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区域游戏活动打破了班级的界限,在有限的空间 内,通过教师科学投放材料,开发活动,运用各种语言指导,使 幼儿体验简单的游戏过程。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使幼儿积极 地融入活动中,激发了幼儿的探索热情,培养了幼儿的创造力 和想象力,调动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本文主要探究了幼儿园开 发区域游戏活动的策略,促进在游戏过程中主动感知,沟通交 流,提高自我认识和交际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 界观。  相似文献   

2.
陆丽萍 《考试周刊》2014,(99):188-188
《3—6岁幼儿发展指南》在说明中强调要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营造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在主题背景下的区域游戏,它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及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有目的地营造活动环境,投放相应的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要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活动。让幼儿能在游戏氛围中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体验到愉快的情绪、自主的探索的性质。幼儿参与区域游戏的的兴趣往往来自于游戏的环境,幼儿的探索意愿更依赖于材料的提供。教师如何进行游戏环境的营造与材料的投放,才能营造相应的宽松、自主、愉悦的游戏环境。  相似文献   

3.
钱皖英 《亚太教育》2019,(12):86-86
幼儿普遍喜爱游戏,其中区域游戏是一种自主性的游戏,也是孩子们的最爱。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亲自操作活动中的材料,亲自动手的同时还能学到知识。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可以帮助幼儿自主学习,通过调整观念及时地将材料投放到活动中,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及评价作用,让幼儿在区域活动自主游戏的同时获得足够的快乐,促进他们全方位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小班正是开发智力,动手创造的阶段。很多幼儿都喜欢在游戏区域玩耍,因为在这里,可以不同程度地满足幼儿的兴趣爱好。通过做游戏,展现自己的想法和技能,是幼儿需要培养的一种能力。在这里幼儿通过不同的游戏以及美术工具来进行创造,而对于游戏活动中材料的投放,是老师最看重的。投放是否合理,是否安全,都直接影响了幼儿的使用和安全。本文就小班区域游戏活动中材料投放的有效性进行分析,首先分析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的重要性,再就如何实现合理投放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5.
数学活动游戏化,就是将数学活动的目标、内容与游戏结合起来,让孩子在游戏中逐渐感知和体验与数学有关的生活知识和经验。在数学活动中,教师选择的学习内容应适合幼儿,为幼儿提供的操作材料要求丰富多样、操作性强,在活动中要多引导幼儿主动探索,通过动手、动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中获得、知识和经验。  相似文献   

6.
林涵钺  钱旭 《四川教育》2023,(22):47-48
幼儿在游戏和生活中通过与环境、材料的有效互动进行学习,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为了营造能够支持幼儿深度学习、不断发展的环境,幼儿园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基于本园实情,整合并优化资源,把班级传统区域创设为主题鲜明的班级游戏场馆,并在其中科学合理地设置多个小游戏区,投放丰富且可操作的材料。幼儿在自选区域的基础上,采用各班自玩、班级组轮班玩、年级组混班玩、大带小混龄玩等方式参与游戏活动,发展多元素养。  相似文献   

7.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材料是幼儿探索和学习的桥梁,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多种层次的高低结构材料,以适应不同能力的幼儿来操作。如今,幼儿园已经开始逐渐重视活动区游戏和各类游戏的开展,但提供的材料以高结构材料为主,玩法单一,只能满足特定发展水平的幼儿,幼儿一旦掌握,便对材料失去兴趣,因此活动区游戏更像是教师操纵下的个别教学活动。要改变这样的状况,还给孩子自由自主的游戏权利,使之获得更主动的发展,就应多投放低结构材料,不限定功能和玩法,让幼儿灵活运用材料,引发自主的游戏教师还要通过细致的观察分析,运用多种低结构材料投放策略,从调整材料投放到支持幼儿游戏,从而达到幼儿主动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在开展科学活动时,教师要善于把握幼儿的兴趣点,就地取材,从幼儿熟悉的日常生活现象中挖掘新发现,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操作材料、主动动手操作、深入探索材料;用不同的方法指导幼儿参与各种科学探索活动,帮助幼儿主动获取粗浅的科学知识、经验以及学习科学的方法,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6,(91):184-185
<正>科学小实验作为幼儿科技教育的一种方法,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一种活动。它以简单的用具和简单的材料,通过简便的操作,让幼儿发现科学现象,了解科学原理,学习科学知识,引起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发展观察能力,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手脑并用,学习简单的实验操作技能。在班级科学区及科技操作室内,我们就以科学小实验为主,从环境的创设和教师的指导方面入手,优化科学探索氛围,培养幼儿良好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0.
区域游戏活动中,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及需求自主选择活动项目,在这一过程中,天性得到保护,体魄得到锻炼,情感得到满足。在游戏的过程中获得自我发现、自我探索、自我学习及自我实现的能力。因此,幼儿教师要合理设计游戏环节、投放的材料、教学方法等,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实践中让幼儿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与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11.
顾静 《考试周刊》2012,(8):193+149-193,149
区域活动以其个别化、个性化的优势满足了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培养了幼儿的主动探索精神,发展了幼儿的多种能力。区域材料的设计与投放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那么如何通过区域材料。引起幼儿参加区域活动的兴趣、主动探索的愿望?在区域活动中.区域材料对促进区域游戏发生,促进幼儿发展到底有哪些隐性的指导价值呢?通过实践.作者发现理想的区域材料含有这样的隐性指导功能:能引发幼儿自由交往:能启发幼儿自我验证;能激发幼儿自主学习;能萌发幼儿自我约束。  相似文献   

