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为什么我们的学生越学越没有了灵气?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体验到快乐?带着一种全新的眼光审视课堂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弊端。一、用心一句,胜过千言万语案例老师说:"下面请同学们读课文,看谁读得好。"学生们一个接着一个读起书来。老师说:"你读得真棒!""你真了不起!""为他鼓掌!"一节课下来,掌声、表扬声不绝于耳。如  相似文献   

2.
摇篮     
一、示范朗读,寓理于悟师:今天我们刚认识,梁老师想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欢迎吗?如果我读得很棒,你们就热烈鼓掌;如果觉得老师读得不够好,就请举手,给我提意见,好吗?(师朗诵诗歌《轻轻地》。)师:我读得怎么样?生:老师读得很快。生:我们听不懂。师:能不能再给我一次机会?(师再次朗读。)生:你读得很轻,我都听不见了。生:你读得很慢。生:你读得很小气,不大方。师:在小朋友的帮助下,我最后再读一遍,好吗?(师朗诵诗歌《轻轻地》。)生:老师读得有感情了。生:你的表情很好,动作也加出来了。生:老师,你读得很温柔。师:刚才,老师第一遍没读好,就读第二…  相似文献   

3.
一堂语文课上,我看到了这样一幕情景:老师让一位同学朗读课文,这位同学读得吃力,迟缓而又不畅,读了一会儿,他自己觉得读得太慢而不好意思地对老师看了看。这时,这位美丽的女老师朝他微微一笑,还亲切地说:孩子,慢慢地读好,别急,我们等你!在老师真诚的呵护中,这位同学声音越来越响地读完了这段课文。我目睹此情此景,心中顿时充满了感动,为这位老师充满着暖意的话语,也为我们身边有了这样富有教育艺术的温情教师。  相似文献   

4.
魏虹 《成才之路》2014,(7):75-75
正2013年3月的一天,阳光明媚,增城市职业技术学校正组织高级教师上公开示范课,电机制冷部11制冷班来了许多听课老师。原来,是魏虹老师要和大家讲"单门电冰箱电气控制电路"一课。"昨天老师布置的前置作业完成没有?""完成了。""好,那我们来念一念填空题。第一大组读重锤式起动继电器控制电路,第二大组读PTC起动继电器控制电路,看看哪一组读得好。"书声响起,课室里洋溢着欢快的气氛。"好,大家读得非常好,现在我们拿出工作页,做任务1:  相似文献   

5.
3.《火烧云》片断实录师有感情地范读第四自然段,生鼓掌。师:谢谢大家的掌声!谁能说说你为什么给老师鼓掌呀?生甲:因为老师读得很有感情。读到“天空出现了一匹马”时很惊讶,读到“尾巴可不见了”时却很失望。生乙:因为老师读得有快有慢,尤其是读马发生变化的句子,变化是f刚央的,老师读得也f良决。生丙:老师的朗读让我觉得火烧云很美!师:你们能像老师一样读吗?生自由练读后报名读,组织讨论。师: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先说说读得好的地方,再说说不足之处。生丁:他读出了感情变化,但是还不够快。师:请你读一遍,好吗?生读…  相似文献   

6.
师:谁愿意为同学们读这一段?(第二自然段)(举手的人并不多,其中一位是平时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好动好斗的学生,老师同学对他的印象很差。我专门请他读,想借机树立他的新形象,但我不敢抱太多希望)生: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出乎我的意料,结果读得非常好,几乎无可挑剔,可是有许多孩子在笑,我有些纳闷)师:同学们,你们笑什么?是因为他读得不好吗?生:老师,他把“盘子”两字读得特别长,挺好玩的。师: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为什么这样读?(想)稳凯,请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生:因为我们看太阳很小很小。我把“盘子”拖…  相似文献   

7.
<正>在许多语文课上,我们经常会听到老师对学生说:"请你有感情地把课文读一读。"于是学生便会声情并茂地读起来,读完后往往会博得老师一句"你读得真好!老师从你的朗读声中听出了……"等诸如此类的表扬。如果有学生的朗读并未达到老师的标准,我们又会听到:"如果你把××读得更重或者更轻肯定会更好!"于是,学生要么用提高一个八度的嗓音使劲地读,要么用低得只有自己才能听见的声音轻轻地读。然而,这样的朗读真的有效吗?这可能是盘桓在我们语  相似文献   

8.
一天,我们上了一节有趣的品德课,内容是采访一位老师。"采访老师,那老师不成了大明星了吗?"正好下节课是体育课,我就决定采访孟老师。上课了,同学们安静地坐在座位上。"来了!孟老师来了,孟老师来了!"果然是孟老师来了。只见他  相似文献   

9.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前不久在邳州实验小学的一节课堂教学中设计了一场读书比赛,过程是这样的:他先让学生推荐班级里读书最好的学生站起来读,然后老师和他比赛,看谁读得好。谁知这位学生读后,于老师并没有读,而是招式一变,又翻了一个花  相似文献   

