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鉴赏一首诗歌 ,就必须品味一首诗的语言文字 ,尤其要注意一字传神的地方 ,这是我们鉴赏诗歌的第一步 ,也是高考诗歌鉴赏题必须要涉及的考点。因此掌握诗人炼字的基本规律 ,以及不同词性的词在诗中的不同作用 ,对我们鉴赏一首诗而言至关重要。我国古典诗歌在语言上经过千锤百炼 ,古代诗论中所说的“诗眼”、“句眼”、“一字眼”就是对诗歌创作中的炼字所作的理论概括 ,“吟安一个字 ,拈断数茎须” ,贾岛为琢磨“推敲”二字不觉冲撞时为京兆尹的韩愈 ;王安石为“绿”字煞费苦心 ,易稿十多次。虽然不同的诗人在不同的诗中所追求的诗歌语言不同…  相似文献   

2.
我们通常所说的古诗词鉴赏应该包括鉴赏和评论两个方面。要更好地鉴赏古代诗歌必须具备一些基本常识和基本概念。一、明确诗歌的“诗眼“”意象”“意境”古人作诗词讲究炼字。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或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即为“诗眼”。如:“悠然见南山”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诗歌,是民族文化的瑰宝,鉴赏它是一种艺术享受。从1998年起,诗歌鉴赏成为高考的重要考题;2002年诗歌鉴赏由一卷移至二卷,这样,完全意义上的诗歌鉴赏出现了。如何鉴赏,据考纲要求,总的来说是披文入情,知人论世,感知妙语,但这些方法目标太大,操作性不强。笔者认为快速准确恰当鉴赏一首诗,必须把握好切入点,而且只有寻找到小而精的切入点,才能快捷掌握诗歌的主旨,把握诗歌的情感,才能准确鉴赏评价一首诗。  相似文献   

4.
诗歌鉴赏是高中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高考中也占有相当比重。但是一些同学在进行诗歌鉴赏时常常不知从何处下手,笔者觉得这主要是因为同学们还未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下面,笔者试从诗歌的关键词句、诗歌的写作背景、诗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三方面来谈谈突破诗歌鉴赏堡垒的方法。一、从诗歌的关键词句入手进行诗歌鉴赏我们在学习郑愁予的《错误》时,老师都会讲到理解这首诗要从“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一句入手,这一句是我们理解这首诗的关键,也是突破口。同样,在鉴赏别的诗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找出这样的词句,有些诗歌的标题本身就为我们…  相似文献   

5.
要准确地完成诗歌鉴赏题,就必须准确理解诗歌的内容,就像读文章要理解文意一样。当然,读懂一首诗,还要有相应的方法和步骤,考生只要掌握了方法,做题就会顺畅许多。  相似文献   

6.
诗歌鉴赏题一向是高考题目中考生得分最低的题型之一。我们一直强调高考复习要回归课本,可对诗歌鉴赏却抛开教材,在浩如烟海的诗歌中选出一些个例去操练,结果做过之后,学生也不会有什么印象,下次换一首诗就又不会了,费时费力,显然不可取。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改革正在冲击和挑战着传统的语文教学,而诗歌,尤其是古诗词,既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又是中考和高考中的重难点,如何在新课改的理念下进行学习?如何鉴赏古诗词?笔者认为以下几点需要把握: 一、把握诗中的信息 诗中的信息有两种:一为显性信息,一为隐性信息,鉴赏诗歌时要注意把握这些信息.显性信息一般表现在诗的标题或注释中.标题中的信息一般是提示诗的内容情感和诗的类别.如《送元二使安西》,据题可知这是一首送别诗,那么对诗中所描写的"雨""柳"等意象的含义及诗中所表露的诗人的情感也就容易把握了.注释中的信息一般是交待诗作的背景.鉴赏诗歌要因入论诗,因时论诗,这就需要我们在鉴赏时必须对诗人及创作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人教社编的高中语文试验教材必修本第三册共选入古今中外的诗歌精品 34首,再加上一、二、三册读本所选,有好诗近百首。这样多的诗歌作品入选高中语文教材,足见编者对诗歌教学的重视,也足见作为一个高中生,学习鉴赏诗歌,提高诗歌修养的重要性。但要学会鉴赏诗歌,领会诗歌的精要,却又是件不很容易的事。因为诗歌含蓄,竟境深幽,跳跃性又大。鄙人经过多年教学和鉴赏诗歌的体会,认为诗歌教学,可以从下面三个环节引导学生进行鉴赏。   一、反复诵读   诗歌的本质特点之一是富于节奏感和音乐性, 所以鉴赏诗歌,首要的是要反复诵读…  相似文献   

9.
<正>诗歌鉴赏是新课标高考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掌握诗歌鉴赏题的解题技巧,提升诗歌鉴赏的解题能力,对备战高考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多年高三备考的点滴做些探讨和努力,权作引玉之砖。一、提升知人论世读懂诗歌的能力诗是作者情感的抒发,灵魂的写照,要想读懂一首诗,就必须了解诗人的思想性格和生平遭遇,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和创作目的,从而设身处地的揣摩诗人的心境,理解其思想内涵和艺术技巧。特别是近几年  相似文献   

10.
“诗以言志”,伟大的诗人总是把心中的爱与愁交付于诗的歌吟,优秀的诗歌从来都是人类情感的结晶,所以品味诗中真情,是鉴赏诗歌的主要任务。高中生鉴赏诗歌,自然是理解诗中表达的情感和情感表达的基本方式。然而学生诗歌鉴赏的得分率一向偏低,作为老师,也倍感委屈,课上讲了许多诗歌鉴赏的知识,分析了一首又一首诗歌,老师的讲解学生似乎都听瞳了,但当他们独自面对一首新的诗词时,又如读天书,不知所云,  相似文献   

