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1 毫秒
1.
信息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传统媒体发展受到巨大冲击,其未来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如何做好传统纸媒与新媒体的有效融合,是新媒体冲击下纸媒必须做出的冷静思考。本文主要就新媒体冲击下传统纸媒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探讨,就媒体融合发展及传统纸媒的转型等进行具体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2.
传统媒体在新时代的发展下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传统媒体在发展上应该与时俱进,跟随时代发展的潮流,有针对性地调整自身的模式以及发展方向,用不断创新的方式来适应融媒体的发展趋势.在新媒体发展的过程中,暴露的缺陷和不足之处也非常明显,对传统媒体的优势以及特点也要进行吸取,充分融合传统媒体以及新媒体的优势,实现共同发展和提升的目标.同时也对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此,本文就融媒体的概念以及融媒体时代的发展趋势进行简要分析,并阐述了新闻记者职业素养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3.
我国目前已进入新媒体时代,不只是信息具有更多的传播途径,而且信息也有更快的传播速度,作为传统媒体的纸媒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发生该情况,不只是受到外部环境因素影响,也由于纸媒行业不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力。随着不断发展的网络技术,纸媒一定会受新媒体的相应影响,纸媒融合新媒体将成为其发展的趋势。本研究基于媒体融合背景,较深入地探讨了纸媒编辑的功能转化,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对于提高纸媒的市场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核心阅读: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给传统媒体带来越来越大的挑战和竞争压力,也对新闻工作者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媒介素养既包括公众对媒介信息的认知和使用能力,也包括新闻工作者对媒介的认知和使用能力,而新闻工作者媒介素养的高低对我国新闻工作发展的优劣和公众所接收的信息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新媒体时代如何有效提升新闻工作者媒体素养,已成为我国媒体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技迅猛发展,互联网已深入我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其发展改变了传统信息传播的方式,尤其是互联网技术融入媒体后,对传统媒体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改变了包括广播在内传统媒体的生存环境。广播媒体作为传统媒体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新媒背景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有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因此,为了适应传统媒体自身生存发展的挑战与机遇,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必须加强传统广播市场传播效果的分析研究,发挥广播媒体"权威性与公信力"优势,秉持多元化理念,积极引入新媒体技术,主动探索和创新广播节目形式、发展模式,不断深化传统广播节目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本文结合传统广播的发展历程、广播在传递社会信息的重要性,广播在媒体融合中转型升级的方向,以及如何发挥广播节目的独特魅力进行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6.
吴岩 《新闻传播》2023,(16):83-85
新媒体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多样化媒介信息平台及信息发布,具有交互性、时效性、整合性等特点,能够为人们带来更多样化的选择。新媒体发展也给传统媒体造成了影响和冲击,传统纸媒必须要不断促进自身的发展技术水平,增强纸媒与新媒体技术的有机融合,充分提高纸媒的竞争优势和整合力度,推动媒体融合的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对纸媒和新媒体融合的发展新趋势进行深入探究,详细分析纸媒与新媒体融合的主要发展趋势和必然联系,为纸媒与新媒体融合发展路径提供重要参考,确保向全媒体转型升级,推动纸媒发展与普及。  相似文献   

7.
传统媒体受新媒体发展的冲击,传播方式、内容、受众群体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应对新媒体带来的影响,传统媒体应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实现与新媒体的融合。为此,传统媒体工作者需要思考如何在融媒体时代下,使传统媒体美术编辑工作凸显优势,提高传统媒体生存与发展空间。文章基于这一问题,结合传统纸媒在融媒体时代下的限制性因素,并围绕融媒体时代下纸媒美术编辑工作创新要求,确立报纸媒体创新发展出路。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和数字技术近年来得到非常蓬勃的发展,在传统媒体转型中,媒体融合逐渐成为一个重要发展趋势,传统纸媒基于媒体融合时代的发展面临的挑战十分严峻。本研究较深入地分析了媒体融合时代对传统纸媒的影响,并针对传统纸媒媒体融合提出了几点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型力量正在崛起,具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其以丰富的形式、高强的互动性、广泛的传播渠道,迅速在媒体行业中占据了有利的地位。新媒体的迅速发展,给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传统媒体应摆脱惯性思维,从内容和形式上寻求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牢牢掌握话语权。本文拟从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必要性、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措施三个方面简要探索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不断融合,新闻的表现方式以及传播的渠道也发生了许多改变。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新闻的发展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同时,新闻工作也为新闻采编人员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采编人员能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新闻素养,本篇文章则针对媒体融合环境下新闻采编人员的职业素养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和探析。  相似文献   

