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典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大力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海外传播,是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促进各国文化交流的必然要求。新媒体时代为典籍对外传播创造了全新的机遇,本文通过跨文化传播视角分析新媒体时代典籍传播的现状,探究新媒体时代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对外传播策略,以寻求最佳传播方案、达到最佳对外传播效果,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2.
随着媒体发展的日新月异,新媒体在对外传播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日益发展并且不断繁荣的新媒体语境,成为新形势下对外传播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什么是新媒体语境、新媒体语境对对外传播的影响有哪些、对外传播如何适应新媒体语境,这些问题都是本文要着重探讨的。  相似文献   

3.
新形势下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已经成为档案工作者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重要工作目标。本文就高校档案文化对外传播的现状、新媒体的特点以及新媒体对高校档案文化传播途径的影响进行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4.
姜波 《东南传播》2016,(7):31-33
电影作为较易被跨文化受众接受的文化产品之一,在中国对外传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中国电影对外传播效果一直不理想。文章从中国电影对外传播的文化意义和现实意义出发,提出转变传统对外传播观念、开创中国电影教育新路径、引入市场机制、发挥新媒体优势、重新定位政府角色以提高中国电影对外传播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民族文化传播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重要途径,也是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主要方式。本文在对建国以来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政策变迁的梳理中,一方面进行了一个系统的、完整的归纳与总结,认为我国民族文化传播政策的变迁有两个特点:典型时代特点、发展对外传播;另一方面提出个人对于民族文化传播政策的相关思考,在我国新媒体发展迅猛与媒介融合的关键转型期,给民族文化传播的后续保持与研究提出可参考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李娜 《新闻传播》2014,(3):134+136
从新媒体时代背景着眼,在梳理少数民族文化的文化元素和艺术意蕴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新媒体产业链,借力新媒体平台,探索少数民族文化和新媒体传播相结合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7.
随着受众需求和传播环境的变化,少数民族文化面临着认知度较低、受众减少、对外传播效率低等问题,而新媒体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提供了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少数民族文化闭塞传播的窘境。"三月三"是广西壮族的传统节庆,借助于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三月三"的影响力,营造了浓厚的"三月三"传统节庆的氛围。本文旨在以广西壮族"三月三"为例,从传播内容、媒介特性、传播效果等方面探究新媒体对少数民族形象建构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媒体的传播形式激发了受众的积极性与参与度,有效提升了少数民族的影响力,有利于构建一个完整的、具有特色的少数民族形象,使广西少数民族形象在区域内外得到重新认识和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8.
董媛媛  田晨 《青年记者》2017,(11):86-87
中央电视台英语新闻频道是我国对外传播的前沿阵地,是传播我国声音、塑造我国国家形象的重要渠道.本文通过对新闻从业人员的深度访谈,考察央视英语新闻频道的传播主体、对外新闻传播和翻译等具体新闻生产环节,并讨论新媒体领域的发展和对外传播的障碍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际传播格局和世界地缘政治的变迁,东北三省朝鲜文媒体在对外传播特别是在对韩传播中的战略地位有较大提升,朝鲜文媒体(主要指《黑龙江朝鲜文报》、《吉林朝鲜文报》、《辽宁朝鲜文报》)对外宣传报道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已成为其主要活动之一尤其近几年,面对日新月异、蓬勃发展的新媒体格局,传统媒体的发展空  相似文献   

10.
传播对少数民族文化具有重要作用。新媒体扩大了文化传播的空间,使传播路径更加多样化,传播方式由单向传播变为互动性的双向传播,新媒体也带来信息传播鸿沟的扩大,出现商业化、娱乐化、片面化的现象,针对这些挑战,少数民族地区要采取提高新媒体传播者的素养、构建多元化传播机制、打造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文化产业链、加强监督进而规范传播秩序等措施,使新媒体更好地服务于少数民族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11.
张萌 《视听》2016,(6):120-121
在世界一超多强的格局中,美国作为唯一超级大国,从来都在我国外交中占据重要地位。在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在对外传播上展现出了新的传播特性。本文以习近平同志访美为例,从媒介话语视角,分析我国对外传播遇阻的文化意识形态因素,以及如何运用新媒体营销策略实现对外传播最优化。  相似文献   

12.
民族文化的传播,离不开媒体的支持,新媒体时代,更要积极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拓展传播形式与渠道,全方位、多维度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传播,只有这样才更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信息全球化时代,新媒体领域成为话语权争夺的前沿阵地,民间力量也日益进入对外传播格局。本文从新时期的形势出发,强调民间力量在西藏对外传播体系中的重要性,探讨西藏民间对外传播的实现途径和传播策略,以实现对外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国际舆论环境的变化,国内传统的对外广播事业受到强烈冲击。为拓宽广播媒体对外传播平台。2013年,国内的对外广播加强了国际传播能力的建设,努力进军国际一流媒体,在对外宣传、国际合作和新媒体融合方面呈现出诸多亮点。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带来冲击与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和新的传播渠道.本文在具体分析新媒体时代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困境及相应优势的同时,也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新渠道进行了探索和阐述.  相似文献   

16.
刘滢 《青年记者》2016,(28):19-21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各种类型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为对外传播形式的多样化和效果的改进提供了契机.从传播平台上看,以社交网络为代表的平台型媒体使对外传播的成本大为降低,直接抵达外国受众并获得反馈,极大地提高了落地率,缩短了传播周期.从内容产品上看,融合报道的井喷使对外传播从文字、图片“两翼齐飞”的传统媒体时代一跃进入微视频、动画、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轮番登场的新媒体时代,吸引力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7.
蔡帛真 《报刊之友》2014,(2):126-127
我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不仅使得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展现自身魅力,也成为推动本国经济拓展海外、提升中国世界地位、营造良好国际形象、与其他国家及人民联络感情的重要途径之一。故而在国际传播中,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策略显得愈加重要。文章基于我国古今文化传播活动的梳理,从政府主导及民间活动两个文化传播推动模式分别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时代,高校迫切需要加强对外宣传,塑造大学形象,争取有利舆论氛围。本文通过对国内高校宣传舆论工作现状的分析,对如何提升新闻宣传对外传播力提出几点建议:把握时度效,做好对外宣传;创新传播手段,用活新媒体;拓展合作传播,提升知名度;建强新闻队伍,提高业务本领等。  相似文献   

19.
王佳炜 《今传媒》2016,(11):159-160
老字号的振兴不仅是商业经营层面的复苏,还包括对老字号文化对外传播价值的发掘和使用.陕西老字号的文化内核是陕西老字号文化对外传播的基础,而故事驱动、社交驱动、体验驱动则是新的传播环境下陕西老字号文化对外传播的三大核心驱动力.  相似文献   

20.
与传统上将大众传媒作为国家对外传播载体的认知有所不同,笔者基于国家对外传播=国家(对外)行为+解释国家(对外)行为这一框架,将国家对外传播的载体定义为国家的政治外交、军事外交、文化外交、经济外交、能源外交、体育外交及舆论外交等。本文讨论的正是其在国家对外传播中的载体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