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弗朗索瓦丝·萨冈,法国著名女作家,被誉为法国文坛上的女性“三剑客”之一,1935年生于法国南部的洛特省,19岁时出版《你好,忧愁》,轰动法国,从此步入文坛。萨冈至今已出版了28部小说、剧本和回忆录,事业顺利,但命运多舛。她两次离婚,1957年遇严重车祸,差点丧命,1962年又因税务和毒品问题染上了官司,1978年她被诊断为胰腺癌,后虽被否定,但死亡阴影从此萦绕在她的心头。1994年,她以此为题材写了一本小说《短暂的悲哀》。法国《读书》杂志记者就这本新著采访了她,以下是采访记录。原文较长,译文略有删节。  相似文献   

2.
法国最受欢迎的一位女电视编导兼节目主持人克里斯蒂娜·奥克兰突然辞职。理由是,她认为她的编导广播自由受到了限制。奥克兰主持的「安泰那2」是由国家控制的三个电视频道之一。她的辞职引起了人们的纷纷猜疑。有人认为,这是亲密特朗总统的主管电视部门的官员为一九八六年国会选举而加紧对电视节目控制的后  相似文献   

3.
在法国,安娜·森克蕾(ANNE SINCLAIRE)的大名如今已经风靡全国。她主持的电视一台《每周时事评论》(7 SUR 7)已经成为法国电视观众收看率最高的节目之一。安娜·森克蕾在电视荧屏上表现出来的那种庄重而又大方、漂亮而又沉稳的形象给观众们留下了强烈的好感。也正因为如此,她已经多次被评选为最受欢迎的电视明星。在电视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们的眼里看来,安娜·森克蕾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她占据的那个职位  相似文献   

4.
法国最受欢迎的一位女电视编导兼节目主持人克里斯蒂娜·奥克兰突然辞职。理由是,她认为她的编导广播自由受到了限制。奥克兰主持的‘安泰那2’是由国家控制的三个电视频道之一。她的辞职引起了人们的纷纷猜疑。有人认为,这是亲密特朗总统的主管电视部门的官员为一九八六年国会选举而加紧对电视节目控制的后果。自从一九五八年戴高乐当选总统以来,法国电视台一直被看成政府的喉舌。那时,国家情报部长有专线电话通向电视台,一切与爱丽  相似文献   

5.
时尚人物     
《中国新闻周刊》2004,(19):72-72
张曼玉:封后戛纳 香港影星张曼玉凭借在前夫法国新晋导演奥利维耶-阿萨亚斯执导的影片《清洁》中的自然本色表演,获得第57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最了解她的男人为她拍摄了属于她的电影,并给她带上了凤冠。”这是影评人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卡尔芒太太(1875~1997)是法国人,享年122岁。1993年,她是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正式承认仍然健在的最高龄的人。卡尔芒太太之所以长寿,主要是  相似文献   

7.
法国现代女作家杜拉斯创造了生命和叙事的奇迹。她在本该作祖母的年龄写出了《情人》:那是人的一生中最年轻、最野性、最缠绵的岁月,在法国少女和中国男人之间发生的不合常规的情感故事。那种情感看起来有点可怕,并且很容易被写得流俗,可是杜拉斯却把它写得那么自然、充沛。是什么让杜拉斯找到了如此苍翠的表达? 我在《大家》的内封上看到过杜拉斯被时光摧毁的容颜,她已经80多岁了,可我记住了那双眼睛,那是穿透了岁月仍然面向爱情的眼睛。我有些明白了杜拉斯的写作,她的生活太饱满、太强烈,比虚构的生活更像狂风或巨浪,猛击着她的心脏,她直接写就是了,她不得不进入一种狂暴般的写作——狂暴般的情感与语言。杜拉斯的作品强调的是个人的生活,尤其是有关她的感情、人格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法国圣特鲁贝的秋天,一匹高马,一只小种马,一只小狗,活蹦乱跳地带领着一群“四爪”朋友,在乡村的林荫路上享受它们的自由,这群小家伙的“妈妈”,是法国最著名的美人——碧姬·芭多,她从屠宰场里夺回了它们的生命。“是的,我是它们的教母。”自从息影之后,碧姬不再扮演性感明星的角色,这个被认为是全法国甚至全世界“最富有挑逗色彩的女人”,成了最坚定的“动物保护主义者”。  相似文献   

9.
动态集装箱     
ELLE法国著名女性杂志60周年大庆在法国众所周知最著名的女性杂志是《她》(ELLE)。1945年11月21日,ELLE杂志由埃莱娜·拉扎雷夫(HélèneLazareff)创办。这本杂志从创办至今已经有60周年的历史了。如今《,她(》ELLE)在全世界出版发行37个版本,每个月的销售量为550万份,2004年刊登的广告版面为48万4千页,仅女读者人数就达2500万。在世界范围内《她》已经成为一本享有盛誉的杂志。目前《,她》由法国最大的期刊集团桦榭菲力柏契出版集团出版发行。近年来,该集团不仅出版发行这一驰名品牌杂志,还出版发行由此衍生出的刊物《她-装饰》(El…  相似文献   

10.
于夫 《新闻世界》2007,(3):28-29
2500多年前,古罗马的凯撒大帝在征服高卢(今法国)时,向他的新臣民豪迈地宣布:“我来了,我看见了,我征服了!”时隔20多个世纪,一句相仿的宣言震彻美国:“我参选了,同时将赢得胜利!”希拉里·克林顿向美国首位女总统的权位吹响了冲锋号。这就是希拉里,一个让许多对手感到畏惧的女政治家。对这样一个女人,美国媒体发现了一个天大的噱头,而大量最坚定地支持她和最坚定地反对她的美国人也对她表现出截然相反的好恶。  相似文献   

