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体育教学要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就必须对体育课程进行研究和改革,专项课的设置就是对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方面。通过总结河北农业大学近20 年开设专项课的经验, 结合对学生和教师双方面的调查, 在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一系列结论, 并提出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宋旭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21(3):102-102,104
为更好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我校在成功试行了从一年级开始,就分专项选修进行二年专项课学习的课程设置模式基础上,继续深化体育课程改革,在女生教学、专项课的分层次教学、理论课教学、教学观念转变、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等方面进一步改革实践,取得了多方面的实际效果,对领悟“三自主”精神深化体育课程改革,特别对形成“健康第一”理念和实现“终身体育”目标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冰雪体育运动发展迅速,冰雪体育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备受关注。三阶段六方向雪花式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当代冰雪体育人才需求为背景,以2018版《高等学校体育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坐标,根据G-S理念设计形成。该模式将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三阶段分为基本能力培养阶段、专业能力培养阶段和职业能力培养阶段;在课程设置方面,提出北方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冬季-夏季运动项目双(项)专项课或三(项)专修课(夏季专项、冰上项目专项、学生项目专项)课程设置方向及冰雪体育通才与冰雪体育专才培养的课程设置方案。  相似文献   

4.
运用访谈法、文献资料调研等,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大学公共体育太极拳选项课的设置可行性进行论述,并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学校开设太极拳课程进行利弊分析,指出开设太极拳选项课符合西部大学公共体育教学,突出太极拳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在我国单独设立的时间较短,体育课程的教学与普通高等学校基本雷同,高职特色的体育课程还没有形成。该研究以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的岗位实践操作性目标和体育教育的身体活动性为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切入点,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引入职业身体能力锻炼必修课。在高职体育课程整体设计时,把高职体育课程设置为体育运动专项技能课、体育运动专项技能选修课和职业实用身体能力必修课三大类。在职业实用身体能力体育必修课程设置中,综合高职院校专业的特点和职业岗位对操作技能、身体体能素质和身体形态素养的要求,将各类似岗位群高职学生的职业实用身体能力进行分类训练,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门锻炼。  相似文献   

6.
关于高校开设艺术体操选修课的意向调查与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问卷调查,对我院88级和89级全体女生有关体育教学内容的兴趣需求进行了全面调查。开设了较受欢迎的艺术体操的专项课,并于对本院93级和98级全体女生开设专项课前后身体素质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比,由此论证开设艺术体操专项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对天水师范学院公共体育课程实施新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表现、教师的备授课情况、课程内容设置及场地安排、器材分配和学生课后练习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和统计研究发现,在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实践中应该提倡基本技术授课以系为单元按项目统一安排,并配以专项教师带课;选项课采用每学期选项法;理论课分增和补充到相应的技术课中,不再单独设置;场馆不分节假日定时开放,并向学生提供租借器材的服务,以丰富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8.
通过问卷调查和多年教学实践研究,探讨普通高校体育造项课的择项和立项的依据。通过教学实验对比,以反映教学效果的专项技术考核成绩和身体素质的测试成绩做横向的比较,探讨体育造项课程的设置。  相似文献   

9.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快乐体育"、"终身体育"思想的引入,体育选项课教学模式取代了传统"以田径为主导"的体育教学模式,在体育院校如何培养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专项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多元化,是本文进行教改的主题.通过专家访谈、对比分析和个案分析的方法.对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专项课程大纲内容和时数进行了适当修改,针对现有状况对田径专项训练进行了分层训练和程序训练相结合的教改,期望能对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专项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体育选项课教学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其原因主要是体育场地、器材、经费、专业教师等资源不足;师生对体育选项课认识有偏差;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开设新兴体育项目少。发展对策应从确立明确的指导思想、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和未来所从事的职业特点设置体育项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快体育场馆建设步伐、完善课程评价体系、改革教学模式、依托体育俱乐部积极开展课外活动等方面着手,促进高职院校体育选项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教学实验等方法,就安塞腰鼓的锻炼价值、对高校体育文化的推动作用以及充分展示学校体育工作等方面来阐述高校开设安塞腰鼓选项课的积极作用,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高校的推广和发展,改进课程设置,促进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提供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体育兴趣的培养与体育课教学改革──为“专项课”立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深入分析体育课教学中影响体育兴趣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当前我国体育课教学中体育兴趣培养的现状及问题,首次提出了以培养“专项兴趣”为核心的体育兴趣培养目标,并主张在大中小学中全面开设“专项课”。  相似文献   

13.
对目前高校体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核心内容不突出、教学模式单一、体验类课程缺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对课程建设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把体能课、体验课、专项课三种类型课程进行组合、多种教学模式并存的高校体育课程方案。  相似文献   

14.
对普通高校新生开设体育专项课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比实验、数理统计和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当前普通高校开设体育专项课问题进行探讨,结果发现,专项课比普通课有以下好处:1)更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2)更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专长,提高教学质量;3)更有利于学生体育兴趣、意识的培养,运动规律的掌握,运动能力的提高和锻炼习惯的形成,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了增进福建省、台湾、香港、澳门四个地区相互了解和相互学习,同时也为福建省大学体育课程设置的不断优化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采用文献检索法、实地调查法、比较分析法、个案研究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福建省、台湾、香港、澳门的大学体育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及学分安排、课程开设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近几年来,两岸四地的大学体育工作不断加强,体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2)从课程目标的制定来看,四个地区都着眼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及运动技能的掌握,但又表现出一定的特色风格;(3)在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上,福建省与台湾地区都有具体的要求,而香港与澳门地区回归后有所改善;(4)在课程开设情况上,四个地区开设情况大体分为球类、健美操与舞蹈类、武术类、户外运动类及民间体育类等;(5)在课程开设项目上,福建省和台湾地区的大学课程开设项目丰富且多样化,而香港和澳门地区的大学体育课程开设项目突出地区社会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6.
高校开设乒乓球专项课教学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校开设乒乓球专项课教学的指导思想、课程的内容选择、教学中要遵守的原则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校体育课“新纲要”的实施,就目前的体育教学状况基本上打破了以往的传统式教学方法,逐步实现了针对女生的专项课教学,如女生健美操课、女生篮球课、排球课等。高校女大学生体育课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女学生增强体质效果的如何,关系到学校及体育教研室对女生体育教学  相似文献   

18.
提高排球选项课教学效果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排球运动是大学生普遍喜爱的运动项目,也是高校体育选项课开设较多的课程,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如何使学生在排球选项课上更好更快地掌握排球的基本技术,提高打排球的能力,在排球运动中增进健康,获得愉悦,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这是排球选项课教学的根本任务。在教学中应注意从  相似文献   

19.
体育课程设置小型化、课题化在许多高校中已经开始实施,且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本文通过对深圳大学和苏州大学这两所高校开设的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课程组织形式的小型化、课题化体育课程进行研究,总结这两所高校小型化、课题化体育课程的开设情况、特点和经验,从而给大家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摘要:田径课是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传统体育教学中能有效地发展各种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田径课,因其枯燥、单调、运动负荷较大及社会需求多元化使学生们失去了继续学习和提高的动力。为了使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设置的更加科学化、合理化,通过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教学大纲进行了研究。认为:田径普修课教学目标基本符合该专业方案和田径课程类教学指导纲要文件;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学时设置偏少,有半数院校未达到8所院校田径普修课平均学时,4所体院开设的技术教学实践课有利于提升大学生教学能力和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田径课程所选教材理论性较强,缺乏实际应用需求;田径课考核内容全面,重视终结性评价。研究结果为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大纲的完善修订提供借鉴和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