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企业知识管理中的知识集成方案与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建华 《情报杂志》2006,25(9):19-21,24
针对当前企业知识管理对知识集成研究的不足,提出了对企业异构知识与系统的“间接整合”与“直接转化”相结合的集成策略,并对其中的公共知识模型、共同通信语言以及异构知识间的直接转化若干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与分析,以指导企业KM的具体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2.
基于KnoW-Net的知识管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丽妮 《现代情报》2004,24(5):201-203
基于Know-Net的知识管理集成了“产品”与“过程”途径的两种知识管理,本文简述了Know-Net的结构与工具,分析了Know-Net知识管理的实现途径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3.
核心企业知识集成对供应链中知识转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阐述了核心企业知识集成层次及效应的基础上,结合知识集成立体模型构建了核心企业知识集成对供应链中知识转移的影响机理模型,并从模型的核心内容客户知识类型、知识互动模式两个维度深入分析了核心企业的知识集成对供应链中知识转移的内在影响机理.研究表明,核心企业作为供应链的协调者与知识交换中心,其知识集成能够提高自身以及供应链整体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进而提升供应链整体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杨琦峰  聂规划  刘平峰 《情报杂志》2007,26(1):102-104,106
以多个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为研究对象,研究企业多维标准化管理体系的系统集成,利用现代知识管理理论和信息技术构建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智能知识集成平台,将多维标准化管理体系的集成问题转化为知识集成问题,建立了多维标准化管理体系的知识集成模型和技术应用框架,基于此对多维标准化管理体系集成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知识集成有利于企业的知识创新,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并形成企业的核心能力。因此,知识集成已经成为了知识管理研究领域的热点。已有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已有研究过多地关注于知识集成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本体构建”等方面,而忽视了对动态环境下的知识集成运行机理的深入探讨。基于此,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知识集成在动态环境下由“平稳态”到“激发态”再到“新的平稳态”而变化的特点,提出了动态环境下的企业知识集成模型(D-KIM)。该模型很好地揭示了在动态环境下企业知识集成状态由于受外部环境(包括宏观环境、中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等)带来的“外部扰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规律。最后,通过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动态环境下的企业知识集成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知识集成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集成是知识创新的基础,是各类组织拥有持久竞争优势的重要条件.立足于详实的文献资料,对国内外主要的知识集成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介绍了知识集成的含义,分析了计算机科学领域和管理领域对知识集成的研究情况,在此基础上,指出当前知识集成的研究热点、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这对进一步深化理论研究具有更好的针对性和借鉴意义,对于丰富和完善知识管理理论和集成理论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面对严峻和复杂的竞争环境,集成创新成为了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有力支撑,知识管理正是集成创新中的关键之处.在论述集成创新的理论研究背景上,界定了集成创新项目及核心知识,从集成创新知识集成与管理相辅相成的重要作用入手,构建了集成创新项目团队知识集成与管理框架,并引入信息熵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分析了其在知识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给出了基于信息熵的集成创新中知识集成与管理绩效评价方法理论,揭示了熵值与知识管理能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对创新型供应商的识别和利用进行实证研究,构建了供应商知识管理和协作能力对供应商创新贡献的关系模型,用层次回归对516份问卷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知识管理和协作能力是创新型供应商的重要特质,是其提供创新贡献的基本保证;(2)供应商集成和采购集成能力正向调节知识管理和协作能力与供应商创新贡献间的影响关系。供应商的创新特质与供应商集成和采购集成能力间的交互影响是成功实施企业和供应商协作创新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国外知识集成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对知识管理中的研究重点和热点———知识集成的概念、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由于对知识集成本身的研究时间不长,因此无论是在理论和实践中都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形成了研究的丛林。本文通过详实的文献,阐述了知识集成的概念,分析了知识集成模型和机理,讨论了知识集成的途径、隐性知识获取等多个关键问题和主要进展。在此基础上,对今后主要的研究方向和重点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知识管理研究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温有奎 《情报科学》2006,24(5):647-652,675
本文讨论了知识管理的起源,提出了知识链管理是知识型企业的新的管理模式,信息集成进入知识集成阶段,知识系统工程和知识科学将是知识管理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1.
支持知识共享管理的一个参考对象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安世虎  安中涛  贺国光 《情报科学》2005,23(8):1201-1204
在对知识共享的过程和途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知识的“二相性”,采用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提出支持知识共享管理的一个三层参考对象模型。对模型中的知识主体、知识和知识共享情景等3个主要对象设计了相应的基本框架,并分析了可枚举属性的值域。文中的对象模型和对象框架,有助于知识共享管理软件的开发。  相似文献   

