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及丧失比较优势的产业向区外转移是实现三大地带协调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虽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部分产业跨越中部地区直接转移到西部,但中部地区所具有的区位特点、潜在的市场优势、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使其成为接受东部地区所转移产业的主要地区。中央政府应通过制度安排鼓励东部企业进入中部地区投资,以加快丧失比较优势的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中部地区地方政府应根据各自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努力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吸引东部企业投资。  相似文献   

2.
依据产业梯度转移理论,我国的东中西部地区存在着产业梯度,东部的产业先转移到中部再转移到西部。而东部迫切需要通过实施产业转移来腾出发展空间。以求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为此,东部要在向中部实施产业转移的同时.实施向西部转移产业。而因为产业梯度的原因,东部向西部产业转移宜实施“空降战略”,即东部的产业转移可越过中部.直达西部地区的重点城市、重点地区。实施“空降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准确把握战略目标,慎重选择战略路径.构建科学合理的战略机制。  相似文献   

3.
根据梯度转移理论,随着东部地区产业的不断升级,一些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或者一般技术水平的产业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从而促进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调整和工业化进程。但迄今为止,大规模的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尚未出现。是什么原因阻碍了东部地区的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呢?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一些因素:  相似文献   

4.
我国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进程加快,西部地区迎来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历史新机遇.针对国内东部产业转移形势的分析,结合渭南市现有的条件优势,就其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对策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我国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进程加快,西部地区迎来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历史新机遇。针对国内东部产业转移形势的分析,结合渭南市现有的条件优势,就其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对策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外贸加工企业大多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且发展相对成熟,但随着生产成本的提高,我国东部沿海外贸产业的相对优势正在逐步降低,加工集群有整体向我国的中部、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通过对这一现象的现状与机理研究,论证影响从转出地转移产生的原因,并且总结出转入地承接外贸加工产业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由于长期缺乏通畅的交通运输线,我国西南地区物流成本高昂,受地理环境制约,经济欠发达.40尺货柜从四川成都运至广西防城等港口,每箱的铁路运输成本达8000元至9000元,公路运输成本达23000元至26000元,导致一些企业不得不向东部转移,降低了西部地区的竞争力,制约了我国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水平.大西南货物往往宁可远取广东、深圳、上海,甚至连云港,而不近走北部湾.面对这样的现状,西南出海大通道成为是国家规划建设的"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部大开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工程.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与现实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曦在《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2期撰文指出,在中央政府作出发展战略重点由“优先发展东部地区”向“促进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转移这一崭新态势下,新时期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选择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是新时期西部地  相似文献   

9.
黄河中游三省区在西部开发中处于顶托型过渡区域的地位。作为顶托型过渡区域的黄河中游三省区,在西部开发中履行着协调和通道两种职能,并且具有吸纳、传导、协调和发展四大经济运行机制。其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是实现地区间的协调发展,即在本地区发展的同时,为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向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转移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0.
从区域经济协调理论来看,西部地区应该扩大向东部招商引资,使我国经济在整体发展中保持平衡,在东西部之间寻求资源的最佳配置,加强地区间的经济交往,从而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2010年西部地区12省(区、市)的企业竞争力相关指标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认为四川、重庆、陕西企业竞争力水平较高,且增长显著;贵州、内蒙古、广西、新疆、云南、宁夏企业竞争力水平居中,其中贵州、新疆、宁夏增长较快,内蒙古、云南则增长缓慢,广西保持稳定状态;甘肃、青海企业竞争力依旧较为落后。就整体而言,西部地区企业发展迅速,但与东部地区仍然差距较大,普遍存在产业结构相对不合理、资源率用率低、产品科技含量不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缓慢等问题。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深入参与全球化国际分工、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加速培育产业集群、鼓励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等建议,以加速提升西部地区企业竞争力水平。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西部地区的农民向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流动,农村劳动力转移成为农民奔"钱途"的有效途径。农村劳动力转移给农村带来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正在日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详细地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在缺乏家庭教育和家庭情感关怀情况下出现的身心问题,并从家庭教育、学  相似文献   

13.
一、西部地区产业引入的战略选择与原则 1、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落后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的基础较差,缺乏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的指导,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盲目的、不科学的行为,以环境去换取经济的短期增长,会造成资源浪费和新的环境污染。而且沿海产业在向西部地区转移中,肯定会有一部分当地环境立法限制发展的产业迁出,这都会对西部地区的环境造成新的威胁。因此,为了在产业转移中兼顾生态平衡,保护环境,求得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地区必须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思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家发展战略重点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西部地区面临着极大的发展机遇。如何使重心得以实现,从东部地区成功经验来看,争取投资区域性选择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争取投资区域性选择必须优化投资环境,扩大开放程度,而信息业在发展可以促进投资环境的改善,增强投资者的信赖程度。因此,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信息业的优化投资环境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西部大开发,对东、中、西部都是维得的机遇。东部地区的结构升级和产业转移要与西部地区发展形成良性互动;中部应利用承东启西的地理和资源优势两头受益;西部应革新观点,抓住机遇,加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但全国发展很不平衡,东部地区民营经济发展迅猛,成为全国发展最快的地区,呈现出一些新特点。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贫困地区民营经济发展在产业布局与结构、企业规模、企业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上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东部地区的经验,对加快西部贫困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许多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启动东业西移推动西部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不同国家或不同地区间存在着产业梯发和经济梯度,处于高梯度地区的产业会自发地向处于较低梯度上的地区转移.我国作为一个大国,完全可以利用幅员辽阔的优势,在其有不同经济梯度的地区之间浙次推进,形成一浪高过一浪的经济发展势头.进入90年代后期,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已经弱化甚至丧失,东中西部的产业梯度已经足够大,客观上要求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同时中西部在经济发展与基础设施积累、体制转型与市场发育、人文条件与人文素质等方面有接收和吸纳来自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初始条件和能力.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转移总量呈稳定上升趋势,非户籍异地转移成为转移主渠道;流入地以东部地区为主,且逐渐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常年外出比重增大,有组织外出比重逐步增大;受教育程度显著得到提升,女性参与外出转移的比重增加.展望未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可能呈现的转移趋势如:总量稳定增长但增速放缓、东部地区仍是主要流入地但流入中西部人口将增多等等.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深入,随着东部沿海及发达国家的相关产业向内陆的转移,我国相继建立了七大产业转移示范区.本文旨在通过生态工业园模式解决产业转移示范区的生态可持续发展问题,避免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污染转移问题,为产业转移示范区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找到建设路径,同时也是为生态工业园做评估和整理,增强其示范作用和普适性.  相似文献   

20.
职业教育东西合作办学能充分发挥和利用东部地区与城市的优质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及就业优势.事实上,从中国国家城市化的角度看,职教东西合作更有利于西部青少年实现人的现代化,有计划、按步骤、大批量转移出西部初中毕业生到东部学习就业,是减轻西部生态压力,提升西部农业竞争力,推动中国整体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国家应该通过修订法律法规、提供相应经费、合理配置东西部职教资源等政策措施予以引导、扶持,使职教东西合作能为中国国家整体城市化、现代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