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我出生在四川省江安县大井镇,2008年毕业于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育专业。虽然上了大学,但我从小就有个梦想——养猪。我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完全靠种地,养殖家禽、牲畜维持生活,家里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养的母猪和商品猪。母猪每年产猪仔两窝,每年我家出栏的商品猪有2—3头,除了饲料和粮食成本,所得收入寥寥无几。母亲养猪完全靠老办法,猪食煮熟了喂,猪吃熟食长得较慢,我小时候经常利用闲暇时间帮母亲打猪草。我小时候贪玩,不愿意去打猪草,便常想:如果猪吃得少又长得快,那该多好啊。  相似文献   

2.
我为棋狂⑤     
10月份,代表单位参加象棋比赛,领队(工会主席)无意中问了一句:"家是哪的?""我家在……今年发生了洪涝。"我不抱希望地提起了此事。主席一听,当即拍板,放寒假前你找我,我给你解决。人生如棋,谁料结局!象棋,融进了我身体中的每一个细胞,无形中做到了人棋合一。有付出就有回报。我过去一心想做大生意,扭转家庭贫困的局面,结果血本无归。现在每年有几百元的奖金,虽然不多,但对于我这个贫寒之家,实在是太珍贵了!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象棋无意中竟成了我的一项收入!  相似文献   

3.
老婆大人爱逛商场,我爱逛渔具店,这叫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我家在东北,每年一到冬季这个冷啊,真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别说钓鱼了,连渔具店都纷纷关门,弄得我没地方可去,心里很是不爽。商场天天开业,渔具店却不开,对于我这个铁杆钓迷来说真是不公平,一到大礼拜在家待着总感觉缺点什么似的。  相似文献   

4.
在我们当地每年深秋几乎家家户户或多或少地储存些萝卜、大白菜、马铃薯(土豆)等蔬菜。有一年"五一"都过了,我家的马铃薯还剩下五六千克,而且都发了芽。发了芽的马铃薯不能吃,吃了会中毒的,可这么多扔了又觉得可惜。我就想到用发了芽的马铃薯做窝饵钓鱼。  相似文献   

5.
来信选登     
《网球》2012,(7):10-10
serra先生: 我家附近有一个小公园,公园的角落里有一片网球场,但那里长年铁将军把门,门锁都生锈了也见开过。经过多方打听,这个网球场归属权在区政府园林部门,我打电话他们说无法开发,不好管理,所以就一直关着。我很气愤,我也很想让这片球场开门,毕竟那里离我家只有500米。  相似文献   

6.
我中学毕业后,就到父母所在的单位做临时工。这是一家区办的食品社,我父亲是该社最主要的负责人。我家住在厦门郊区的春塘镇,食品社在镇的北端,我家则在镇的南端。不过,春塘镇很小,从我家步行到食品社,也就5分钟的时间。这是1975年的事了,在我们这里,那年月一毕业能够当上临时工,也算是一种福气。招进来做临时工的,连同我四个人,一男三女,都是跟社里的头家沾亲带故的。我们的任务,是舂米和筛米。在一个小作坊(石臼房),有两个舂米的机械锤和一个机械的筛米箱,我们只须看管这些机械就可以了。我们是那年国庆过后就招进  相似文献   

7.
棋艺茶室     
鲍立群:早上刚到单位,象棋部的小张就向我诉苦:“老鲍,我打算把我的电脑重装一下系统,我家的VISTA连邮件都不让下载。““不会吧,是不是你的设置有问题?““我把Internet里的选项能改的都改了,还是不行。““那你都改啥了?““我也不知道,我家的是英文版,我就认识一个“‘close’。“晕,简直一电脑盲加上外语盲。  相似文献   

8.
“照”黄鳝     
孙继和 《垂钓》2001,(7):44-44
“照”黄鳝是我家的祖传方法。每年夏天吃完晚饭,夜幕渐渐笼罩着郊野,繁星点点,蛙声阵阵,正是我们“照”黄鳝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9.
笑话     
《健身科学》2013,(4):41
1.电话簿在一家神经病医院里,有两个神经病,甲对乙说":我最近写了本书,你看了吗?"乙答:"看了,写的挺好,就是书里的人名太多,我记不住。"正在此时,院长进来了,说:"你们俩拿我的电话簿干什么?"2.牛皮甲:"我家有一只大鼓,百里以外也可以听得到。"乙:"我家有一头牛,在江南喝水,头可以伸到  相似文献   

10.
岁月流转,寒暑更替,虽然事情已过去了很多年,但我仍无法从这件事的阴影中走出来。无论外面的阳光多么灿烂,也无法温暖我心头的那份冰冷。尽管我清楚地知道这种想法很不现实,也无任何积极的意义,但我仍会不由自主地沉浸在对陈年往事的回忆和对自我的检讨之中。我的生活失去了光彩,同时我的棋也消黯了锋芒,我只有在心血来潮的时候才去一次棋摊,对待胜负也不像以前那样在意。有时某个棋友来我家要是看中哪本棋书,只要不是和小盏有关系的,我就会送给他。我不再像以前那样热衷于比赛,连以前我曾经非常珍爱的棋钟也送给了李冉。每年的9月15日,我一…  相似文献   

