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曾经涌现过数以千计的文学社团。在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就是文学社团的兴衰史。众多文学社团的竞争和消长,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只有组织力量,详尽地占有现代文学社团的史料,才能宏观地考察中国现代文学史,把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学科水平提高一步。  相似文献   

2.
《"人与事"中的文学社群:现代中国文学社团和作家群体文化生态研究》(人民出版社2014年7月版)是杨洪承教授在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流派研究领域中的又一新成果。《"人与事"中的文学社群》以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学社团与作家群体为研究对  相似文献   

3.
“创造社”最能贻人口实的大概就是20年代中期文学观的更张。从标榜文学表现论到呼吁革命文学论,无论是从变换得如此彻底,如此突兀和如此果敢来说,还是从这次改辙给中国现代文学史造成的影响如此深远来说,都是现代文坛社团流派中绝无仅有的现象,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不可能回避的历史现象。  相似文献   

4.
文学研究会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出现,存在较久、影响很大的文艺社团。对这个重要文艺社团的研究,许多现代文学研究者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但他们多是从文艺思想斗争和文艺创作的建树上去估价和总结文学研究会在中国新文学运动中的历史功绩和可贵经验的;而对于文学研究会的外国文学译介工作则所论甚少,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陷。中国现代文学史说明,以“五四”为发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是高等学校中文专业教学中的一门专业必修课。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以及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研究的深入,本门课程的教学也应作出相应的改革。而以“人的文学”为中心,则不失为一可行之法。因为以“人的文学”为中心进行中国现代文学的课程教学,既代符合现代文学的实际,也为本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所支持。此外还符合新形势下国家对人才素质的综合需求。  相似文献   

6.
在士大夫阶层群体自觉的历程上,第一次给文学艺术带来一代新风的是曹魏时期的邺下文人集团。沿着建安文人开辟的文学自觉道路,两晋南朝相继出现了为数众多的文人社团和文学流派。相对而言,其政治热情和社会参与意识明显不如建安、正始时期强烈,但煽扬一代诗风,呼唤新的文学观念,我国文学理论批评第一次从纯艺术的角度考察文艺的自身规律,使中古文坛异彩纷呈,进入了“文学自觉”的时代。综合研究这一时期文人群体的创作实践,可以得出结论:(1)知识阶层的精神风貌及其变化,往往是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发展演变的最为直接的动因;(2)文学社团和文学流派能否提出具有开创性、时代性的文学主张,进行较为成功的文学批评,取决于团体成员之间能否相互吸收,相互尊重,完全发挥艺术个性;(3)官方意识形态乃至政治权威能否在文学领域发挥良好的作用,取决于它能否超越政治关系,与文人阶层建立起情感基础,以艺术上的“知音”团结他们,充分照顾他们的精神个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大高校都开始建立各种社团来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文学社团的建设也紧跟时代潮流。但由于社团建立目的的单纯性,并没有使文学社团建设规划到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视阈下,片面简单的研究下,没有让社团建设达到一个较好的水平。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中国大学史上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文学社团以其为参照,对教学有着十分大的帮助。本文就从教师、学生、课本的角度研讨,推动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视阈下的文学社团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文学与马华现代文学的关系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论题,从中国“五四”新文学在马来西亚的传播和接受到当下马华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包括中国大陆文学和作为中国大陆文学支流的台港文学)的吸收与借鉴,都是值得认真梳理和研究的。从“五四”新文学对马来亚的影响、马华文学的艰难求存与当下马华文坛新变三个角度考察,从近一个世纪的马华与中国现代文学交流的过程,可以寻找出两地文学的文化交流模式.勾勒出马华文学在中国性与本土性之间互为勾联与纠葛的文学脉络和精神图景.  相似文献   

