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训诂研究中,词语的搭桥现象是指没有同义关系的词语之间基于一个多义词或音变同源词构成了训释关系或同源系列。词语搭桥现象存在于词义训释和同源系联中。在词义训释中,被释词因与释词的一个义位相同而得以训释另一个义位,这归因于古人不同的字观念。在同源系联中,不同的词由于源于一词的不同义位而构成同源系列,各词有不同的语源义特征。确认同源系联中的搭桥现象需要辨别相关义位是否源自一词,排除同形词、字的双本义和假借用法形成的搭桥假象。词义训释和同源系联在搭桥现象上存在一些不同。  相似文献   

2.
按现代语义学观点,词义应以相当于义项的义位为单位。对义位构成的分析,即义素分析。义素是从分解义位而得出的构成义位的基本语义要素。一个义位至少能分解为两个义素。一个义位无论有多少义素,均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与概念中的某种概念相应的表现同场词词义共性的共性义素,一是与属概念相应的表现同场词词义属差的区别义素。一个义位只有一个共性义素,同时至少有一个区别义素。①例如:骊是纯黑色的马,骝是黑鬃黑尾的红马。二者的共性义素都只是马,而区别义素的内容和数量则不相同。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周旋”一词的各个义项(义位)出发,用义素分析法找出其遗传义素,并由此找出该词词义引申的线索和理据,理清词义发展脉络,揭示该词义引申规律。  相似文献   

4.
语境对词义的决定作用,是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语境决定了义位,也就是说语境不同,词义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5.
战国时期,"形""容"同义联合成名词,初始义为事物的形态、形状;在战国后期,"形容"由此引申为"容貌、模样"义,并成为该词核心义位,沿用至民国;同一时期内,"形容"还存在另一义位———"盛德的体现",但该义位在元代基本消失;中唐开始,"形容"产生另一引申义,指"对事情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此义位沿用至今。本文通过遍查各时期文献,以探寻"形容"一词的词义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HSK甲级词汇中的1033个汉语词汇为语料来源,与韩语中相应的汉字词从词义上进行了比较。按照词义系统的分类层级,比较汉字词与汉语词词义的基本义,在基本义这类分为等义同形词、等义部分异形词、等义完全异形词、近义同形词、近义部分异形词、近义完全异形词。通过这一系统定量和定性比较分析,希望能对对外韩汉的教学以及教材编写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字本义是造字时字形所蕴涵的意义,它包括构形义和记词义。构形义是汉字字形组合构形的意义;记词义是汉字字形所记录的观念或语词的意义,就是一般所说的词本义。汉字的构形义与记词义的关系有两种:一种是构形义等同记词义,一种是构形义不等同记词义。构形义等同记词义的字,多是记词义有形可象的字。构形义不等同记词义的字,多是记词义无形可象的字。把构形义当作记词义以及用词义引申关系来说明构形义和记词义的关系都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8.
义位是现代语义学的分支——词汇语义学的分析单位,是语言系统中最自然、最小的和最具实效的语义解释视域。维吾尔语的“baq”是一个词义较为复杂的外来词,又是一个极易造成误译的常用多义词。以了解义位为主旨和视角,以实例解析“baq”的多义性及词义翻译,通过对“baq”一词深刻内涵的多层面、多角度分析,以获得“baq”各义项贴切的表述。  相似文献   

9.
对现代汉语词义的理解,是我们划分汉语词的色彩义的基础。认知语言学的原型理论可以运用到对词的概念义的理解当中。认知语言学的认知模式、完形原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汉语词色彩义的生成和划分。  相似文献   

10.
古汉语词汇教学需要注意两个问题:字词关系的梳理和词汇学理论的应用。具体说就是分清字形义和词义的关系;掌握汉语构词法的发展;正确运用义位义素理论指导古汉语词汇教学。  相似文献   

11.
同族词个性意义系统研究包括研究每个词族各层级的词源意义、及其各层级词源意义的相互关系。它可以为归纳同族词派生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文始》卷一中""组同族词意义系统的研究全面展示了同族词个性意义系统研究的具体模式。  相似文献   

12.
《尔雅》以同义为训的方式显示其同义词典的性质。它们以一个相同的意义为标准。词源义被划分到同义为训词义的范围内,将会给其同义词标准造成混乱。笔者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从理论上分析了词源义与同义为训词义的关系,并提出了实践的具体方法,以求为《尔雅》同义词典性质的判断排除错误的认识,指明正确的研究方向及方法。  相似文献   

13.
词义及其概念对应性与词义类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词的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是词义不可缺少的部分,对词义类聚的划分也都具有各自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词义类聚中,也存在着静态类聚和动态类聚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本文有感于汉语词汇学、传统训诂学和中国古典解释学研究的深层需要,尝试着提出了“词义的召唤性与训诂的创造性”的理论范畴。上篇论述词义的召唤性及其形成的根据与功能,下篇探讨训诂的创造性及其形成的根据与效应。从而强调:词义的召唤性,是词义的基本特性之一,它体现了人与词义、人与世界的关系;训诂的创造性,是训诂的基本特性之一,它反映了人与文化典籍、人与解释活动的关系。而词义的召唤性,又是训诂创造性的形成根据;训诂的创造性,又是词义召唤性的语用效应。二者互动共变。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从词形差异、词义差异、词的结构差异、词源差异四方面探讨玉林话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论词语语用意义的交际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用学将词语意义的生成和确立看成是一种社会行为,因而十分关注话语上下文、语境和社会文化等因素,充分注意交际双方在动态的社会交往过程中对词语在会话中含意确立的磋商、推理和建构。因此,词的语用意义常因人因事而异,具有附属性、体验性、不明确性等三大特点,且在言语交际中的表达功能和作用方式各不相同,具有不同的交际价值。  相似文献   

17.
理解词汇的意义,必须与上下联系统起来。脱离上下,光挑词典中的“释义”去对号,有时会觉得无从入手。根据上下来猜测词义。确定词义则是既准确,又实际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从词形差异、词义差异、词的结构差异、词源差异四方面探讨玉林话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与其他类型复合词相比,联合型复合词的语素序列受语法关系直接制约的程度要低一些,而其他制约因素却要多一些,复杂一些.从结构形式、语义关系和词义类型等角度可以观察到此类复合词语素序列制约因素的多元性及其作用的灵活性.这类复合词的语素序列是历史积淀的结果,在共时的状态下,它的制约性会通过各种渠道表现出来;这样,既可以用来解释已有的序列面貌,又可以通过语素意义在词化过程中的演变轨迹所提供的线索,去更深刻地认识、理解、掌握和运用联合型复合词.  相似文献   

20.
词义的民族性是指词义中所融进的民族个性.词义的民族性主要体现在:不同语言中的“特有词“体现了不同民族的特有社会文化与民族心理文化;反映同一客观事物的词语,在不同的语言中会因不同民族的文化因素,社会习俗而产生不同的意义内容和表达形式;表达同一类现实现象的词义在不同的语言中各有自己的派生和引申历程,呈现出不同的民族特点;色彩词、数词、动植物的象征义、比喻义无不渗透着民族的文化心理,蕴涵着各民族丰富而深刻的文化风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