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教育应该向家庭教育延伸,教师不仅是传授学生知识的教师,也应该是帮助家长教育好孩子的辅导员。本人结合教书育人多年的实践工作,总结出家庭教育的“五要五不要”,希望对广大家长有所帮助。一、要给予孩子真爱,不要溺爱在所有的爱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是自然的,也是最为牢固的。爱护孩子是普天下父母之心,关键是如何真正地去爱。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视孩子为“宝贝”,含在嘴里怕融化,捧在手里怕摔坏,百依百顺,忽视正规教育,或不让孩子受艰苦磨炼,禁锢在家庭“安乐窝”中奉行“捧教育”和“哄教育”。久而久之,这些孩子的观念封闭,道德水准…  相似文献   

2.
"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当今世界流行的教育口号.许多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在"授人以鱼"的同时,更重视在"授人以渔".笔者在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探索出了一套"五导授渔法",即导读、导入、导学、导议、导练.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知识水平、工作能力和思想境界的集中体现,也是学生吸取知识、发展能力和彰显个性的主渠道.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总想在短时间内运用一定的方法技巧使知识得以转换,学生的能力得以发展,师生的情感得以升华.然而,在教育实践中,担当"传道、授业、解惑"职责的教师却时常身陷困境,遭遇尴尬.有时讲解正入角色并陶醉于自我喝采时,突然从课室中"飞出欢乐的歌";有时教师良苦说教、善意疏导却引发了学生"风风火火"的顶撞行为.对此,教师如何平抑心理"气愤",合理导控,这对图获良好的教育效果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顶撞一般是指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的一种强烈的语言反驳行为。本文所研究的顶撞行为特指发生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因不服教师的管理和教育而表示拒绝的语言和行为。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课程改革者一直主张教师 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 设者和开发者、整个社区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的共建者 等等(以下简称“五者”)。并要求教师具体怎样做才能适应基 础教育课程改革等等。教师到底是什么?教师在短时间内能 不能成为“五者”以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笔者妄揣浅陋, 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教师难有不被学生顶撞之时.此时老师尽管没有过失,但作为教育者被自己的教育对象顶撞,难免不感到尴尬,此时如运用一些谈话技巧将会减弱或消除这种尴尬,而且,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教育可以由此接着进行,不至于因尴尬而终止.  相似文献   

7.
对高校"五困生"的人文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困生"即存在经济困窘、心理困扰、思想困惑、学习困难和就业困境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在在校生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关注和解决"五困生"的实际困难已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要解决"五困生"问题应以人为本的理念,突出人文关怀,通过实施人性化的管理,加强人文精神教育,切实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8.
冯莉莉  周申立 《文教资料》2008,(20):139-140
本文主要探讨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教师的独特性、情绪生活教学法、记忆法、诗词意境法和信息反馈法五个方面进行"移趣"、"添趣"、激趣"、"怡趣"、"找趣"五趣的尝试.指出趣味教学实质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由此形成良性循环达到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化,树立正确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9.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知识,不如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品质。在小学自然教学中我决定从最优化的课堂结构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我把课堂结构优化为“五步五说”,即“观察欣赏,说感受→实验操作,说过程→联系思考,说结论→归纳整理,说要点→应用探究,说原理”。每一环节,都立足于语言与思维的同步训练,培养思维“五性”即条理性、准确性、深刻性、完整性、创造性。具体操作如下:a.在观察欣赏中说感受,训练思维的条理性。教师指导学生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明确观察的目的、方法和要求,说出观察的主要对…  相似文献   

10.
熊敏 《考试周刊》2008,(22):99-100
在小学语文创新性教学中,必须加强教师的教法创新,注重"五重"教学现,以促进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笔者多年来从事小学语文和作文教学及其研究,认为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综合地、灵活地运用五种教学法,对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将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有同事抱怨,现在的小学高年级班级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课堂上教师提问,学生举手发言寥寥无几;课后教师找学生了解情况,学生闭嘴不言;路上学生遇见老师,绕道走;学生不接受老师的批评还顶撞……  相似文献   

13.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课堂设问是教学的基本内容,是教师启发诱导和执教的手段.但现行教学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设问只有10%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经常发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在台上设问频频,学生在台下默默无闻,所提的问题激不起学生浓厚的兴趣、积极的思考和热烈的讨论,课堂上缺乏师生、生生间互动的热烈氛围.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精心设计问题,巧妙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气氛和效果.根据本人的教学实践,结合平时听课的观察、思考和总结,现提出政治课课堂设问的五个"度",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课堂提问,虽然只是课堂教学中一个看似微小的话题.但是它却能产生巨大的作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的提问应做到"五要"、"五忌". 一、课堂提问"五要"  相似文献   

15.
一般情况下,学生都是愿意听从教师的教导的。但是,有时学生也会违背教师的意愿,闹“独立性”,甚至当众顶撞教师。作为班主任,一旦被学生顶撞,千万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分析,视不同情况,采取恰当的教育手段。  相似文献   

16.
谌伟  吴燕 《湖北教育》2006,(3):22-22
学生顶撞老师是教育教学中出现的意外事件,它有三个显著的特征:偶然性,突发性、爆炸性。由于顶撞事件的发生多半由师生间潜在的或细微的原因引起,所以,教师在遇到此类事件时,往往缺乏思想准备。因此在处理顶撞事件时,教师应四忌:  相似文献   

17.
宽容是一种爱。教师如果能宽容、善待每一个学生,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体现。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要学会宽容孩子,而具备“五心”则是宽容的前提。一要有“爱心”。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衡量教师道德的准则。俄国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托尔斯泰说过:“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虽然读过很多书,但却不能热爱事业,也不热爱学生,也就算不上一个好教师;如果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诚,是一种自我牺牲。瑞士教育家斐斯塔洛齐…  相似文献   

18.
在政治课的新课导入时,一般教师都习惯使用复习提问导入的方法.但是再好的方法用得过多,也难以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因此,结合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特点,运用多种导入方法,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十分必要.笔者将自己多年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过的五种典型的导入方法与大家交流,以望能达到抛砖引玉之效果.  相似文献   

19.
教师要创设条件,让学生课堂上"动"起来.一、心动要点燃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激情,使之"心动".二、眼动要善于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帮助学生掌握观察方法,促进学生发展.同时也要让学生多看书预习.三、脑动应不断激发学生思考、探索,诱导他们大胆猜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四、口动营造轻松、融洽、平等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敢问;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乐问.五、手动让学生在学习中多动手操作,是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总之,通过教师创设各种情景,使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提问和交流等探索过程,即在"动"中学,在"动"中体验和求知.  相似文献   

20.
学生顶撞老师.可能每一位老师都曾遭遇过。本人在从教的20多年中.就遇到了几次,我一般采取“五步”方法冷静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