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陆怡 《海南教育》2014,(10):34-34
新课程改革的重大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又是创新意识形成和发展之源,是建构其他能力之本。英语学科认知性、实证性、逻辑性的思维特点不同于以伦理性、直觉性、形象性为主的汉语思维。要培养学生英语思维模式,更要求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倡导探究实践,从而形成个性鲜明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历史教学由以“教”为重心转移到以“学”为重心,由以传授知识为主转移到以培养能力为主,学生学习由单纯接受式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的探究式学习。历史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以此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那么,在新形势下,如何应用“读、讲、练”模式,使之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呢?  相似文献   

3.
四、“世界史B”科目的课程内容基本构架 “世界史B”学习世界历史的主要进程及各时代、各地区的重要历史事项。与“世界史A”以近现代史为中心不同,“世界史B”将展开古代至现代的世界历史画卷,学生将以较为完整的形式学习世界历史。为使学生能够较清楚地把握复杂多样的世界历史,“世界史B”将世界历史的时代和地区大分为五个项目:世界史入门、诸地区世界的形成、诸地区世界的交流与重构、诸地区世界的结合与变化、地球世界的形成。关于世界史的划分学术界有各种论说,上述的划分主要是从教育的角度出发,让学生能够把握世界历史的大的框…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论述文化意识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 用,以及英汉两种语言所表现出的差异,探讨如何在中学英语 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从而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能力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师的教学方式,由“灌输式教学”向“探究式教学”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接受式学习为主”向“以研究思索性学习为主”转变.无论是一节课的40分钟时间,还是课后的某点时间,把地盘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这是小学英语有效课堂质的转化.  相似文献   

6.
由宁裕先主编的《图示中学历史》一书,已于1939年5月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按现行中学历史新教材的册次顺序编排,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地将中学各册历史课本(初中世界史合并于高中世界史)每个章节的重点知识表现出来。全书以图为主,附有“教师用图”、“学生读图”等说明性文字,图  相似文献   

7.
在英语写作训练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用正确、地道、纯正的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在写作训练中培养“英语意识”。英汉对比无疑可以从反面加强一个学生的“英语意识”。而英汉对比恰恰是当今写作教材编写中欠缺的一个部分。文章着重论述了基于英汉对比分析基础上的“英语意识培养”在写作教材中的重要性,并且尝试着提出了基于这一指导思想下的英语写作教材编写的提纲。  相似文献   

8.
历史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组成的。所以,教学方法就应该包括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在好学上进的学生中,学习方法问题往往成为影响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须特别重视教会学生如何学。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教会学生学习世界史的方法呢?下面分别进行叙述。 一 教会学生抓住学习的基本环节  相似文献   

9.
覃凤英 《广西教育》2011,(26):17-18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传统的教学模式重教法轻学法,不利于培养学会学习的人。而“学案导学”教学法以学生为本,学生的学习由“接受式学习”为主向“研究性学习”为主转变,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勇于进取的精神,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实现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0.
对于高职学生在词汇、句式、篇章三个方面频繁出现中国式英语现象,文章尝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使用英汉对比教学,分析学生产生中国式英语的根源,强调英汉之间易混淆之处,培养学生的英汉差异意识,帮助学生缩短中国式英语的过渡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