11.
孙天衡 《桥牌》2013,(7):48-52
今年春天来的有些迟,但每年的协会杯依然如期举行,今年在上海,我有幸率我校的大学生队参加协会杯的丙组的比赛,主要是锻炼队伍,在丙组打好然后进级乙组被公认是相当难的,冈为丙组也是来至各省市的高手,都是由地方比赛选拔上来的精英,比赛激烈与残酷的程度可以想象,而这正是我期盼的。赛前我就让队员放松精神,集中精力,没有任何压力的参加比赛,  相似文献   

12.
给《中国钓鱼》杂志编辑部的一封信我是一名乡村女教师,也是一名女钓鱼迷,和男老师出去十次野钓,我能获得八次第一,他们风趣地说我是穆桂英钓鱼高手,我家在县城住,丈夫在工厂工作,我在乡中心校工作,距家有45里地,天天通勤,早去晚归。头几年,我是在邮局订阅  相似文献   

13.
钓鲫四步曲     
薛福连 《钓鱼》2011,(13):41-41
我这个人没有别的嗜好,就是喜欢钓鱼。没退休那阵子,我是每周日必去我家附近的湖畔垂钓,那里有几位忠实的钓友,和我一样视钓鱼为人生最大的乐事。两年前我退休了,时间多了起来,于是隔三差五地约上几位钓友寻觅钓鱼的好去处悠然垂钓,我们主要是钓鲫鱼,鲫鱼不仅味道好,还比较容易上钩。  相似文献   

14.
张博阳 《收藏》2008,(3):168-168
我家有一件传承了很多年的竹雕笔筒,它是我奶奶的爷爷用过的。我奶奶的爷爷是晚清的一名秀才。我很喜欢这个竹雕笔筒,但是它具体好在哪里,我又说不清楚,更让我想不明白的是,古代的匠人怎么能雕刻出这么可爱的一件工艺品?  相似文献   

15.
董凡  子衿 《收藏界》2010,(8):113-116
上小学的时候,我的一个同桌经常有一些很神经质的想法,记得有一次他突然问我:如果爆发了天灾或者核战争,世界要毁灭了,只能留下一个地方,你希望是哪里?我当时愣了半天,心想当然是留下我家了,嘴上却没好意思直说。今天,如果他再问我这个问题,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博物馆。  相似文献   

16.
在我家书柜里,有一个格子是荣誉的展格,里面放的都是我这些年参加象棋比赛、知识竞赛、书法展览等文化体育活动获得的荣誉证书、获奖证书、奖状、奖杯等.在这厚厚的一摞证书里,有两个最小的获奖证书,虽然是我30多年前得到的,但让我记忆犹新,仿佛还在昨天.  相似文献   

17.
《新体育》在我家可以说是安家落户了,多少年来,我女儿一直是它的热心读者,到如今,已积攒下了几大摞。而且,只要她在家,我家的电视,必定选的是中央电视台的体育频道。大人不好与孩子争电视看,因此之故,各种体育节目体育项目我没少硬着头皮跟上她看。人常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体育我是  相似文献   

18.
万安平 《棋牌世界》2004,(12):44-44
众所周知:当傻瓜照相机进入千家万户后,不会拍照的人微乎其微。现在,数码照相机也已经家喻户晓了。以前,我家也没有照相机,有一年排局王任云先生从山东出差途经上海来到我家,因没有照相机合影留念,此事留下了终生遗憾。事隔不久,朋友送我一架傻瓜照相机,它充实了我的业余生活,提升了我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险钓黑鱼泡     
吴集贤 《钓鱼》2009,(16):64-65
早就听说黑鱼泡是个钓鱼的好去处,可那六七十里的路程,让我这个有一把年纪的人确实有点发怵,便始终没有去。上周,钓友小杨和小陈来到我家,软磨硬泡,非让我带他俩到黑鱼泡去过过钓瘾,没办法,我只好答应了。  相似文献   

20.
无主之城     
『强悍』我家有个茶几,它的底座是不规则的大贝壳。有天我突发奇想,把里面装满水,然后放了点水草和蝌蚪进去。这样我在茶几上吃饭看书时就可以透过玻璃看到蝌蚪了。我经常敲打下玻璃,受惊的蝌蚪就会钻进水草里,让我获得童年的乐趣。贝壳里一共有3只蝌蚪,统统早熟,头天我还为它们长出两条腿而开心时,第二天它们就集体消失了。我把家里翻了个遍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