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柳新菊 《班主任》2014,(3):41-41
下一节是我的数学课,按照惯例,我早早来到教室做课前准备。一推门,眼前的情景让我大吃一惊:学生正忙着打水仗,好似过起了傣族的泼水节。只见有的学生一对一互相追逐,你滋我一下,我滋你一下;有的两三人攻击一人,被攻击的人已成了落汤鸡,仍乐此不疲地反击着。"滋水枪"就是他们的水瓶——尖叫饮料瓶。只见地面、桌面、墙面都是水,个个玩得不亦乐  相似文献   

2.
近日,我区举行名校长评选活动。借此机会,我听了近十节语文课,受益匪浅。其中一节特殊的语言训练课,让我感触颇深。随着上节课学生的退场,进来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高矮不一,有的看上去十二三岁,有的感觉只有六七岁(其实他们都是十二三岁的孩子)。一瞧他们的眼睛,就知道是有缺陷的孩子。他们有的手拉着手由老师带进会场,  相似文献   

3.
我班学生背诵古诗文人人在行,每周两首,有时看着他们有滋有味地朗诵着古诗的神情,我就怦然心动。一种莫名的想法涌上心头,能不能也让他们尝试写诗?在一节语文课上,学过古诗后我告诉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也来写诗怎么样?”他们有的惊愕地睁大了眼睛,有的新奇地张大了嘴巴,在潜意识里,  相似文献   

4.
回眸五年间     
又一个寒冷的冬天离我们远去,随之而来的是和风送暖的早春,充满了激情,充满了向往。回首五年来的一幕一幕,我雄心壮志一如从前。2001年7月,滨医幼儿园去滨州学院招聘教师,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报了名,通过面试、复试、试课,一路过关斩将,我终于踏进了滨医幼儿园的大门。然而幼儿园的生活跟我想象中的大不一样。记得我上第一节课的情景:面对的是一群三四岁的孩子,他们都睁大了惊恐的眼睛看着我,没人听我招呼,有的在游戏,有的在说话,有的在打架。□李景锋我着急他们不着急,我生气他们却高兴得满屋乱跑,有的在教室,有的在寝室,还有的在厕所,更有…  相似文献   

5.
梦想花开     
李强 《教育文汇》2009,(10):25-25
那是一节口语交际课,题目是《我的梦想》。学生们准备了近10分钟后,纷纷踊跃发言。听了他们的发言,我第一次了解到他们幼小心灵的深处的秘密。学生们有的想成为飞行员,有的想成为科学家,有的想成为歌唱家,有的想成为海军舰长,  相似文献   

6.
本节课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学生与老师在课堂上的地位与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每个小组的成员分工明确,有的拼图、有的计算、有的检验……充分体现了本节课的学习小组并不是摆设,而是真正地做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探究。2.新课的引入所创设的三个情景问题也比较好,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由易到难,并体现出数学来源于生活的特点。我还有个建议想跟大家探讨一下。教科书把本节课安排在《整式的乘法》这一章之后,而且作为课题学习,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两个目的:第一,让学生了解一些代数恒等式的几何意义,并且初步渗透数形结合的…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导读在小学英语(PEPEnglish)第二册第三单元A部分的情景对话中涉及到这样一组句型:Howmanykitescanyousee?Icansee12.本部分句型主要通过情景会话,让学生学习询问别人能看见多少样东西以及做出相应的回答。教材里的图画赋予了孩子们一定的情景,但没有为他们创设一个较为真实的问答情景,而且有明知故问之嫌,不能很好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为了给孩子们一个有趣的情景,让他们乐意参与提问与回答,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在交际的情景中活化语言知识。教学片断犤片断一犦在引出句型之前,我创设了下面的情景:我…  相似文献   

8.
作文课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有的学生双手托腮,紧皱眉头不愿写;有的置之不理,毫不在意不爱写;有的觉得平平淡淡,干干巴巴不好写……如何把学生这种视为"苦差"的作文变成他们的"乐事"呢?我暝思苦想,不得其果,可偶尔在一次不经意的家庭作业中受到了启发.  相似文献   

9.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有幸到基层某学校听了几节音乐课,发现每节课里都有几个“被遗忘的”孩子。他们或呆坐墙角,独处一隅;或无所事事;在座位上转来转去。当这些孩子发觉我关注的目光后,有的赶紧去看邻座的书;有的不好意思地挪开了目光;有的冲我傻呼呼地一笑,就若无其事地东张西望。望着他们那一张张无奈的小脸,我的心情久久无法平静,我的学生当中不也曾有这样的孩子?  相似文献   

10.
情景再现前几天,在上七年级音乐第五单元《音画诗韵》时,我设计了一个学生活动环节,请学生们选用音乐、美术或诗歌等的方式表现“少女”一词。学生们立即行动起来。他们有的选用音乐表现,有的开始创作诗歌,也有的马上就在纸上画了起来。  相似文献   