12.
王学东  赵文军 《情报科学》2008,26(10):1471-1476
客户知识网络是客户知识管理发展的新阶段.本文将客户知识网络分为以知识获取为导向的外部客户知识网络和以知识创新为导向的内部客户知识网络.从知识特征、知识主体特征和网络特征三个方面,分析了网络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最后,分别探讨了客户知识网络的管理机制问题,并提出了一套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企业知识管理中的分享与整合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9  
在阐述知识分享和整合概念的基础上,讨论知识分享和整合的必要性及其在知识管理中的地位,分析了知识分享与整合在企业知识管理中的关系,并对知识管理方程式提出了改进意见,最终提出知识分享与知识整合是企业知识管理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基于知识网络的科研人员知识结构可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科研人员知识表示的准确性和直观性,从知识网络的角度,对科研人员知识结构可视化进行了研究。从系统的角度,分析了科研人员知识结构的构成。利用知识网络模型,对科研人员知识进行网络建模,包括知识点建模及其关联关系建模。通过对知识网络的层次化处理,获得了科研人员知识领域与知识子领域。根据以上建模方法,开发了一个科研人员知识管理原型系统。该方法实现了科研人员知识结构可视化,具有直观、易操作和可定量化的特点,为科研人员知识的表示提供了支持。文章最后给出了一个验证实例。  相似文献   

15.
基于Web2.0的知识管理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知识管理实施的难点是隐性知识的显化与管理问题.本文应用Web2.0的思想与技术,引入SOA技术架构,提出面向服务的知识管理系统4层模型,优化知识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与功能;采用开源工具,阐述了基于Web2.0的知识管理系统的实现思路与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6.
基于知识地图的知识集成模式与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知识集成是降低知识内耗、消除"知识孤岛"、促进知识创新与充分挖掘知识资源价值的重要环节.在分析知识管理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知识地图的知识集成模式,研究基于概念地图、过程地图、学科地图、职称地图和认知地图的知识集成机理,并以新产品开发知识集成为例分析这一过程,为控制知识集成过程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供应链的知识管理系统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知识经济时代供应链企业资源集成的关键是其知识资源的集成。在分析供应链中知识类型和层次结构的基础上,论述了供应链的知识传播和扩散系统,提出了基于Web的供应链核心企业知识管理门户的多层体系结构及供应链知识集成的网络模型。  相似文献   

18.
组织知识存量的模糊多目标分析评价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秀红 《情报科学》2005,23(8):1147-1152
组织知识存量的准确测度与合理评价是进行有效知识管理的基础。本文从组织知识管理的价值目标出发,将组织知识分为核心能力层、组织结构层、团队与员工内隐层,建立了评价各层次知识存量的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多目标分析法对组织的知识存量进行评价;最后,通过调查的案例对该指标体系和模型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9.
KM中隐性知识管理策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建华 《情报科学》2006,24(5):762-766
针对现有KMS模型对隐性知识缺乏有效组织与管理的现实,本文首先对隐性知识的概念进行了阐释,提出了隐性知识的获取策略;进而对隐性知识的表示与存储问题做了深入探讨,提出基于知识地图之专家定位器和隐性知识社会化理论的解决方案与策略,以指导企业KM的具体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