11.
我8岁那年就失去了我最好的朋友.她的确是我第一个最要好最要好的朋友.露西几乎从来都不抱怨嘀咕,当我们玩牛仔游戏,而她只得扮演配角时,她也是乐呵呵的.她也从来不哭,我们玩躲球游戏时,有的大孩子扔球扔得那么重,使她站都站不稳时,也没有见她哭过,她真是世界上最棒的女孩子了.  相似文献   

12.
海外简讯     
法国的主要出版社现况 据法国《世界报》报道,法国是世界上的出版大国,也是出版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拥有众多规模不同的出版社。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加剧,法国的出版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兼并重组已经成为家常便饭。经过10多年的整合,法国的出版业现已形成两大出版集团和四大独立出版社的态势。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新闻周刊》2010,(22):88-88
金童卡卡的太太、23岁的卡罗琳是巴西Wags(wives and girlfriends)里最耀眼的明星。卡罗琳的母亲是法国品牌Dior在巴西的CEO,她本人则是该品牌在巴西的模特。和卡卡一样,卡罗琳也是忠实的基督徒。形象清纯、低调、从不卖弄风骚的她,被中国媒体称为“小龙女”。  相似文献   

14.
擅长套明星“说真话”,却帮郎中上电视诈财法国最有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之一沙巴蒂耶(Patrick Sabatier),以及他的制作人太太,前不久均以“串通诈欺”的罪名,被法国警方拘捕。这也是最近数年以来,第三位法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因“串通诈欺”罪名被捕。沙巴蒂耶是法国国营电视一台  相似文献   

15.
海伦·托马斯是美国新闻界一位引人注目的女性。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庞大的随行记者团中,她是唯一的女士;在白宫的总统记者招待会结束时,也通常由她站起来说:“谢谢,总统先生”,美国1976年的世界年鉴曾把她选为美国25名最有影响的妇女之一;她是美国大通讯社中担任白宫分社社长职务的第一位女性。海伦·托马斯1920年8月4日出生于美国肯塔基州的温彻斯特,在美国第二大城市底特律长大,曾就读于韦恩州立大学。1943年,她进入合众国际社当了  相似文献   

16.
海伦·托马斯是美国新闻界一位引人注目的女性。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庞大的随行记者团中,她是唯一的女士;在白宫的总统记者招待会结束时,也通常由她站起来说:“谢谢,总统先生”;美国1976年的世界年鉴曾把她选为美国25名最有影响的妇女之一;她是美国大通讯社中担任白宫分社社长职务的第一位女性。海伦·托马斯1920年8月4日出生于美国肯塔基州的温彻斯特,在美国第二大城市底特律长大,曾就读于韦恩州立大学。1943年,她进入合众国际社当了  相似文献   

17.
美国东部时间9月23日晚11时17分.在纽约曼哈顿东河畔的寓所,“蒋宋王朝”的最后一位标志性人物,蒋介石的遗孀宋美龄于睡梦中辞世.享年106岁。 她出身于中国最有名的家族、曾是中国政治舞台上最耀眼的明星。也是中国现代史上最具争议的女人之一。她见证、参与和影响了中国历史上一段非常重要的历程。 那些和她同时代的风云人物们。那些曾经的朋友和敌人都已经先她而去.而宋美龄顽强而孤独地进入了21世纪。她的辞世.重新唤起了人们对那个时代的记忆  相似文献   

18.
法国是出版连环画的大国之一,法国人把连环画称为第九艺术,连环画已经成为法国图书出版业中最活跃的部门。现在,法国人不仅可以阅读纸介质的连环画,还可以看连环画的光盘和连环画的电影。近年来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对连环画的制作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自从2007年9月起,法国一个年轻的名为Foolstrip的出版社就开始在网上策划一套连环画,这将是在法国网络上第一次展示第九艺术。  相似文献   

19.
在法国,贝尔纳·彼伏先生主持的电视文化专栏节目十分有名.作为彼伏先生的助手,安娜一玛丽·布浓女士所起的作用非同一般.她对法国图书市场的影响大于电视文化领域中的任何一位文人.在布浓的办公桌上,最引人注目的是4部电话,其中最大的一部外观恰如一台小型电话交换机.布浓利用这4部电话与出版商随时通话,法国的一些出版机构、集团或公司对布浓的电话号码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相似文献   

20.
法国,诺曼底省,卢昂城。我面前是圣女贞德就义的广场。它是那么普通、朴素、简单。一个真正的民族英雄,曾经拯救自己国家于万分危难之中,如果没有她,我们不知法国的历史会要怎么写;一个在历史的殿堂中身列前排的伟大人物,她的见识、热情、气慨、勇气,都化为了一个个英雄业绩,永昭史册;一个朴实的农家女,至死她都保持着一个生死不移的信念、一种纯洁闪光的品格、一颗水晶般的灵魂。她就义于这个广场,活活地、而且是慢慢地被敌人烧死,历史上许多慷慨悲歌的就义者,都没有死得像这个年仅19岁的少女这样惨烈、这样难熬,她的死本身就是万世传扬的英雄行为,是真正圣徒的慷慨就义、英勇殉难,足以构成世界上最感人的诗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