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史界瑰宝 不朽盛业——近百年来开发中国谱牒资源简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家谱是记载同宗共祖的血亲集团世系、人物、事迹的历史图籍。它与正史、方志构成中华历史大厦三大支柱,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极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  相似文献   

2.
民间谱牒,俗称家谱,是一种特殊的地方文献,是最具平民特色的珍贵文献.它与方志、正史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不仅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而且对促进当前某些工作的开展也有着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由上海图书馆任主编、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和新加坡寻根网公司任副主编的《中国家谱总目》 (以下简称《总目》)黑龙江地区编辑工作会议于 2 0 0 1年 4月 10日在黑龙江省图书馆召开。省内 12家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史志办及吉林省图书馆等单位的领导和有关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传达了国家有关部门的文件 ,并就《总目》编辑工作做了具体部署。家谱又名族谱、宗谱 ,是记载同宗共祖的血缘关系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情况的历史图籍 ,它与方志、正史构成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 ,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其中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  相似文献   

4.
《档案》2001,(3)
家谱,又称族谱、宗谱、家牒等,是同宗共祖的血亲集团以特殊形式记载本族世系和事迹的历史图籍。家谱作为历史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正史、方志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三大支柱。   经历多次政治运动,家谱被视作“封资修”的产物,遭到大规模毁灭。目前存世的中国家谱计有 5万多种,其中流落海外 2万多种家谱,是记载世族故事的历史图籍。国家有正史,地方有方志,家族有家谱。 5000年中华民族历史大厦,便由它们共同构筑着。   上海图书馆是国内藏有中国家谱最多的地方,计有 1949年前的家谱 11700种,近 10万册。这些家谱覆盖全国 20多…  相似文献   

5.
<正>家谱是记载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内容包括世系、世表、源流、宗派、像赞、传记、墓记、墓图、墓志铭、祠堂记、祠规、家规、家训、家范、宗约等,它与方志、正史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是研究社会结构、宗法制度、社会学、人口学、方志学、民族史、家族史、侨民史以及历  相似文献   

6.
家谱与正史、方志并称为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经济史、人物传记、宗族制度等大量参考信息,对总结历史文化遗产,促进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1998年11月18-20日,上海图书馆与上海海 峡两岸学术文化交流促进会联合召开的“全国谱碟 开发与利用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图书馆新馆举行。来自全国各省市和香港的谱碟学专家云集沪上,共 同探讨家谱的开发与利用的问题。 家谱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仅次于正史与方志的珍贵历史文献。由于历史的原因,家谱中蕴藏的重要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如何使家谱这一古老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学术研究、现代文明建设和海外华人的寻根问祖服务,促进祖国的统一大业,是上海图书馆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 出席…  相似文献   

8.
家谱是同宗共祖的血亲集团记载本族世系和相关事迹、反映本家族繁衍发展过程的历史图籍,其与正史、方志构成中华历史的三大柱石.本文对我国家谱的产生及其发展历史进行了概述,旨在挖掘家谱研究在历代及当前社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我国的史学大厦是由正史、方志、谱牒以及其他的古籍组成的。谱牒是以特殊形式记载宗族发展的史书,从史料价值角度看,它带有基础的性质,其数量之大.内容之丰富.不亚于正史和方志。它作为地方文献的一个重要类型,是图书馆的重点收藏对象。  相似文献   

10.
家谱与正史、方志并称为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经济史、人物传记、宗族制度等大量参考信息,对总结历史文化遗产,促进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谱牒档案是家族记载氏族或宗族世系的档案,又名家乘,包括族谱、宗谱、家谱.谱牒作为正史的补充,是人类社会文化活动的原始档案记录,它广泛涉及了一个家族的发展历史、思想模式、价值标准、经济状况、礼仪习俗、文化层次等等,其形式和内容集中了档案学、社会学、历史学和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要旨,是一门有着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积淀的学问,被誉为"传统文化的综合教科书".迄今为止,还未发现有哪种档案比谱牒的历史更悠久,影响面更广.本文拟从学术研究作用及精神纽带功能两方面人手探讨谱牒档案的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2.
正《梧塍徐氏宗谱》重修于1946年,记载了南宋徐锢的玄孙徐千十一由浙江迁居江阴梧塍后,徐氏子孙繁衍生息的情况。在"老暘岐分南暘岐系图"中记载了第17世孙徐宏祖号霞客本人的直系谱表。从第46册起容纳的《旧传辑略》、《志铭》、《传文》、《题赠序记》等,是该谱的精华所在。《梧滕徐氏宗谱》含有我国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探险家徐霞客完整、详尽的家世资料,弥补了徐霞客正史无传的缺憾,是研究徐霞客及其游记的重要资料。《梧滕徐氏宗谱》对于研究徐氏家族史的家世源流变迁,对于研究徐霞客及《徐霞  相似文献   