11.
那一年我分管高三年级教育教学工作,有一次,第二节晚修课刚上,我到高三年级去巡视学生晚修情况,走到洗手间旁边,我突然预感到有学生躲在里面吸烟,而且有可能是已经有因吸烟处分记录的那几个学生.我走进洗手间,果真发现高三(8)班有吸烟处分记录的2名学生在吸烟,我把他们叫出洗手间,他们心里非常明白,这下一定会被学校严厉处分的,但他们还是不停的哀求我再给他们一次机会,他们一定会改掉吸烟的毛病,出于关爱和同情,我决定再给他们一次机会,因为再过3个多月,他们就要参加高考.于是,我把他们领到办公室,要求这两名学生写好保证书,告诉他们一些方法来改掉吸烟的毛病,并要他们每两周向我汇报学习情况.  相似文献   

12.
上午第四节是我的数学课.刚上课不多时,天空中乌云密布,随着是一阵狂风,雨就如瓢泼一般下起来.学生的注意力开始不集中了,有的同学显得很兴奋;而有的则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他们中有的是走读生,这雨来得太突然,他们可都没有带雨具呀,回家就成了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预备铃响,我站在一年级教室门口。学生有的在高声说话,有的在嬉笑打闹,有的在玩着铅笔,小嘴儿齐动的情景真像窗外唧唧喳喳的麻雀。这就是一年级学生,只要我不出声,他们能够旁若无人地玩闹一节课。眼前孩子的幼稚与混乱让我更加想念那些刚毕业的孩子,那些孩子做事多有条理,多么善解人意呀。  相似文献   

14.
自习课时间,我来到教室让一些学生订正上午测验的内容,我叫了几个学生到讲台上来,为他们讲解,让他们订正。当他们一个个走回座位时,其中的一个男孩科狠狠地将小测验的卷子揉成了一团。见此情景,我心中便升起了一团怒火:“你不要回座位,先站在这儿。”我的声音很轻,但语气很严厉。说完我便径自走到下面去查看学生做作业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教学背景:在一次合作教学的教研活动中,执教者用严谨的教学风格使整堂课充满了和谐的氛围.课后评课中,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将这堂课的可圈可点之处进行了评述.突然,出现一个异样的声音:"这堂课我觉得这几个环节处理得很好……可是这节课教学内容有价值吗?""教学内容有价值吗?"一石击起千层浪,也引发了我对环绕在我头脑中"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不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呢?为什么学生总不能真正走进数学课堂,在数学学习中体验到快乐……"等问题再度深思.于是我走近学生,做了个小小调查,发现原来他们需要的是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生活情景,愿意解决的是他们身边的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16.
前些日子,上了一节公开课,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设计了三个练习,其中.第三个练习是让学生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在巡视的过程中,我发现有很多学生无从下手,有的学生的算式是"12×15",但是他们认为自己只是求出了左边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相似文献   

17.
自从我和学生“唱”了两节古诗课以后,他们总希望我能多上几节“音乐语文课”——把音乐带进语文课堂。既然孩子们那么向往,为什么不行呢?今天的语文课上,我便提着录音机走进了教室。见此情景,学生纷纷鼓起了掌,一张张笑脸那么兴奋,那么激动。我笑眯眯地说:“孩子们,让音乐伴着我们今天的语文课,好吗?”“好——”“上节课,我们熟读了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今天让我们在音乐的陪伴下再读课文,看看我们是否有不一样的感觉呢?”有的学生已经有些按捺不住在手舞足蹈了。“你们可以先静静地欣赏音乐,也可以边欣赏音乐边看课文。”教室里回荡起…  相似文献   

18.
“机械波”一节是物理教学中的难点,也是一个重点.以前学生学过之后,往往反映“机械波”一节枯燥乏味,课上提不起劲;抽象难懂,把握不住重点.检讨以前的教学设计,我发现问题的症结在于学生在机械波方面的感情知识贫乏,在力学的综合应用上群体差异较大.针对这种情况,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我做了以下尝试:构建真实的问题情景,提供全面的学习资源,形成过程的动态组织.两年来,5位老师在14节课上的试验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我校开发了校本课程——讲故事。我担任了一、二年级每周一节讲故事的任务。学生可喜欢听故事了,每次给他们讲故事时,他们眼睛都亮了,高兴得小脸红彤彤的。讲了一个又一个,我让他们给我讲故事听时,学生个个不吱声了。有的一边直摆手一边说,我不会,老师不要叫我。看见这种现象,我也在想:故事课就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在这节课上到底培养了什么能力,学生有所得吗?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20.
一天下午,已到上课时间,却有近20名学生没来。这是怎么回事?我正奇怪,有学生来报:“他们还在校门口看小鸡呢!”我一听,哭笑不得:“小鸡就那么好看,连课都不上了?”“就是好看,还是五颜六色的呢!”学生脱口说。 我安排好班级里的学生,来到校门口。许多学生里三层外三层地围在一起。我凭借身高优势,挤上前一看:一个个毛茸茸的五颜六色的小鸡,紧紧地挤在一起。有的孩子用手摸着小鸡,有的双手捧着欣赏,而更多的孩子站在一旁一饱眼福。看到这种情景,我悄悄地退了出来。也怪不得这些孩子有如此兴致,他们生活在城市里,的确很少有机会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