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当前各地正在大胆进行变革课堂教学的尝试,有的提出高效课堂,有的提出有效课堂,但是我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伟大工程,而不是产品的加工,学生是有生命的,生命是要敬畏的。对此,笔者提出生态课堂这一教育理念,并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思考。一、生态课堂理念叶圣陶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教育就像栽培植物那样,是让植物自然生长,而不是像工业生产,用模具去  相似文献   

2.
中职语文课堂存在"唯权威式"、"机械重复"、"无视学生"、"春蚕蜡炬"的"生命不在场"教学现象。呼唤教师"生命在场"的中职语文课堂的声音越来越强烈。独立思考,构建主体课堂;"教学做合一",构建灵动课堂;以学定教,构建温暖课堂;教师第一,构建成长课堂等是形成体现教师生命的存在与发展、呈现教师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生命在场"课堂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
"老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教师问学生答"的单一数学教学模式使数学课堂像一潭死水;"快乐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高中数学课堂不再"沉寂",焕发生机.  相似文献   

4.
<正>"他的逝世,使文化教育界失去了一位巨人,是中国人民的一个重大损失。哲人已萎,典范永存。"这是《人民日报》1988年3月1日在《叶圣陶同志生平》中对叶圣陶的评价。叶圣陶是我国著名编辑出版家、文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叶圣陶是江苏的骄傲,是江苏教育的一面旗帜,也是教师的典范。"像叶圣陶那样做老师",理应成为今天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崇高追求。首先,像叶圣陶那样做老师,做一位矢志不渝的老师。1911年,17岁的叶圣陶发表了第一篇  相似文献   

5.
张静 《现代教育》2012,(Z1):173
21世纪的教育不再是以"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为主,而是强调发现式学习。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不再是所有知识的源泉,而是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和发现。计算机课并非要求学生像艺术家那样,必须解决某些具体的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关键是要通过对某一问题的探究,让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然而,在当前的计算机教育中,由  相似文献   

6.
有效教学悬置了教师与学生的生命本体,湮没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阻滞了教师与学生的生命关系,必须重构其生命向度。有效教学应着眼于教师生命价值的自我实现,确证教师的生命自我,涵养教师的教学智慧;应着手于学生生命意义的自由绽放,重视学生的生命体验,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应着力于师生生命关系的共生融合,构建视域融合的生命关系,构筑互利共生的生态课堂。  相似文献   

7.
何祥 《考试周刊》2014,(5):21-21,112
生命教育是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语文教学中有许多生命教育的元素。首先,教师要善于挖掘文本中蕴藏的生命教育资源;其次,课堂上要培育学生的生命意识;另外,课外要提升学生的生命境界。这样,让学生体验到生命的价值,感悟到生命的意义,提升生命的品质。  相似文献   

8.
董丽玲 《考试周刊》2013,(9):177-178
<正>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因而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理应关注"人"的发展,善待生命的自主性、理解生命的生成性、尊重生命的独特性、发掘生命的创造性,理应让孩子们的兴趣和向往、生活和理想、生命和创造都在生机勃勃的课堂环境中焕发出来。这样的课堂实质上就是生命化课堂,生命化课堂正是以促进学生生命多方面发展、课堂教学具有生命教育理念、教师关爱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和提升学生生命价值的一种新型教育理念。在这一方面生命化课堂  相似文献   

9.
自主研究与科学素养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主渠道是课堂,但课堂教学不应成为唯一途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果能选取与学生的个性、能力相适应的课题,让学生自主、性地进行探究。可以让学生学到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阐述了像科学家那样自主研究,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有效课堂教学"就是在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通过教师的有效行为,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新课程理念下,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是教师充分展现教育智慧的场所。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应是一个促进人的生命不断获得发展的重要场所,在这里,人(主要是学生,当然也包括教师)的生命素质、生命质量和生命境界,理应得到持续不断的超越与升华。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现今的课堂上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刻板的教师讲、学生听,而是出现了很多教学模式。因此初中的数学课堂也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创设生动具体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数学。本文阐述了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7.1正切》是锐角三角函数的第一课如何创设情境。  相似文献   

12.
教育的对象是人,这意味着教育必须符合人性,满足生命发展的需要。教育只有成为生命化的教育,才是本真的教育;只有生命化的课堂才具有生命的意义,才能成为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共同体现存在价值的舞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可见,生命化课堂是实施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也是教师和教研员应该研究的主要问题。【案例】某教师在教学"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时,创设情境:王某去县城卖  相似文献   

13.
<正>关怀生命,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价值,也是作为一名教师的根本追求,而要真正做到对每个生命的关怀,我认为第一要义就是公正。任何教师首先要成为一个公正的老师。所谓公正,《辞源》上解释为"不偏私,正直"。公正的教师意味着教师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正确地评价每一个学生,给每一个学生提供  相似文献   

14.
"以学定教"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思想在教学中的体现。生态课堂是运用以学定教理念真正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它将学生的学习过程看成学生生命成长的过程,其根本目标是通过教学过程提升学生生命的质量。教师唯有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才能体现对学生生命价值的尊重,才能让课堂焕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先生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说过:“上课是什么东西呢?在学生是报告讨论,不再是一味听讲;在教师是指导和订正,不再是一味讲解……在这样的场合里,教师犹如一个讨论会的主席……”叶先生说的讨论也就是课堂小组讨论。  相似文献   

16.
复习课对学生来说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也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就感",更不像上新课时有一个基本的课堂结构模式.在日常的科学复习课教学中,笔者发现教师在整堂课中不是滔滔不绝地讲,就是放手由学生自己去做,使课堂显得较为沉闷.原因在于教师缺乏对复习课需要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的理解,忽视了复习课对学生发展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7.
课堂余趣     
初中生活的第一年飞快地过去,转眼间我们已是初二的学生了。不再像小学时那样对老师“唯命是从”,不再像初一时那样“安分守己”,初二的我们活泼可爱又调皮捣蛋,就是在课堂上也不失“笑星本色”。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鼓励学生自我探究、合作探究,教会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体验地理学习的过程以及学习带来的愉悦感;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像科学家那样探究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关注教学目标的动态生成等。这些都需要教师重塑新的教学观和更新教育理念,并最终落实到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19.
周军伟 《考试周刊》2013,(20):116-116
<正>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中学思想品德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思想品德教学需要的不是封闭的、单纯的、沉闷的课堂教学,而是开放的、多维的、活泼的课堂教学。要增强教学的开放性,就要构建开放的课堂。叶圣陶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这告诉我们:教育就像栽培植物那样,是让植物自然生长,而不是像工业那样用模具去铸造成批的产品或机械零件。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应该营造一个自主学习、主动学习、乐于  相似文献   

20.
正一所学校,养着四种动物:孔雀、猴子、白鸽、小兔。学校制定的育人目标是:"像孔雀那样美丽,像猴子那样灵敏,像白鸽那样纯洁,像小兔那样温柔"。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这所学校的育人目标具有鲜明的教育个性,充满了生命气息。教育是提升人的生命能力的全过程,学校应该成为学生依恋、向往、成长的生命学园。学生的生命实践能力的培育,应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