语文味"的隐忧,主要体现在忽视聋生个体生理、能力与兴趣的差异,缺乏学习规律的正确认知,将聋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比普通学生更为严重.久而久之,养成了聋生缺乏探究意识,被动学习的习惯.  相似文献   

7.
"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更是语文教学所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语文味"在我国学术界的正式提出,最早是广东深圳的程少堂先生。他认为"‘语文味’就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和谐统一,是文本的语文味、教学过程的  相似文献   

8.
在新课程的实践过程中,"语文味"这三个朴实而厚重的字眼,作为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逐步得到了人们的认同。"语文味"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语文味儿"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也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然而  相似文献   

9.
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文味"缺失,主要存在以下原因:语文课堂变得更像舞台而不是学习平台;语文课堂过于偏重语文的人文性而忽视其工具性;课堂教学滥用多媒体课件等等.笔者在本文中论述了相关解决策略,即语文教师要精心备课,备出语文味;认真授课,上出语文味;作业设计,体现语文味;重视实践,练出"语文味",让"语文味"真正回归语...  相似文献   

10.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越来越重视教学方法的更新以及新的教育技术的运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的实施,先进的教学设备的使用,繁复的课堂设计,本应该为语文课堂增添"魅力"色彩,但是很多教师在课堂中却偏离了课题,忽略了语文教学的本质,导致课堂缺乏"语文味"。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选择彰显语文味的教学内容,设计凸显语文味的教学过程,使"语文味"充满语文课堂。1.目标制定凸显"语文味"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堂是充满独特韵味的所在,语文教学也有其特有的"语文味"。然而放眼当下的语文课堂,哗众取宠,舍本逐末,流于形式的语文课堂仍占据一定的市场,这不仅背离了课堂改革的初衷,更偏离了语文教学的方向,弱化了语文教学的效率。因此,返璞归真,让"语文味"回归语文课堂应是我们广大语文教师首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我校近三年的"灵动课堂"教学改革之"以精彩为形态的学导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堂比武活动,让我校学导式语文课堂教学更加充满墨香,让我校学导式语文课堂教学更加充满灵气,让我校学导式语文课堂教学更令人体验品评。这次活动中散发出的浓郁"语文味"给我留下了特别的感受,比武课所生成的"语文味"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其魅力淋漓尽致地体现在"文味""人味""情味""韵味"中。  相似文献   

13.
随着语文课堂回归本色的趋势,人们越来越深刻认识到:语文姓语,语文教学必须尽显其本色,语文课堂必须充满浓浓的"语文味".在这种倡导声中,语文课堂开辟了一片美丽的天地:有"品词析句、咬文嚼字"的"品味"和"动情诵读、精心默读"的"读味".  相似文献   

14.
富有语文味的课堂应该追求一种返璞归真的简约之美,应该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为宗旨,让人体验到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自由境界.怎样才能促进课堂中"语文味"的生成,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5.
让语文课堂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课程的实践过程中,“语文味”这三个朴实而厚重的字眼,作为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逐步得到了人们的认同。“语文味”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语文味儿”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也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然而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促进语文味的生成,确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就语文课堂如何生成“语文味”,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16.
<正>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更是语文教学追求的一种境界。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能够上足语文味,让学生学出语文味,师生共享浓浓的语文味呢?一、制定目标,导向语文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制定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因为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处于核心位置,它调控着整个教学过程。因此,制定具有语文味的教学目标便成了语文课上足语文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一、阅读教学中,挖掘文本资源的重要性新课程改革下语文课堂的根本在于是否具有"语文味"。专家认为,富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堂必须是"文道同行":语文既是人类交际的工具又承载着浓厚的人文内蕴,应把"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和美好情感的渗透进行有机结合,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能力。那么,怎样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在教学实践中,我注意挖掘文本中丰富的教学资源,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各种有效的语文活动,且看——  相似文献   

18.
"语文味儿",就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他们的生存智慧、提升其人生境界为宗旨,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渲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和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应该说,"语文味儿"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那么,阅读教学如何彰显"语文味儿"呢?可以抓住"五个有效",引领学生用学习语文的方式来学习语言文字,了解语文学习的规律,提升听、说、读、写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共生互学互享的P口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渲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和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怎样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在教学实践中,我注意挖掘文本中丰富的教学资源,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各种有效的语文活动。  相似文献   

20.
正语文是一门充满诗意的学科,在语文课堂这个平台上,一群鲜活的生命在一起彼此对话、唤醒、碰撞、交融、分享,尽情享受着生命成长的快乐。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有一句名言:"人,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1我认为,语文课堂最重要的是要有语文味,语文味最大的特点就是让语文教学充满诗情画意。语文教学中如果没有人文诗意,就没有召唤和启示,就没有美感,也就没有性情的陶冶和净化。一、用丰富凝练的语言打造诗情画意的语文课堂语文是语言和文学的艺术,语文教材选编的文章都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