9.
高校文学学术类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当前,一些高校文学学术类社团在人、财、物方面存在着困境。要想走出困境,文学学术类社团要规范管理,科学运作,夯实文学学术类社团发展的基础;不断探索,大胆创新,激活文学学术类社团发展的脉络;培育特色,打造品牌,开辟文学学术类社团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文学社团,不但数量众多,而且分布极广,这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对于这一重要的文学现象,我们应该进行专门的分类研究。本文仅就中国现代文学社团的定义和分类来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希望能起到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张易 《华章》2011,(31)
学生社团作为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与引导至关重要.本文试图通过对宜宾学院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社团工作的今昔对比,浅析如何将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得更加完善.文章拟从“探索”、“发现”、“成长”和“期冀”四个部分研究社团建设,找出社团发展的现状,进而提出建设社团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农村普通中学条件差,要把文学社团搞好,唯一的办法就是在作法上下点功夫,拿出一点与众不同的办法。下面择要谈谈我们的作法。 一、把写文章变为学生自身需要,这是开展文学社团活动的必要条件 农村中学学生参加文学社团,大多数是为了提高作文分数,与把写文章当作自身的需要,还有一定距离。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只有在有盼头的时候,人才会努力。”于是我们就在“盼头”两字上做  相似文献   

13.
自从80年代中期一些学者主张打破近代文学(1900—1919)与现代文学(1919—1949)以及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1949—现今)之间的界限,将1900年以来的中国文学统称为“20世纪中国文学”以来,20世纪中国文学如何定  相似文献   

14.
文学研究会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最早出现的一个文学团体,一九二○年十月正式成立于北京,由沈雁冰、郑振锋、叶绍钧、王统照、许地山等十二人发起。《小说月报》为该会的机关刊物。后移至上海。文学研究会提倡新文学,反对封建文学;提倡为人生而艺术,反对“将文艺当作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遣”。沈雁冰主张文学应该反映社会、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文学观念的发生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学事件.由于晚清以来“中国”形象发生了从“帝国”向“民族国家”的被动转化.这种“空间”认识的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启蒙和救亡意识,最终使我们抛弃了传统的循环论而接受了西方的线性时间观。现代文学观念的产生正是建立在传统/现代的“时间想像”和中国/西方的“空间想像”的基础上的.而“中国现代文学”作为一种制度化力量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关系,成为我们理解它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人们一直认为,1949年共和国的诞生宣告了现代文学的终结,从而把本应归属现代文学的建国初“十七年”文学,硬生生地划归为当代文学。本文作者试图从文学和历史的关系、文学的延续性、现代文学的结构等方面说明建国初的“十七年”文学应回归现代文学,以保证其完整性。  相似文献   

17.
<正>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学研究会由于倡导“为人生的文学”,从其诞生时起便被人们视为写实主义社团。这种既成而又固定的写实主义社团形象,往往使人们在现代文学研究中忽略了存在于文学研究会早期创作中的种种非写实主义因素,从而导致我们对文学研究会的了解和认识趋于片面。诚然,从其创作总体发展方向来看,文学研究会是朝着写实主义的方向步步深入的。然而,1925年五卅运动之前的文学研究会,由于特定的历史环境和条件,不论是理论上,还是创作上,都融入了诸多非写实主义的成份,呈现出纷繁驳杂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鲁迅与文学“同路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路人”是文学家借用于政治领域的一个词汇。文学“同路人”的称谓最初出现于二十年代的苏联,二十年代中期传入我国,并长期流传于我国二三十年代的左翼文坛.鲁迅作为中国文坛上最英勇的斗士,作为首先向中国文坛介绍苏俄、东欧文学的“窃火者”,一开始便与苏联“同路人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作为中国“同路人”问题的一个焦点,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留下了许多话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纯文学"与"杂文学"、"白话"与"欧化"、"国语"与"国文"几对关键词的细致阐述,解析朱自清中国现代文学观念的复杂性,将其与中国的"诗教"传统相勾连,分析其"现代文学"观念与"现代教育"观念的互动关系,勾勒中国现代文学从"国语的文学"到"文学的国语"的历史建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现代文学的整体出发,提纲挈领而又深刻地探讨了五四文学中诸如叛逆的“狂人”、涅槃的“凤凰”、吞日的“天狗”、出走的“娜拉”、求索的“过客”和“阿Q”这些震撼人心的艺术典型,对整个现代文学深广而久远的影响,从文学本身充分肯定了五四文学对于整个现代文学乃至当代文学所具有的奠基作用和开拓意义,从新的角度肯定了五四文学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