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唐代是我国古代体育继春秋战国和两汉之后又一次得到大发展的时期,其项目之多,参加人员之广泛,在我国体育史上都是空前绝后的。但在体育大发展的背后,在唐代养生领域出现的一股暗流——服食养生,其受害人数之多,影响之深远,在我国体育史上也是空前绝后的。本文拟就唐代服食养生勃兴的情况及其对养生体育发展的影响,作一些初步探讨,从而对唐代体育发展的全貌能有进一步的了解。(一) 所谓服食养生,就是依靠服用药物来达到长生不死的目的。它是古代养生之道的一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道教养生思想简论》和《再论我国道教养生思想》的基础上,作者以道教经典为依据,再对我国道教的内丹炼养、服食补养和房中卫生3类养生术的形成和指导思想以及主要方术进行剖析和论述,这样就使我国道教养生思想有个比较完整的体系.  相似文献   

3.
养生在八月     
八月养生关键在于两个节气交替时分的变化。这两个节气分别是立秋和处暑,今年发生的日期分别在8月8日和8月23日。立秋养生立秋的气候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也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因此秋季养生,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以养收为原则。  相似文献   

4.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对于养生非常重视,提倡修身养心。我们认为,孔子关于养生学的这些论述,除去作为纯生理意义上的养生论断可以增进健康、使人长寿以外,它作为孔子学说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与其政治主张、哲学思想一脉相承、不可分割的。孔子学说的一些基本特征,如维护周礼,注重实用,追求秩序化的社会等等,在其养生论中亦有所反映。孔子从饮食起居等各个方面作出了诸多论述,可以说,孔子对在衣食住行和起居等方面的养生要求已经形成一整套与其复礼思想相适应的养生观。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养生思想之管见史国生我国古代的体育,不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是极为丰富多彩的。对体育养生等问题有其独到的见解。自成体系,至今余蕴未尽,对于发展我国的体育保健和养生等内容,仍有许多可供借鉴之处。现就我国古代的体育养生思想作一简单的探讨。一、“静以...  相似文献   

6.
对古代养生思想的发展进行概述,并论述了儒家养生思想蕴含的健康哲学理念,探讨了儒家养生思想对古代健康哲学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了吸取我国古代养生健身精华,从理论上部析了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老子和庄子丰富的养生思想中的几个片段。结果表明老庄学派确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佚名 《武当》2005,(10)
我国古代中医保健养生侧重生理养生;近代主要讲生理和心理养生;当代则特别强调生理、心理和哲理养生。这“三理”养生,反映了中医养生不同层次的三种效应观。第一层是生理养生。古人养生,注重四道:一是动养之道,就是适度锻炼,可活动筋骨,疏通气血;  相似文献   

9.
嵇康,字叔夜,原籍会稽上虞人,生于公元223年,是魏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其先世本姓奚,因避仇移居谯国銍县(今安徽省宿县西南),并改姓嵇。嵇康“学不师受,博览无不该通,长好老庄。……常修养性服食之事,弹琴咏诗,自足于怀。以为神仙禀之自然,非积学所得。至于调养得理,则安期,彭祖之伦可及,以著《养生论》”。撰有《嵇中散集》、养生思想集中体现在《养生论》《答难养生论》。因不满司马氏集因而遭诛杀。卒于公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哲学基础及其独特的风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养生萌芽于商周时期,由于中国古代哲学和自然科学的不断介入,使中国传统养生不断充实和完善。中国传统养生是以增强体质、延年益寿为目的。本人运用文献法、逻辑演绎法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哲学基础以其独特风格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11.
先秦时期是传统养生思想的初步形成和创立发展的重要时期。儒、道、医、杂家各门派和诸子百家的养生精髓,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养生文化,为我国传统养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挖掘中国古代传统养生思想的精髓对于提高现代人的生存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且有助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2.
道教养生思想是我国古代养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形成于东汉三国时期,昌盛于唐宋时期,到了明清时期则由盛转衰,并逸出宗教转入社会,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因而使道教的养生思想逐渐成为广大民众健身祛病的指导思想,道教的养生方法也成为我国人民健身祛病的养生方法。道教的养生思想主要是建立在我国古代养生观和道教哲学的基础上的,它有三个显著的特点。第一,道教养生思想体现了形神合一的生命观。道教形神合一的生命观与其他宗教的生命观大相径庭,如佛教认为人体的形与神是可以分离的、认为灵魂是可以永生的,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古代养生理论中,"天人合一"及"阴阳互换"的哲学思想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文章运用文献、综述等方法,结合对中国古代养生思想整体观的探析,从"天人合一"及"阴阳互换"的涵义及其发展等方面进行简要概括总结,探讨"天人合一"和"阴阳互换"思想的指导意义,为现代人们养生实践水平的提高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中草药的发源地,中国人不但自古就有服食草药来治病疗伤的传统,也习惯用草药来调养身体,强身健体。换句话来说,就是用草药来达到养生保健的功效。而《本草纲目》作为一本集大成的药学百科全书.则系统全面地论述了中草药的药理、药性、四气、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有关养生之道的文献,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如《天隐子养生书》、《养生类纂》、《养生月览》等。既有系统的理论,也有十分可靠的实践经验,是中国医学和体育伟大宝库中的一支奇葩。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中国丰富的养生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分析与归纳...  相似文献   

16.
风华 《健身科学》2009,(11):34-34
1.立冬养生总则: “饮食起居谨慎微,敛阴护阳为根本”。 立冬就意味着冬季的来临。中医学认为,这一节气的到来标志着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而作准备。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和分析对比方法,对我国古代儒家和道家养生思想进行比较研究,指出两大流派养生思想的真谛和内涵,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养生文化,对北京“人文奥运”主题的挖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人类最初体操活动的萌芽,是在与自然灾害作斗争中产生,在社会发展中推动了萌芽状态体操的发展.古代中国虽无"体操"一词,却有类似体操的"养生"、"导引"和"舞蹈游戏"等健身活动.中国古代体操比西方古代体操要早几百年至上千年,其具有养生健体,从属社会和技艺高超等特色.  相似文献   

19.
道教的养生思想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创新,对传统体育养生有深刻的影响;民族传统体育养生继承了中国古代道教的养生思想,进而加以修改、创新,从精神性情与物质躯体两方面来构建和谐的人体。文章通过对道教理论及民族传统体育养生发展现状的阐述,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最终得出道教文化在思维方式上、修炼形式上和现代处世上对民族传统体育养生得出启示。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中国古代的长寿思想、养生思想及养生术的产生、发展进行了一番史学论述,认为:1.长寿思想的产生是养生思想形成的先导,长寿思想是在奴隶社会中后期产生、发展起来的。2.养生思想产生于奴隶社会后期,成熟于封建社会初期以后,是养生术产生的先决条件,养生术是它的实践产物。3.中国古代长寿思想、养生思想、养生术三者因果相关,但又有所区别;某些著作文章中把三者混为一谈,视为同步事物,是违背史实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