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瑞霞 《家教指南》2007,21(6):20-32
本文根据古青州地区目前所见佛教造像资料,通过对造像内容的量化分析,探讨了古青州地区北朝晚期的佛教信仰及阶段性变化,并对其变化作初步论述.  相似文献   

2.
青州是古九州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比较深厚。本文从民族民风、传统民居与老街巷、求福求寿、众多土特产与民间工艺品四个方面阐述了青州市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又从四个方面指出了青州市在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措施:做好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搜集、整理和保护;提高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参与度;开发青州民俗文化旅游要充分体现"古"的特色;将民俗纳入历史文化旅游之中,使民俗文化与名胜古迹旅游形成优势互补;开发农业生态劳作文化,体会劳动的乐趣,以便使青州市民俗文化旅游成为青州市旅游的亮点产品之一。  相似文献   

3.
清朝末年,外国教会在青州衡王府旧址上所建立的青州培真书院、青州广德书院、青州广德医院和青州医学堂皆为齐鲁大学的前身,是山东近代教育最主要的发祥地。本文以外国教会原始史料为基本素材,对山东近代教育早期历史进行了考证,理清了外国教会在山东从开始办学到近代教育发展的历史过程。本考证澄清了历史事实,再现了青州和山东的历史辉煌,评价了历史人物的功过,补充和丰富了山东近代教育的历史资料,对记史、教化、资政、鉴古知今,服务当代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古希腊音乐文化的发展及成就进行论述并阐述了古罗马对古希腊音乐的继承与发展,进而对古希腊音乐对古罗马音乐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旨在对西方音乐史教学中相关内容有进一步的研究,对课程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青州,古九州之一,自古为华夏之重镇。数千年来,一直是我国东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因其南邻曲阜,西接临淄,深受孔孟学说和稷下学风影响,尊师重教之风、崇尚文化之习,历代不衰。而青州一中则在这方圣土上以其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弥久不衰的教育业绩以及和蔡元培、何思远等名字联系在一起的丰厚的文化教育底蕴、与王尽美等名字联系在一起的光荣的革命传统,独步于齐鲁众多中学名校之中。一、书院文化源远流长寻根探源,青州一中之历史可上溯至北宋之“矮松园”。“矮松园”原为园林名胜,因园中有两株奇松而得名,是青州名胜八景…  相似文献   

6.
丰富的文化资源是青州旅游业健康发展的独特优势。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对古城文化资源进行科学开发和有效整合,用文化元素强化旅游优势,提升旅游品质,做强青州古城文化旅游品牌,让旅游业成为青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7.
《和》是1992年朱践耳先生基于现代音乐观念创作的一部五重奏作品,作曲家在《和》中将古、今、中、西的思维、技法、观念相融合,既发扬传统,又超越传统;既取法现代,又超越现代。本文从文化内涵、音乐语言特色和音乐技术应用、音乐结构、风格特征等几个方面对这部作品进行分析,力求对这部具有个性和现代意识的中国作品有一个新的审美认识。  相似文献   

8.
诸多的欧洲音乐史著述是以古希腊、古罗马音乐为开端的,这反映了古罗马、古希腊音乐在欧洲音乐史中的地位,然而大多数的论述忽略了阿拉伯音乐对欧洲音乐的影响。文章着重从乐器方面论述了阿拉伯音乐对欧洲音乐的影响并进行了简要分析,从而初步说明阿拉伯音乐文化在欧洲音乐史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声乐的理论知识与发音技巧一直受到西方美声唱法的影响,忽视了我国传统音乐文化,致使我国教育模式显得略微单一和古板。因此我国高校应当重视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将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融入在一起,开辟出一条崭新的音乐之路。本文将从高校声乐教学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的意义以及措施进行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10.
南音也称"弦管""泉州南音",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古音乐.闽南地区是一个音乐文化极为丰富的地区,具有民族音乐文化的交融性.为使本土音乐作用得以发挥,必须在中职教材内容中融入相关的音乐文化,并注重音乐文化特色展现,只有这样才能融入文化内容,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融合目前闽南特色音乐的传承特点,在中职教学实践以及认识过程中...  相似文献   