11.
假如只给一首古诗,要求我们自选角度写一段300字左右的鉴赏文字,该怎么应对呢?曹操曾言: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一语道破诗歌真谛,诗都是用以言志的,这志就是诗人的思想感情。我想鉴赏一首古诗,无非要考虑  相似文献   

12.
宋明镜 《新高考》2010,(Z2):28-29
古代诗歌鉴赏题要求考生在回答时,首先要读懂诗歌内容,再次要规范表达。因为诗歌内容丰富,意蕴深厚,意象多维,情感丰沛,所以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感受、体会、鉴赏,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歌的主旨内涵,把握其中的情感意蕴。一首诗,就像一座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赏析古代诗歌时,如果能多思考一个角度,你就能更好地读懂诗歌,你就能得心应手。多思考一个角度,你就多一种选择。对同一首  相似文献   

13.
解答诗歌鉴赏题要讲思路。一般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从形象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形象的认识规律。首先要认真阅读整首诗,初步了解诗的基本内容,再逐字逐句推敲,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从而进一步把握诗的意境。诗歌是借助形象来抒发感情的,要认真分析诗中所描绘的形象特点,体会形象所寄托的思想感情、所创造的艺术境界。以’99诗歌鉴赏题为例,第8题要赏析杜甫的《漫成一首》,是一首写景诗。近年来诗歌鉴赏都取材于古典诗歌的写景诗,这是共同点。阅读全诗,从“江月去人只数尺”、“欲三更”、“联拳静”这些语句,可以初步把握这首诗是描写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再逐字逐句分析理解。第一句“江月去人只数尺”中,“只数尺”形容了江中月的清晰,  相似文献   

14.
高考诗歌鉴赏,应重视标题、作者和注释为我们提供的信息,从“三看”的角度入手,准确把握诗歌的大意和主旨,为正确解答试题打下基础。一看标题。诗歌的标题富含诸多信息,不少考题的设置与该诗的题目有关,研读诗题,往往能从中得到提示性的暗示。1、研读诗题,把握题材。许多诗歌的标题都直接或间接表明了该诗的题材,如2004年全国卷甲卷的诗歌鉴赏题,标题为《秋思》,从标题便可看出这是一首思乡诗;再如李益的《喜见外弟又言别》,从“别”这个标志性的文字就可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把握了诗歌的题材,就可根据不同题材诗歌表情达意的特点,去把握诗…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诗歌,是民族文化的瑰宝。鉴赏它是一种艺术享受。从1998年起,诗歌鉴赏成为高考的重要考题;2002年诗歌鉴赏由一卷移至二卷,这样,完全意义上的诗歌鉴赏出现了。如何鉴赏,据考纲要求,总的来说是披文入情,知人论世,感知妙语,但这些方法目标太大,操作性不强。笔者认为快速准确恰当鉴赏一首诗,必须把握好切入点,而且只有寻找到小而精的切入点,才能快捷掌握诗歌的主旨,把握诗歌的情感,才能准确鉴赏评价一首诗。1、从题目切入(题目是作品的眼,它往往是作品的灵魂,或是作品的线索,它暗示作品的主旨和情感,体现作品构思)。如杜甫的《倦夜》:竹…  相似文献   

16.
本文要解决的问题是面对某一首诗(词、曲)怎样着手于细节进行鉴赏,又该着手于哪些细节进行鉴赏。除了从诗歌内部人手外,还可以凭借我们积淀的知识进行相关迁移与联想,使我们遇到这类题目时能诗中有点,诗外有路,寻点入赏,不至于茫然无计。  相似文献   

17.
有一节语文课,我捧着一堆讲义,走进教室。这节课的内容是高考诗歌鉴赏复习,我预备讲三张讲义,大概有十多个诗歌鉴赏的题目。可是,在讲到第二个题目时,我遭遇上了唐代诗人杜苟鹤的《山中寡妇》一诗。尽管在备课时已经接触了这首诗,并已经把题目、答案和解题的要点都思考了一下,但在课堂上再一次向学生讲述这首诗时,我还是感到灵魂被深深地撞击而不能自已。这首诗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8.
这首诗可以说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诗歌单元中最难理解的一首,包括参考书在内的许多资料都没有明确的鉴赏,大多模棱两可,“王顾左右而言他”,同学在阅读中也存在很大的困难。对于这首诗或类似的诗作应该怎样去阅读理解呢?我们不妨以此为例来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9.
诗歌鉴赏方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诗的感觉去把握诗的思维,从而进入诗歌本。诗歌本中以意象为基本单位构成诗的思维不同层次。对诗的思维不同层次的把握,使鉴赏对诗歌本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分析。但在诗歌鉴赏中还必须通过对诗歌的本体性特征“诗家语”的感悟去把握诗歌的独特性,在艺术再创造中充分发挥鉴赏的想象和联想的作用,根据“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等原则去鉴赏诗歌和获得诗美享受。  相似文献   

20.
从1997年全国卷出现第一道诗歌比较鉴赏题到2014年,全国高考共出了32道诗歌比较鉴赏题,其中尤以2014年为甚,共有6份试卷拟的是此类题型。高考命题专家之所以青睐此类题型,是因为这种比较鉴赏题,信息容量大,综合检测性强,能更准确地考查学生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那么,我们如何应对这样的诗歌比较鉴赏题呢?一、利用已知,整体把握比较鉴赏是比单首诗歌鉴赏要求更高的鉴赏,但开始答题时不能直奔比较点而去,而是应该先从整体上了解两首诗(或三首诗)的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