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4 毫秒
1.
“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是“圆”一章中继“圆的有关性质”、“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后的又一重要内容.它是初中平面几何的“尾声”,既要综合圆的有关知识,又要将相似形、方程等知识融于一体,为高中阶段奠定基础.本文举例探究“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中若干重点问题,供同学们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2.
两圆位置关系的判定有下面两种方法.只要同学们掌握了这两种判定方法,对于学好圆这部分知识是大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3.
“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是“圆”一章中继“圆的有关性质”、“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后的又一重要内容.它是初中平面几何的“尾声”,既要综合圆的有关知识,又要将相似形、方程等知识溶于一体,为高中阶段奠定基础.本文举例探究“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中若干重点问题,供同学们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4.
“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是“圆”一章中继“圆的有关性质”、“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后的又一重要内容.它是初中平面几何的“尾声”,既要综合圆的有关知识,又要将相似形、方程等知识溶于一体,为高中阶段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本文通过举例探究“圆和圆  相似文献   

5.
一圆和网的位置关系有五种,由两圆的公共点个数及圆上其余点间关系,将两圆位置关系分为两圆相离(外离、内含)、两圆卡相切(外切、内切)、两圆相交。  相似文献   

6.
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涉及的主要知识点有:一是两圆的位置关系,即外离、外切、相交、内切、内含;二是圆系方程;三是相交弦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学理科》2007,(11):75-77
要点复习 1.两圆的位置关系 同一平面内两个不等的圆之间有五种位置关系,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若设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和r(R〉r),圆心距为d,那么:  相似文献   

8.
高考对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具体要求是:能根据给定直线、圆的方程,判断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相似文献   

9.
~~数学单元测试题(二)(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太原五中@温来玲  相似文献   

10.
在讲授人教版初三数学《圆》一章中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圆与圆有五种位置关系:相离、外切、相交、内切、内含,教师在黑板上画图展示两圆的位置关系与两圆圆心距d与两圆半径大R和小r的数量关系之间的联系。其讲解是片段式的、孤立的,缺乏整体的联系性,直观性不强,趣味性较差,对学生吸引力不大。迫切需要在现实的状态下用两圆位置关系演示仪器来展示圆与圆的位置关系,通过圆的移动完整地反映两圆五种位置关系,让学生在眼手配合下完成学习过程,并增强趣味性。  相似文献   

11.
万波  夏艳艳 《考试周刊》2012,(39):51-51
和以往的初中数学教材相比。现行初中数学教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上册“24.2.3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一节大大简化.后面的习题也做了相应删减,这对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简化并不等于优化。有时过简反而会使知识的学习和问题的解决更加困难、思维过程更加复杂.本节的教学内容即为一例.  相似文献   

12.
在讲授人教版初三数学《圆》一章中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圆与圆有五种位置关系:相离、外切、相交、内切、内含,教师在黑板上画图展示两圆的位置关系与两圆圆心距d与两圆半径大R和小r的数量关系之间的联系。其讲解是片段式的、孤立的,缺乏整体的联系性,直观性不强,趣味性较差,对学生吸引力不大。迫切需要在现实的状态下用两圆位置关系演示...  相似文献   

13.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是初中几何的重要内容,也是同学们学习的难点,但只要认真观察图形特征,通过作辅助线,就能化繁为简,避难就易,现就有关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中常见辅助线作法归纳如下,供读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圆系的运用     
含有参数的圆的方程称为圆系方程,它表示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圆的集合.圆系的思想方法在求圆的方程和求轨迹、研究两圆的位置关系以及定点问题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常用的圆系方程有三类.  相似文献   

15.
圆系的运用     
梁克强 《中学教研》2008,(10):26-27
含有参数的圆的方程称为圆系方程,它表示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圆的集合.圆系的思想方法在求圆的方程和求轨迹、研究两圆的位置关系以及定点问题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常用的圆系方程有以下3类.  相似文献   

16.
雷晓玲  王守翰 《西宁教研》2000,(3):44-46,14
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动手动脑熟悉圆和圆的五种位置关系。2、让学生在动与静的辩证统一中熟练掌握每种位置关系中两圆的圆心距与两圆的半径的数量关系。3、培养动手能力、分析、归纳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圆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及性质。教学难点:用数形结合思想表述两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及性质。.  相似文献   

17.
邓增永 《学周刊C版》2010,(6):166-166
在初中,我们通过平面几何知识的学习,掌握了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方法。在高中,当我们学习了解析几何之后.知道直线与圆可以通过方程来表示,从而我们可以利用直线与圆的方程来判断。  相似文献   

18.
"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是"圆"的知识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初中平面几何的"尾声",既要综合圆的有关知识,又要将相似形、方程等知识融于一体,为高中阶段奠定基础.本文举例探究的是"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中若干重点问题,供同学们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新课改下,数学学科提倡大单元教学,大单元教学能很好地整合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使得数学学习是连贯和连续的.文章基于“为学生构建前后一致、逻辑连贯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学会思考”的设计思想,基于数学内部知识的逻辑与发展,延续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研究思路与路径,探索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学习——由定性描述到定量刻画,对“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进行了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椭圆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围绕椭圆与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即从定义上和图像的位置关系来探讨椭圆与圆的关系。通过学生共同参与、积极探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取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