11.
高句丽民族是一个喜欢歌舞的古代民族,在生产和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音乐和舞蹈。公元5世纪,高句丽乐舞就传入中原,在隋唐宫廷乐舞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历史文献和高句丽古墓壁画中保留了一批关于高句丽音乐的珍贵资料,利用好这些资料,加强高句丽音乐的研究,充分发掘和展现高句丽音乐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总结和分析高句丽音乐研究的状况,阐释高句丽音乐研究的价值,对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礼乐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特质。“瞽矇”,精通各种音乐,熟知各种祭祀礼仪,他们在上古礼乐文明诸多的活动中表现突出,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并对礼乐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多方面的贡献。通过对古代音乐文献相关记载的梳理,可以发现瞽矇与音乐的渊源:他们是古代乐官的一类,地位很高,在礼乐活动当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政治教化、历史传承、音乐教育等多方面承担重要职能。  相似文献   

13.
春秋之际,行人们奉行着共同的道德准则,遵从着共同的典章制度,同样受着《诗》、《书》、礼乐的文化熏陶,诞生于这样一个特定时代背景之下的委婉语,即出使他国专对之辞,不仅承载着民族历史文化的沉淀,而且典型地折射出特定历史时代的光芒。从修辞服务于时代这一理念出发有利于深入探究春秋时代行人运用委婉语这一修辞手段所折射出的特定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4.
阿依特斯是哈萨克族古老的民间文学形态之一,具有鲜明的文学性、音乐性、即兴性文化特征和广泛的群众性特色。阿依特斯文化已经渗透到哈萨克人社会生活的细部,渗透到每一个哈萨克人血液之中,成为他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
宋代是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一个转型期。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城市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市民阶层及其音乐文化,逐渐替代宫廷贵族音乐而发展成为社会的主流音乐文化——市民通俗音乐文化。这种音乐文化注重写实主义,具有热情奔放和浅显直白的特点。戏曲音乐无疑是众多市民通俗音乐体裁中的杰出代表,综合运用诗、歌、舞等综合舞台形式,将市民阶层的寻常故事搬上舞台,赢得了市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在瓦舍勾栏、酒肆茶楼、寺庙道观或街头巷尾等公共场所的演出活动中,不断吸收各类文化形态和艺术体裁的精髓,完成了由滑稽小戏向成熟戏剧的过渡,宣告了剧曲音乐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6.
从湖湘文化的特征以及影响,特别是湖湘文化内容上看,湖湘文化与地方民族音乐是息息相关的.地方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地域性的历史文化形态,也是地方人们赖以生存的精神财富.自古以来,地方民族音乐与湖湘文化就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地方民族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湖湘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对湖湘民族自信心、湖湘民俗节日、湖湘文化产业、湖湘音乐创作、湖湘音乐教育等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林颖  梁晶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11):118-119,132
豫西眉户作为地方戏曲文化艺术的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史和戏曲艺术宝库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和分量,其旋律委婉缠绵娓娓动听,节奏变化错落有致,经过历史积淀,逐步发展成了具有快慢相间板腔体唱腔结构和动静结合、文武场伴奏特色的优秀地方戏曲艺术.  相似文献   

18.
“洗寨”仪式是苗族社会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的苗族古歌贯穿于整个仪式活动的始终.“洗寨”仪式与古歌的互疏性表述,强化了苗族村化的防火意识,增强了苗寨的文化同感,同时也是苗族历史文化记忆的再现描述.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悠悠古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精神气质的象征,是我国几千年历史文明的积淀,是人民大众宝贵的文化遗产。姜夔的词乐作为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一部分,有着它独特的特色和意义。本文通过欣赏分析姜白石的词乐,来论证我国古代音乐艺术的一些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世界格局也在发生变化,“中国热”日渐升温,中国文化“走出去”势在必行.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尽管我国在不断加快文化国际传播的步伐,但与发达国家的“认知逆差”依然明显,“走出去”的道路也并不平坦,有诉求,也有障碍,机遇与挑战并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