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倒进浓硫酸里引起爆沸的演示实验现行初中《化学》课本中第180页中提到,如果把水倒进浓硫酸里,水会立刻沸腾,使酸液四溅,为了防止发生事故,“切不可把水倒进浓硫酸里”。为了让学生目睹这一爆沸现象,杜绝操作程序错误,笔者设计了演示实验,收到了很好的课堂演...  相似文献   

2.
对九年级化学教学中的4个实验疑点作了实验探究:(1)稀释浓硫酸是否一定要将浓硫酸注入水中?(2)铁丝燃烧实验中为何需事先把铁丝绕成螺旋状?(3)用海水制碱为何要先通入氨气?(4)为何用扇子一扇就能熄灭蜡烛的火焰?结合实验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论证和解释,旨在与同行交流以及促进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如何培养高中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应在教学中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的方针,把理想教育与现实教育结合起未,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使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乃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工注重课本知识与化学实验、生产实际相结合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在制订教学计划时,首先应把实验列为一项重要内容,除了接排好课本上的实验外,还要创造条件多做一些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实验.在讲浓硫酸的脱水性时,可先给学生演示一些小实验: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在一张硬真白纸板上写“浓硫酸的脱水性”几个字,用酒精灯把纸烘干…  相似文献   

4.
浓硫酸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但由于它具有强烈的腐蚀性,稀释时剧烈放热,在实验操作中什么时候加入最为适宜?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下面就高中教材中涉及浓硫酸滴加顺序的实验项目总结如下。l浓硫酸必须最后加入的实验凡涉及浓硫酸稀释,且为剧烈放热反应的,必须将浓硫酸沿容器壁或玻璃律缓慢地注入到密度小的溶剂(液)中。以防止溶液瀑沸、飞溅而发生事故。象这种浓硫酸必须最后加入的实验有:①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②铜片和浓硫酸加热、反应后,溶液的稀释(为证明Cuz“的生成);③乙烯的制备中,乙醇和浓硫酸1:3(体积比)混合…  相似文献   

5.
一天下午,我校继前次事故,相隔一年,又发生了一起化学实验事故。两次事故都是在进行“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学生分组实验时发生的。前次是学生误把红磷当作二氧化锰,投入装有氯酸钾的大试管里,尚未固定导管加热时就发生了爆炸,把一个学生的衣服烧了几个小洞,另一学生手轻微烫伤。此次是把红磷与高锰酸钾混和后加热时发生爆炸,试管粉碎,  相似文献   

6.
化学实验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般要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实验现象要吸引眼球;二是实验内容要是学生感兴趣的现实问题。在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中有如下实验存在不足。1.在验证浓硫酸特性的演示实验中蔗糖慢慢变黑,不仅耗时较长,而且容器壁上黏附的炭也不容易清洗。2.燃烧引起的爆炸实验有两个,其中在面粉的爆炸实验中受面粉材质的制约,成功率较低;在电解  相似文献   

7.
初三化学教师讲授稀释浓硫酸时,反复强调“应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切不可把水倒进浓硫酸里。”但学生还是印象不深,主要原因是学生未目睹水倒进浓硫酸里发生的现象。若在这里增设“水倒进浓硫酸里引起爆沸”的实验,会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稀释浓硫酸的程序不能搞错的印象。现将此实验设计如下: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7,(23):87-88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化学实验活动,教给学生一些探究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使不同基础的学生能够把学到的化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为了把化学课上的既生动形象又富有情趣,要经常通过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来完成,对实验效果不明显的,或是难以操作的化学实验要进行实验改进,使不明显的化学实验变得直观形象。本文以稀释浓硫酸错误操作实验的改进与应用为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9.
简答题是中考化学试题中重要的一种题型 .在解答简答题时 ,审题要仔细 ,分析要全面 ,做答要切重问题的要点 ,语言要精练 ,切忌毫无要点的繁琐解答 .以下是对简答题的归类解答 ,供大家在教与学时参考 .1 解释说明类此类题一般是要求学生用已掌握的化学知识解释说明一些化学现象、实验事实以及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等 .例 1 某工厂将贮存浓硫酸的铁槽车(浓硫酸使铁表面钝化而不发生反应 )放在院内 ,不料下了一场大雨 ,不少雨水漏入车内 ,大雨后电焊工人检修铁槽车时 ,不幸发生爆炸 ,试分析爆炸的原因 .( 2 0 0 1 ,辽宁省初中化…  相似文献   