12.
<正>儿童的好奇心与生俱来,他在材料的操作摆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通过对材料的观察操作、分析比较,了解事物的特征,发现科学规律。如果材料投放得当,就能调动幼儿参与科学游戏的兴趣,提高幼儿的操作技能,发展幼儿的探索精神。以下是我在进行班级课题"主题背景下科学区活动材料投放的实践研究"中,材料投放的一些做法:一、区域材料的投放具有主题性与目的性以幼儿的发展目标为主要依据,在科学游戏中,教师投放的材料应有明确的目  相似文献   

13.
许雪芳 《教师》2019,(9):125-126
材料作为区域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幼儿的兴趣。传统的幼儿园根据功能把区域划分为科学区、语言区、美工区、生活区、表演区、建构区等。这样的区域活动会出现区域游戏环境及材料投放重复的现象,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增加教师的工作量。为了减少区域材料的重复投放、减轻教师的工作量,作者尝试开展有关幼儿共享游戏区材料投放的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4.
栾德青 《早期教育》2010,(10):35-35
设计意图:我在科学区投放了一些直管玩具.孩子们用沙子、小石子、小珠子等做实验,发现它们有的能通过直管.有的不能,从而产生了一个个的“为什么”。我抓住孩子们的这一兴趣点和探究点,在玩直管的基础上增加难度.引导孩子进一步探究哪些材料能穿越弯管,意在通过操作活动和观察活动激发孩子们对科学活动的探索兴趣,感知到身边一些科学现象的基本原理.由此初步培养正确的科学态度,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15.
文章提出游戏材料是区域活动中幼儿建构知识、积累经验的主要依托,有效投放材料在区域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为幼儿提供的材料要有利于幼儿的自主探索,材料要低结构、丰富、不同层次、开放性,同时投放的材料要呈现一定的动态性。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材料的科学投放、游戏空间的合理设置有助于幼儿游戏的开展,是推动幼儿游戏深入进行的驱动力。尤其是材料投放,只有投放丰富的、可操作的、满足不同水平幼儿需要的材料,才能让幼儿自发地通过游戏获得发展。一、投放丰富的材料,引发幼儿的游戏行为  相似文献   

17.
户外混龄自主游戏突破常规的以班为单位的桌面操作和区角活动模式,让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区域和游戏,把游戏的主动权交给幼儿,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在混龄自主游戏中,通过区域游戏环境的创设、活动材料的投放,让幼儿充分体验自主游戏的乐趣和合作交往的快乐。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9,(A1):7-8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教育工作者应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对农村幼儿园而言,需要创设有效的园区环境,丰富幼儿区域活动内容与提高幼儿学习氛围,以真正提升幼儿教育教学实效。本文探讨通过创设闽南楼房样的区域活动环境、投放幼儿耳熟能详的农作物为活动材料,让孩子们在通过与环境的互动、材料的操作中进行学习、探索,引导幼儿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通过努力来解决难题。  相似文献   

19.
区域游戏是突出个别化、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满足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培养幼儿的主动探索精神、发展幼儿能力的一种活动形式,教师对区域游戏的指导是幼儿是否能得到较好发展的关键。最近,围绕“大““小“,我为孩子们在科学区投放了相关的操作材料。这天,游戏时间到了,小宝、  相似文献   

20.
费丽芬 《教师》2012,(15):122-122
所谓区域游戏,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目标以及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相应的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要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形式。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由此可见,教师是幼儿能否在区域游戏活动中得到较好发展的关键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