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也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大学生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将承担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重任,结合中国梦的相关要求对其进行民族精神培育有重大的意义。然而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培育出现了民族精神培育内容与中国梦结合不足、民族精神培育的方法较为单一、民族精神培育缺乏相应的保障、民族精神培育的效果不理想等问题,针对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2.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血脉。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是新时期高校德育的重要任务,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内容、价值取向和途径是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民族精神是公民价值观的核心组成部分,公民价值观又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当代大学生存在着国家主人翁意识淡薄、民族文化认同感缺失、公民人格修养匮乏等问题。因此,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值得高度重视。剖析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冲突产生的根源,应该从国家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良好社会风尚的营造,学校教学、教育的改善及校园文化的开展入手,才能在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中取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4.
民族精神是公民价值观的核心组成部分,公民价值观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对大学生价值观现状进行分析,它存在着诸如现代国家主人翁意识淡薄,民族文化认同感缺失,公民人格修养的匮乏等问题,因此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值得高度重视。剖析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冲突产生的根源,只有通过国家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良好社会风尚的营造,学校教学、教育的改善和校园文化的发展以及大学生自主、自觉、自信,才能确保在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中取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5.
毛颖 《林区教学》2011,(8):46-48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化使民族精神建设既面临机遇又受到挑战。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必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培育。  相似文献   

6.
从文化视阈出发,通过对民族精神与文化的内在关联的深层次思考,探寻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文化基源问题,提出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四个对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主阵地、主渠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根本;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有效途径;校园文化建设是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重要依托.  相似文献   

7.
刘艳丽 《考试周刊》2012,(33):159-160
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精神面貌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高校应充分认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积极探索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全球化、民族国家间的界限和利益差异等依然存在、中国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必须与国际理解教育、与培育法治精神、科学精神相结合,把培育民族精神纳入教育的全过程,为民族精神及其培育途径注入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骆君 《文教资料》2010,(15):214-215
中华民族发展至今,离不开民族精神的凝聚功能。民族文化经过长久的发展.衍生出了中华民族精神,不仅成为凝聚全民族的核心.而且对全民族成员都起到根本的价值指向作用。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最终接班人和民族复兴的承担者,他们的民族精神培育工作成功与否,不仅关系着其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我国能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本文从民族精神的内涵、价值.以及创新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现实意义入手,通过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现状进行分析,论证了民族精神培育创新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多元文化冲击和社会不良现象的频现,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使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明确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存在的问题,提出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明代前期,骚体文学由抒写时代和个人命运的乱世悲音,转而成为服务于统治者统治、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道统、应制之文体,内容空洞、庸俗,虽多少仿得屈骚“惊采绝艳”之文辞,却毫无屈骚精神可言。  相似文献   

13.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场域、惯习和资本的互动作用构造了不同的实践理念,行动者的实践行为也因此不尽相同。外交部官方微博表现出的"双重人格"特性,与其所在场域的影响密不可分。我们不能以二元对立的观点看待这一现象,而应认识到这一创新形象的构建不是对外交部门政治形象的颠覆与破坏,而是一种创新和发展。如果政府部门能将开通新媒体传播平台作为契机,以顺应时代发展的崭新姿态与公众交流,大众也必将对其抱以真诚的尊重。  相似文献   

14.
试论太极拳在安阳市社区老年群体中的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安阳市太极拳活动目前开展的情况,找出了当前安阳市太极拳活动在练习环境、媒体宣传及群众组织体系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政府机构与社会组织的管理;重视太极拳活动站点的建设;培养高水平的太极拳指导队伍等.旨在让更多的老年人进一步认识太极拳,并积极地投身于太极拳的运动中去,从而促进太极拳在安阳市老年人群中更加广泛的开展,促进安阳市老年人口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由于市场机制本身所固有的缺陷和农民自身的局限性,政府必须充分发挥其自身的功能,对农民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予以引导和扶持,这对于现阶段搞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建设法治现代化的进程中,司法审判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过程,它动态地衔接着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两个重要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涉及诸多法律的或非法律的客观因素,影响着司法过程的始终,进而影响着司法终极理念的实现。法官如何权衡这些因素,笔者将结合司法实践,做一个浅薄的归纳与反思。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教育全球化也在如火如荼地涌动着。在教育的历史长河中,教育开放是世界各国发展教育、增进了解和交流的一项策略。从教育国际交流到教育区域一体化、全球化,教育开放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历程。伴随着教育全球化的进程,教育开放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这意味着我国的教育开放战略要在全球化的视野里,主动扩大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教育交往,积极增强自身发展的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参与教育的全球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清末民初是中国社会化的转型期,中国教育近代化是在中与西、新与旧的氛围中展开的。在教育科学及思潮的传播变迁过程中,近代教育家充当了自身从传统到现代型的转换及西方教育思潮传播的双重角色。这一角色统一存在于中国教育近代化的一百多年历程中。  相似文献   

19.
人物语言翻译是文学翻译的一部分,但有其自身的特点,因为它本质上是口语,与书面语有着明显的差别.为译好人物语言,译文应体现人物语言的口语特点,做到话如其人,语应其境,通顺自然.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化带来了政治意识和政治参与的扩大.作为社会的中间结构,团体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媒介和场所;可以聚集、维持和支持政治参与;事实上,它与政党之间存在着历史的和逻辑的联系.团体本身即是一个重要的参与环节和渠道,同参加普选相比,公民参与团体更有助于引导政治参与步出歧途,促进政治发展.自然,对团体的担忧与批评,人们亦有充分的理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