11.
随着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以网络媒体、手机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越来越发挥其巨大的作用和影响力。相比较传统媒体,新媒体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传播优势。新媒体时代新闻专业学生也应具备更高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给传统媒体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新媒体时代下,积极促使传统纸媒与新时期科学技术创新融合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就当前而言,加强对移动新媒体时代纸媒的融合与创新发展,整体上对于纸媒突破时代限制,获得突破性的发展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媒体融合时代中,纸媒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与危机,而通过与新媒体实现深度融合来寻求转型发展之道,则是提升纸媒发展活力与竞争力、拓展纸媒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必要路径.本文在对新媒体融合发展趋势作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纸媒与新媒体融合发展路径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期能够推进纸媒与新媒体实现更为深入的融合.  相似文献   

14.
在媒介大融合的背景下,传统媒体寻求自身的突破,迫切需要与新媒体求合作共发展。“全媒体”是新旧媒体走向融合后“跨媒介”的产物。这时二维码充当一个桥梁的作用,连接起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平面媒体与手机、网络媒体,实现了媒介融合,并为广告等领域增添新的活力。二维码技术在诸多领域的广泛运用,为实现媒介融合及全媒体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主要对二维码在纸媒、电视、广告等领域的运用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令传统媒体受到前所未有的影响,传统媒体如何在新媒体的环境中生存成为媒体人思考的课题,挑战还是机遇?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有着巨大的优势,传播速度快,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传统媒体同新媒体的关系将如何处理,是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慢慢消失还是另辟蹊径,在于传统媒体如何审视自身,正视新媒体。利用自身的优势,借鉴与融合新媒体的特性,寻找新媒体环境下的机遇。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媒体形式也逐渐进入到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中,多种新兴媒体传播具有很强的即时性、多样性以及互动性,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传统媒体具有很强的局限性,需要与新媒体进行融合,才能更好的促进自身发展。本文就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融合转型发展方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在近几年发展势头强劲,对传统媒体是机遇也是挑战。从纸媒到电视,都在寻求与新媒体的融合,从而达到传播的进一步延伸。在传统媒体中,电视受网络、新媒体的冲击很大,但是作为一个制作成本相对较小,收视颇好的节目类型——健康类节目,其将服务性、科普性以及趣味性充分结合从而受到观众喜爱,广受从中央到省级卫视、地面频道的钟爱。本文就健康类节目与新媒体中的微博如何融合进行探讨,从而使节目可以借微博之力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延伸。  相似文献   

18.
郭剑 《采.写.编》2016,(1):110-111
在新媒体发展越来越迅速的今天,纸媒似乎面临着毁灭性的冲击,如此悲观的舆论扑面而来.然而,是压力也是动力,是挑战也是机遇.最为纸媒中流砥柱的纸媒编辑应该怎么做才能逆流而上,才能留住读者?本篇讨论的就是纸媒编辑应该具有怎样的新媒体素养,才能在日新月异的媒体发展空间找到自己的立足点,找到自己的出彩之处.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新媒体技术得到了快速成长,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与此同时,新媒体的到来对传统媒体形成巨大的挑战。在传统电视新闻媒体发展中,要强化与新媒体的有效融合,才能不断扩大其影响力。文章阐述了新媒体传播的特点,分析了传统电视新闻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中面临的危机,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创新的必要性及意义进行研究,提出了传统电视新闻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创新的策略,以期对传统电视新闻媒体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我国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渗透到各个行业中,并且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在媒体行业,"互联网+"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文章对"互联网+"进行概述,阐述"互联网+"对于媒体融合的重要意义,分析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现状,并提出"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途径,希望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