10.
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化学实验,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能够较好地发展学生的能力。我的感受是:即使讲千遍,不如做实验。本文就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自己的体会。一、重视演示实验例如:在做铜和浓硫酸反应的实验时,学生只注意到铜溶解了,有无色刺激性气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化学第一册》学生实验七:浓硫酸的性质,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浓硫酸稀释的正确操作方法:在试管中或烧杯中盛有水,然后小心地沿试管(或烧杯)壁加入浓硫酸,边加边振荡(或用玻璃棒搅拌),切不可把水倒进浓硫酸  相似文献   

12.
刘江海 《教师》2015,(2):38
在化学教学活动中,学生必须动手实验,在做实验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不可粗心大意,否则很容易发生事故,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必须熟悉一般安全常识并重视安全操作,确保安全实验。  相似文献   

13.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对于安全教育问题必须给予足够重视。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采取各种形式,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既要夯实知识基础,规范实验操作,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又要让学生了解事故的急救措施,减轻事故危害。  相似文献   

14.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不可替代的实践形式 ,是提高教学任务和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而许多化学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如果不按规定进行实验 ,常会发生一些安全事故。现将实验中容易发生的安全隐患归纳如下 :1 反应物用量不当造成事故在化学实验中 ,许多实验对反应物的浓度、用量都有严格的规定 ,如自作主张 ,擅自取用 ,则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如 :1 1 金属钾、钠与水的反应 ,明确规定钾、钠的用量均为一颗绿豆大小 ,而在学生分组实验时 ,有的学生不顾规定 ,将钾、钠的颗粒取的过大 ,则钾、钠很容易在盛水的烧…  相似文献   

15.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对于安全教育问题必须给予足够重视.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采取各种形式,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既要夯实知识基础,规范实验操作,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又要让学生了解事故的急救措施,减轻事故危害.  相似文献   

16.
正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化学的魅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源泉,更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运用化学实验,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能够较好地发展学生的智能。本文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一、挖掘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在实验中探究新教材中能设计成探究性的素材非常多,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去挖掘。例如,讲物质的物理性质时,可采用展示实物,让学生自己探索并总结得出。如硫酸物理性质的教学可设计如下:展示两瓶体积相等的浓硫酸和水,让学生用多种实验方法加以鉴别。演示:振荡两试剂瓶中的液体。学生描述:油状液体的为浓硫酸。演示:在托盘天平两边分别放上两种液体,重的一边为浓硫酸。  相似文献   

17.
初中化学演示浓硫酸的脱水性时,是用玻璃棒在纸上写字。但该实验需要一定的时间才有明显的现象。在高中化学讲到纤维素的水解时,有一个学生实验,其内容是把一小块脱脂棉或滤纸放入试管里,滴入几滴浓硫酸,用玻璃棒搅动使它变成糊状,再加2毫升水,放入水浴中  相似文献   

18.
现行教材对"稀释浓硫酸"实验只做了文字和图片的介绍,且只说明"浓硫酸与水反应剧烈,放出大量的热""稀释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以及"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却没有说明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的原因。这种非理解性的说教,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基于此,对"稀释浓硫酸"教材实验进行改进,采用"浓硫酸入水的正确稀释方法"与"水入浓硫酸的错误稀释方法"相对照,旨在呈现浓硫酸稀释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现象,同时突出错误稀释方法所引起的后果,提高演示实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4,(A4):148-149
硫酸一节大奖赛课的设计中,突出以实验为主导的授课方式,重点是浓硫酸的三大特性,同时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会浓硫酸的三大特性。这节课的最大亮点是精心设计了讲课中的几个实验,有引课实验教师演示潮湿的火柴被浓硫酸点着,性质实验在试管中放少量胆矾,并滴加少量浓H2SO4,浓硫酸与纸屑、棉花、木屑反应,铜与浓硫酸的反应,Fe、Al遇浓硫酸发生钝化。总结实验是蔗糖与浓硫酸的反应。使整堂课充满探究的气氛,每个浓硫酸性质都由简单的实验得出,体现了化学学科的特点,同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相似文献   

20.
我们认为,本实验的关键是:(1)充足的二氧化硫气体发生装置;(2)三氧化硫的反应装置要绝对干燥;(3)反应的温度控制好。 1> 实验装置 要有充足的二氧化硫气体发生,反应器要有较大的底面积。我们选用φ=20cm的三角烧瓶。先把粉末状亚硫酸钠放入三角烧瓶中,加入几段玻璃搅拌子,用少量水湿润亚硫酸钠粉末,发生气体时浓硫酸由滴液漏斗中加入,浓硫酸遇水放热,使反应快速进行,不断摇动三角烧瓶,并及时滴加浓硫酸,可使二氧化硫气体连续发生。注意:亚硫酸钠中水不能多加,因为二氧化硫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1体积水能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