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涠西南凹陷涠洲B油田涠二段Ⅳ油组为油田开发的主力油组,通过钻井取心、测井、地震及分析化验等资料的分析研究,确定涠洲B油田W_2Ⅳ油组主要为浅水环境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并识别出辫状河道、分支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和分流间湾等沉积微相应用高分辫率层序地层理论,将涠洲8油田W_2Ⅳ油组划分为2个中期半旋回、6个短期半旋回,建立等时地层对比格架,并在格架内进行小层砂体精细对比,选择砂体较为发育的ssc3和ssc6两个短期基准面旋回编制沉积微相平面分布图及砂体展布图,摸清了砂体展布规律,以明确油田开发调整有利方向。  相似文献   

2.
申开华 《科技风》2011,(14):172
海南福山油田的花场区块地层比较复杂,井壁不稳定,主要体现在涠洲组和流二段地层。涠洲组底部容易缩径造成起下钻困难,流二段地层为大段纯硬质泥岩,地层倾角比较大,特别容易掉快造成井下复杂情况。本文通过分析花场区块地层不稳定机理,从工程措施和泥浆工艺找出一些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徐闻6块是迈陈凹陷东部取得工业油流并投入开发的首个区块。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对该块主要的目的层系涠洲组的成藏认识也在不断深入。通过徐闻6块涠洲组油气藏的解剖,结合区域构造及沉积特征上的认识,对涠洲组成藏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涠洲组油气主要受控于盖层发育程度及侧向封挡条件,构造背景、长期活动的断层则控制了油气的富集。  相似文献   

4.
涠洲12-2油田是北部湾盆地典型的复杂断块油田。油田中断块发育,涠二段及流二段在钻井过程中井壁稳定问题突出,严重影响钻井作业安全及时效。为此,在前期探井及1期开发项目经验基础上,通过控制恰当的钻井液密度和优选合适粒径封堵材料,同时配合相应钻井液施工工艺措施,实现了易跨塌地层安全高效作业,保障了2期开发项目井壁稳定性,原易坍塌井段作业效率较前期提高40%以上,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和区域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罗智  陈英甫  牛德成 《内江科技》2010,31(9):100-100,189
描述储层特征的参数种类繁多。但不同的参数对储层质量贡献是不同的,因此采用综合定量评价的方法,利用与储层特征相关的主要参数之间的权重关系,对储层进行定量、直观的评价。该方法应用在涠洲油田储层研究中,结合油田的实际情况,共分为四种不同级别的储层,评价结果比较客观,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内江科技》2015,(3):43-44
南海西部复杂断块油田开发生产中存在注采关系复杂的问题。以渗透率、注采压差等12个动静态参数为分析参数,建立优势渗流通道动静态参数识别标准。以层次结构分析法、构造判断矩阵、计算权重、一致性判断等数学手段,建立了优势渗流通道模型,准确识别了杂断块油田优势渗流通道,认清注采关系。并根据优势渗流通道的分布特征,应用于涠洲12-1油田,提高油田整体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本文针对复杂断块和岩性双重控制且地震资料品质差、井点少的扇三角洲沉积微相研究难点及挖潜方向,提出精细小层研究及寻找沉积微相优势相带的观点。在油气田开发行业起到较高的借鉴及参考作用。如付诸现实将产生1650万元人民币的经济效益。涠洲A油田受复杂断块和岩性双重控制,针对该油田流沙港组储层物性差、地震资料品质差的研究现状,开展精细小层对比及精细储层研  相似文献   

8.
针对涠洲11-1平台主电站在预调试过程中所发生的差动保护误动作情况,运用大变压器负载合闸暂态过程分析及差动保护理论,分析了发电机差动保护误动作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北部湾东北部、雷州半岛、涠洲岛及海南岛北部十几口钻井中涠洲组 孢粉工作的总结。在涠洲组中共见113种孢粉类型,其中大部分为欧亚及北美 第三纪、尤其是渐新世孢粉区系成分,同时也出现加里曼丹岛渐新世-早中新世 区系的一些重要分子。这表明沉积时期本地区与加里曼丹岛有陆地相通或在地 理位置上较今日为近,植物能相互迁移。  印度第三纪孢粉区系与涠洲组区系相 似性拉少,仅出现少数相似类型(水蕨孢子、松科花粉),说明虽然自印度次大陆 与欧亚大陆相遇后,这两地区的植物有了相互迁移的可能,但是直到渐新世,这 种迁移的规模还是很有限的,迁移到印度的植物所产生孢粉类型在印度发展的 高峰可能较欧亚大陆为晚。 从孢粉所反映的生态条件看,陆生及淡水植物多,而海产植物(如红树林)及 藻类很少。这说明当时北部湾可能为陆地,与雷州半岛等地连成一个内陆凹陷。 大量温带及山地针叶植物花粉及少量热带低地植物花粉的出现表明本地区附近 曾有大面积山地。    从孢粉组合上看,涠洲组形成的时代为渐新世。  相似文献   