13.
齐心 《兰台世界》2011,(11):70-71
家谱是同宗共祖的血亲集团记载本族世系和相关事迹、反映本家族繁衍发展过程的历史图籍,其与正史、方志构成中华历史的三大柱石。本文对我国家谱的产生及其发展历史进行了概述,旨在挖掘家谱研究在历代及当前社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家谱又称族谱、家乘、宗谱等,是一种以谱表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迁徙、繁衍和发展历史的特殊图书载体,与国史、方志并称为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家谱除了记录家族关系以“尊祖、敬宗、收族”外,也有着“存史、资治、教化”的作用.最早的家谱,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殷墟出土的甲骨和一些青铜器上就记载有家族的内容,尽管只是简单的父、子、孙、曾名录,却是最早的家谱雏形.家谱大盛于北宋,明清迄于民国,家谱编修达到高峰.我们目前所能见到的家谱,基本上是清代、民国时期的,明代以前的家谱,已属凤毛麟角了.曾听说本地虹桥镇某姓族还保留有一册北宋崇宁四年的古谱,卷轴装,我没有亲见,如果属实,则是国宝级的文物了,这不但是该姓族的传家瑰宝,也是平江厚重人文历史的重要物证.  相似文献   

15.
作为文化历史价值仅次于正史和方志的家谱,是民族社会记忆的一部分,也是研究社会史的重要历史文献,其学术价值日渐受到史学研究者和人口学家的关注和重视。以记载家庭世系的繁衍为核心的家谱,一定意义上是一种历史的记述,也是档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谱牒档案是家族记载氏族或宗族世系的档案,又名家乘,包括族谱、宗谱、家谱。谱牒作为正史的补充,是人类社会文化活动的原始档案记录,它广泛涉及了一个家族的发展历史、思想模式、价值标准、经济状况、礼仪习俗、文化层次等等,其形式和内容集中了档案学、社会学、历史学和  相似文献   

17.
正史是中华民族历史大厦"三大支柱"之首,史志是正史中真正意义的"金矿".正史史志系列涵盖三部分内容:"二十五史"史志,<清史稿>史志,历代增补著作."史志系列"内容丰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要想开发利用珍贵的史志资源,认真学习和研究是必要的前提.  相似文献   

18.
谱牒亦称宗谱、家谱、世谱、家乘等,是同宗共祖的血亲集团记载一姓一族世系和事迹的历史图籍,是一种以特殊形式记载的宗族发展史,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中国宗法社会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之一.谱牒历史悠久,自西周始有《世本》,后绵亘数千年不衰,至清时,臻于鼎盛,是中华民族一笔巨大的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近年来,随着我国方志学的兴起,民间谱牒越来越受到青睐,大量几近湮没的民间谱牒又重新被挖掘出来;同时,科学研究的发展使得民间谱牒学向各行业、各学科渗透.  相似文献   

19.
对于族谱的文献价值,学界有着相当不同的观点,推崇族谱的人称正史、方志、族谱为中国史学的三大支柱,贬斥者则称族谱不可信.族谱属于地方文献范畴,其中确有不少罕见资料,甚至独家记载.对这一类资料我们应如何看待,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编撰中国家谱总目弘扬民族历史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谱是记载本宗族世系和事迹的历史图籍,它与正史、方志一起,构成中华民族历史大厦三大支柱,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至今对存世的中国家谱数量仍缺乏完整的统计,虽然中华书局于1997年已出版《中国家谱综合目录》,共计搜集家谱1.4万余种,但正如该书编者在前言中指出:“本书所收录的家谱目录远非历代遗存的中国家谱的全部,由于种种客观条件的制约,尚有不少藏书单位和个人收藏的大量家谱未能收入。”常建华先生在“中国族谱收藏与研究概况简说”(载《谱谍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