10.
名语特级教师于永正前不久在邳州实验小学的一节课堂教学中设计了一场读书比赛,过程是这样的:他先让学生推荐班级里读书最好的学生站起来读,然后老师和他比赛,看谁读得好。谁知这位学生读后,于老师并没有读,而是招式一变,又翻了一个花样,  相似文献   

11.
有位教师在教学人教版教材第五册《掌声》一课时,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话:“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读后再找出描写英子动作的词,接下来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先指名一位学生读,读得不太好,没有把“英子立刻把头低下去了”的自卑心理读出来。老师又叫了一位男学生读,读得还不如第一位学生,显然,他的朗读也没能得到老师的认同。老师为了体现“尊重学生”这一理念,又让这位男生连续读了两遍还是没有读好,而且读的声音一次比一次大,语气一次比一次平淡,效果一次不如一次。小男孩低下了头,老师也显得有些失望,但马上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绪,说:“来,你再读一遍,读的时候要用深沉的语调朗读,把‘低了下去’读得低一些,慢一些,重一些,听老师读。老师把这个句子读了一遍后,又叫这位男孩子再读,最后这一次学生模仿老师的语气读的效果稍微好了一些,老师松了一口气。  相似文献   

12.
罗源是我班的“搞笑大王”,连老师都说他说话油腔滑调,是块“难得”的笑料。一次上语文课,他不认真听讲,老师叫他到讲台上去朗读课文。只见他一边读,一边做怪动作:一会儿提提裤子,一会儿清清嗓子……那滑稽的语调和样子惹得我们哈哈大笑。结果老师罚他读了一遍又一遍,读得口干舌燥。后来他再也不敢怪声怪样了。  相似文献   

13.
摇篮     
一、示范朗读,寓理于悟   师:今天我们刚认识,梁老师想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欢迎吗?如果我读得很棒,你们就热烈鼓掌;如果觉得老师读得不够好,就请举手,给我提意见,好吗?   ……  相似文献   

14.
听于永正老师上<秋天的怀念>,想到八个字:读得感人,讲得精彩. 一、读得感人 在第一课时,于老师指导学生学习完生字新词后,先由学生自己读课文,然后便示范朗读全文.于老师的朗读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他读出了许多我们之前没有感悟到的东西.  相似文献   

15.
余老师是我们班的语文老师,也是我们学校文学社的辅导老师。他写得一手好文章。读他的文章对我来说是莫大的享受。可是最近,余老师有一件事却让我"读"不懂了。  相似文献   

16.
正师:下面我们交流一下课文朗读,谁先读给老师听?(一生读第1、2自然段。)师:很遗憾,有一个字漏掉了,你自己感觉到了吗?生:"有一年",少了一个"有"字。(该生把第2自然段又读了一遍。另一生读第3、4自然段。)师:他最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是读得很自然,像说话一样自然,这是我一直努力要做到的。(一生读第4自然段。)师:儿化音没读好。(范读"姹紫嫣红的花儿轻轻摇晃着",请该生跟着读)再接着往下读。(生读)  相似文献   

17.
在学校里我看见有这样一位老师,每当学生早读时,他就拿上教本在校园里踱着方步,朗读教材。读得正确、流利、富有感情,连停顿、语气都读得恰到好处。学生看到老师认真、精彩的朗读,也纷纷捧着书在这位老师的前前后后、左左右右聚精会神地读起来。有时他和学生一块儿分角色读、模拟阅读、演剧阅读。一节课读声、笑声,取代了放任自流的情景。  相似文献   

18.
摇篮     
一、示范朗读,寓理于悟 师:今天我们刚认识,梁老师想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欢迎吗?如果我读得很棒,你们就热烈鼓掌;如果觉得老师读得不够好,就请举手,给我提意见,好吗?  相似文献   

19.
片断一师:现在,先请小朋友去迎接春天的脚步,认识美丽的春姑娘。自由地读一读第一节,边读边数,一共有几行?(生自读,反馈)师:谁愿意上台来读前两行?其他小朋友仔细听,待会儿评评他读得怎样。生读:春天的脚步悄悄,悄悄地,她笑着走来———(没有处理好轻重缓急,没有读出应有的感情和韵味)师:他读得怎样?生:他读得很流利。生:他的字音读得很准。师:还有吗?(沉默,无人举手)师:我请他再读一读,老师根据他的朗读,表演一下。小朋友要边看边听边思考,看看能发现什么问题。现在,老师“返老还童”,摇身一变,成了春姑…  相似文献   

20.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同学们,你们曾和谁赛跑过?你赢过别人了吗?你听说过有人和时间赛跑吗?人可以跑赢时间吗?你想和时间赛跑吗?你能跑赢时间吗?二、读好课文,形成语感1.老师范读课文(可配乐朗读)。(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能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减少了学生读书的难度,从某个角度讲,老师读得有多好,学生也可能读得有多好,并且老师的朗读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根据课文注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语气语调,读课文五遍以上,读熟课文,读得琅琅上口,进而形成语感。)3.检查学生朗读情况。(采用指名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