10.
自动站月报表数据文件审核与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广西涠洲气象站总结了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报表中常见的错误和问题,并从A、Y两种报表的审核上提出具体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地图上的涠洲岛位于北海市的正南方,呈椭圆形,南高北低,南北长约6公里,东西宽约5公里,面积24.7平方公里,人口不足2万,距北海市20多海里。但从北海国际客运码头至涠洲南端的南湾港,多绕了两个弯,航程为36海里,客轮约需两个小时左右。  相似文献   

12.
本论文针对涠洲海洋平台上安全阀的实际应用情况,结合目前安全阀的国家标准,讨论了安全阀计算过程中重点参数的确定和计算公式的应用条件。分析了影响安全阀尺寸的因素、原因和结果,最后给出在得到安全阀的有效排出面积后如何根据产品样本进行尺寸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油田不断向前发展的今天,原有的压裂后产能预测方法已不能满足油田开发需要。为了更科学合理地预测压裂后油井产能,利用模糊综合评判和正交设计试验相结合,综合分析压裂效果影响因素是科学合理的。阐述的"因素分析-公式推导-实例验证"方法能够相对准确地预测单井压裂产能。研究油井压裂效果各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用增油模型来进行描述,能够获得较高的模拟度,得到较好的结论。随着E值的增加,压裂增油量呈现逐步递减的趋势,压裂效果逐渐变差。E值越小越有利于取得理想的压裂效果。预测压裂后产能的新方法,比较实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以油田某开发区高含水后期为例,在现有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预测压裂后产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论述了项目管理常见的组织结构方式的优缺点,同时介绍了油田企业产能项目的具体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产能项目管理组织结构的选择,以及通过应用实例,说明了项目式组织结构在油田产能项目管理上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苏海芳 《内江科技》2010,31(11):54-55
国外油田大量利用水平井开采低渗透油田,对其进行大规模压裂增产提高原油采收率。国外大量采用多分支水平井与油层的最大接触面来减小钻井数,提高产能指数,降低成本,增加总产油量。利用大位移井可以实现海油陆采,保护环境,节省投资,便于管理。  相似文献   

16.
通过岩心观察描述、铸体薄片鉴定和岩石柱度分析等分析测试手段,结合测井解释成果,分析了A油田G区南、北产建区长10,段产能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储层的微观特征是导致南、北区产能差异的主导因素。因此,在A油田G区长10油层组开发的过程中,应着重根据储层产能特征的差异,选择有利的区带进行开发,从而提高油井的产能。  相似文献   

17.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的深入,报废井、停产井越来越多。为了保持原油产量,国内外普遍重视通过套管开窗侧钻使停产老井复活并增加产能。本文从国内外侧钻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和前景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新形势下,我国油田产能建设的地面工程建设面临着新特点和新要求。本文总结了油田产能建设地面工程方案优化的综合技术措施,分析提炼了地面工程方案优化和简化途径,强调了对地面工程方案管理方面的关注和对管理方案的优化,以期为油田产能建设地面工程的管理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卢逍  王小红  卢望红 《内江科技》2011,32(7):120+94-120,94
老君庙油田油层渗透率低,产能小,油井的系统效率普遍偏低,分析其主要原因是油井的产能与其生产参数不匹配。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老君庙低产油井产能进行了预测,并根据油井产能曲线和油井生产参数优化设计模型对油井进行了参数设计,应用后油井系统效率明显提高,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在百口泉油田开发过程中,油田开发地质学对指导开发实践起到了重要作用,从油田详探,储量落实,地质综合研究,到流体性质和油藏类型研究,产能分析,都体现了油田开发地质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