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是国家实施科技创新的主要阵地和重要主体,为打造构筑创新平台和建设创新性国家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对高校的创新平台建设与管理模式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促进高校创新平台的建设发展,使高校创新平台的运行和管理更加合理和优化,以推动高校创新平台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高等教育开始了新一轮改革。1998年,上海交通大学确立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1999年,上海农学院并入上海交通大学。2005年,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强强联合,组成新上海交通大学。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背景下,上海交通大学通过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部门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强实验室队伍建设、加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以及组建科技创新平台(基地)等四方面搭建一流的实验室和科研平台。持续而有效地提升学校科学研究水平,为学校早日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目标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创新体制机制 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和人文社科基地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的统一工作部署,以及复旦大 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战略规划,充分考虑国家经济、社 会和科技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已有的基础、特色和优 势,并经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论证,学校将重点建设五 个一级科技创新平台和七个一级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 地。经过近一年的认真筹划和积极工作,上述科技创新 平台和大部分文科创新基地的建设进入了全面实质性 启动阶段。  相似文献   

4.
试论我国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快我国高校,特别是重点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既是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提升高校竞争力、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然要求。我国高校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应重点建设好两个平台和一个基地:基础研究创新平台、成果转化和工程化研发平台以及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同时,要与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国家科技创新平台是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条件。为了更大程度地发挥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对于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本文首先从功能定位上将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分为基础型、应用基础型和应用型三类。然后,总结出国防科技创新平台具有创新性、战略性、公益性和复杂性等特点。最后,借鉴技术成熟度的概念,对国防科技平台的整体创新能力建设、协同创新模式探索、体系设计与管理、投资效率提升等方面给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学科立校”战略的理解,结合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中南大学依据自身特色和优势,以“学科立校”为发展战略,把构建一流平台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平台构成包含了三部分:科技创新平台、基地平台和管理平台。科技创新平台是整个大平台的核心,是大学科集成式平台,基地平台是集约合作的外延式平台。两个平台相互支撑,相互补充,科技创新平台提升整体科技创新平台的原始性创新能力,利用强强联合占据国家战略性研究领域,为外延式平台提供核心研发实力及科技成果;基地外延式平台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强化学科对社会和区域经济的服务功能,并形成对学科集成式平台的补充和升华。这两个平台都对管理平台的完善起到促进作用。管理平台是科技创新平台和基地平台的软支撑平台,在人才、制度、资金等方面为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7.
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战略起点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流学科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我国高水平大学应根据科技发展态势与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吸取世界一流大学成功的经验,以大项目为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战略起点,合理配置资源,创新学科管理机制,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8.
构建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平台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是高等学校发展和上层次、上水平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院校必须构建起科技创新平台。学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要与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紧密结合,坚持集成创新、打造特色的指导思想,形成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的产学研一体化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研究生教育对“双一流”大学建设具有高端引领和战略支撑作用,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突出特征。地方“双一流”高校以系统思维坚持追求卓越来构建一流研究生教育体系,在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和培养模式上,应借鉴地方标杆大学的成功经验,着力破解育人体系建设、资源优化配置、完善学科设置、创新培养模式、搭建创新平台等关键问题,提升研究生培养改革的整合和协同力度,打造支撑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相似文献   

10.
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是一种新的科研组织形式。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使党的工作在平台上顺利开展,既是保证高校党的建设有效进行的内在要求,也是完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现实需要。然而,目前高校科技平台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党建工作也存在着认识偏差、形态纷呈和变动性大等困难和问题。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党的建设在当前已经被提上了高校党建的重要议事日程,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健全和完善平台的党建工作:一是要明确科技创新平台党组织的目标定位,二是要健全科技创新平台的党组织体系,三是要创新科技创新平台党组织的活动形式。  相似文献   

11.
重视学科会聚增强创新能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构筑优良的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是我国高校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的战略议题,其中跨学科综合乃至聚集,是构筑创新平台的主要内容和目标.本文由国际NBIC会聚技术理念出发,在回顾我国高等院校学科发展主要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学科会聚的客观需求及构建的紧迫性,从平台指导思想、文化理念、人才培养、选择突破口、重视基础研究等方面,探索了我国高等院校创新平台的建设机制.  相似文献   

12.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建设为主体的“985工程”二期建设的正式启动,标志着高校将迎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机遇期。高度重视,积极谋划,大力加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的原则方法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1、大力加强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启动“985工程”二期建设,紧密结合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建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努力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加强“211工程”二期建设,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各具特色与优势的重点学科体系,促进一批重点学科尽快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4.
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与运行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是高校进行科技创新的新模式。建设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目的是整合科技资源,使科技成果能够进行有效地配置和融合,优化高校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引导和调控科技活动及科技成果的转化,适应国际国内高校科技创新发展新趋势,实现与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有效对接。通过对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分析,给出了完善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及运行机制的建议,对高校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重点学科和新兴学科建设,提升整体学术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全面实现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以来,从重点大学建设到"985工程"、"211工程"的实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在我国实施"985工程"、"211工程"的过程中,出现了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几对矛盾:一流硬件与一流软件、世界眼光与民族特质、政府支持与大学自治、跨越式发展与大学的长远责任、一流大学与研究型大学等.处理好这几对矛盾,对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高等学校教师主要是面向学术创新,激励机制是促进创新的重要因素,并且随着时代的转变,作为创新的组织形式也发生了变化,日益从传统的以个体为主转向以团队合作为主的组织形式。当前,我国已经启动了“211工程”与“985工程”,通过加大投入与资源整合形成创新平台,组织创新团队,这不仅对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具有积极意义,对于创新型国家建设同样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与学科之间存在着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结合湖南农业大学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践,阐述了创新平台建设的指导思想,以及统筹规划,重点建设;错位竞争,特色发展;学校引导,多方共建和平台、人才、项目、学科一体化建设等原则。通过制定创新平台中长期建设规划、举全校之力建设创新平台、大力实施"1515"人才工程、扎实推进创新平台集群建设、规范管理提升创新平台服务水平等战略举措,促进平台快速发展,为学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8.
国务院发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宣告我国吹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冲锋号,中国教育领域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文章以打造汽车特色职业教育的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为例,提出培育"一流专业群"、打造"一流师资团队"、提供"一流社会服务"、创新"一流管理体制"、建立"一流质量监控体系"的实施路径,探索出"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职业教育的特色发展道路,促进经济新常态下我国职业教育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9.
"双一流"建设是我国的高等教育新政策。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是具有世界一流的师资队伍、世界一流的教育质量和世界一流的科研水平。高水平教师队伍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突出特征,是推进"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活力的高水平大学教师队伍对高校"双一流"战略目标的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今年,教育部将结合高水平大学建设全面启动“高校科技创新工程”,建设的重点是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工程实施中,中央财政投入主要用于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建设。高校将充分利用新一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实施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契机,整合资源,加大国家实验室、国家科学中心、大学研究院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力度,组建高校国家实验室,加强学科交叉,完善区域布局,进一步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今年,教育部还将启动“高层次创新性人才计划”,把高水平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吸引和创新团队的建设作为高校发展战略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