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忠 《襄樊学院学报》2006,27(1):114-118
中国画笔墨是中国画区别于其它画种的主要特征,写意性正是中国画笔墨语言形式的本质内容。中国画笔墨不仅是一种工具材料属性和使用方法规则,而且是重要的绘画语言形式和鉴赏标准,这种多重属性特征无不以写意性融贯其中,传达着中国画特有的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2.
写意中国画的鉴赏和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穆幽深"是写意中国画的至高境界.鉴赏写意中国画主要从笔墨、构图、境界三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3.
空白不仅是中国画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绘画艺术特有的一种审美意识。为了更好地鉴赏和创作中国画,本文就空白的哲学渊源和运用略作论述。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画由笔墨构成,以独特的方式形成美的意境。中国画复杂的结构里有着富含美感的笔法,而画中的意象、境界、空间、气韵等又从笔墨中生发出来。画作的内容应与艺术形象相互吻合。艺术的内容既需要形式,同时又应是实在的。从鉴赏的角度来看,中国画的笔墨语言应言物合一、表里如一。以笔墨为主的中国画表  相似文献   

5.
中国画是文化载体之一,也是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以自身独特的表现形式、艺术特色和魅力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信息流通越来越发达的今天,文化更新日益加快,新文化不断涌现,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化。因此,基于多元化背景扼要分析了中国画鉴赏和传播问题,以从多文化视角正确解读和欣赏中国画,让中国画的艺术魅力名扬海内外,成为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中国画作为国粹之一,以线条、水墨作为绘画基础表现形式,体现了中国的传统美学思想。古代中国的画家们运用美学原理,在中国画艺术表现中充分地展示出他们对美的认识,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以中国画家的审美情趣为中心的中国画艺术表现形式及表现技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魅力。中国画博大精深,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在艺术鉴赏、创造、审美等各方面能力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7.
一幅中国画摆在我们面前,怎样才能正确品评、鉴赏其艺术水平高低与审美价值大小呢? 在中国画史上品评与欣赏中国画的标尺是很多的,不能--而谈,这里只谈主要的两点:形神和气韵.  相似文献   

8.
在古代诗歌教学中 ,采用“研究性教学”的方式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 ,形成较强的辨析能力和审美能力。专题古诗鉴赏“研究性教学”可分五个部分 :一、诱发探究动机在进行古代诗歌鉴赏专题研究前 ,可开展古代诗歌朗诵比赛、歌咏比赛活动 ,充分利用学生资源 ,把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环境扩展到课外。如在朗诵有关“梅”这组诗歌时 ,让一个擅长中国画的学生根据“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意境绘一幅中国画 ,再让另一名擅长书法的学生把这个诗句题上去。这就给了学生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 ,让他们明白了古代诗歌是一门艺术 ,它需要我们…  相似文献   

9.
"气韵生动"作为中国绘画"六法"中的第一法,既是绘画创作和鉴赏的准则,也是指导绘画的具体技法,其中所涉及的气韵与形体、气韵与笔墨、气韵与画家的精神等论述,对于当代中国绘画发展及中国画技法研究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作为国粹的中国画则是艺术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尝试用多媒体技术来表现中国画的历史进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接受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水平.  相似文献   

11.
正进行中国画收藏或鉴赏,要具备一定的书画鉴赏能力,拥有相关的学养、才识和格调。一幅优秀的中国画作品,需布局和谐、风格突出、意境深远。这是鉴赏者对一幅作品的最初印象,好的意境或意趣可让鉴赏者想细细看下去,好的笔墨技巧则是为表达意境或意趣服务的。而风格是区分画家不同审美特色之所在,更是检验其成熟与否的标准。每位国画大家的作品无一不具有个性鲜明的艺术风格。下面来谈谈中国画鉴藏中需关注的几个关键点。  相似文献   

12.
普通高中开设欣赏课的内容很多,有中国书法艺术、中国绘画艺术、中西建筑与园林艺术等,中国画在其中占有重要的、独特的内容。正确指导对中国画的艺术欣赏,对提高学生美术鉴赏的能力、审美判断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在上艺术欣赏课时,注意做到下列几点。  相似文献   

13.
教学设计意图:美术鉴赏是个人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感知、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的过程,而美术鉴赏教学则是培养美术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在美术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美术鉴赏教学中仍存在着鉴赏内容狭窄、鉴赏方法单一等问题,因此,如何开发美术鉴赏资源和美术鉴赏方法及教学方法就成为了学校美术鉴赏课程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学生学习了鉴赏诗词的基本方法。但在考场上。想从不胜枚举的鉴赏规则中挑出适合试卷考题的鉴赏方法,还要善于捕捉诗词鉴赏试题中的暗示。诗词鉴赏题中的暗示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5.
杨昭玲 《现代语文》2011,(9):148-149
自从2004年江苏省高考自主命题以来,到2011年,时间已历8年。其间诗歌鉴赏题已由求稳,求新而至日趋成熟。探究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命题规律,把握诗歌鉴赏的特点,有助于确立诗歌鉴赏教学的方向,使学生在从容应对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同时,真正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和技巧。本文力求结合历年来江苏诗歌鉴赏题,浅析命题的规律,探究应对的方法。江苏高考诗歌鉴赏,命题有如下规律:  相似文献   

16.
高中古诗鉴赏是对学生阅读鉴赏能力的最高要求(E级),因此也是教学的难点。但在诗歌鉴赏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典型缺失,如鉴赏知识的散乱、鉴赏训练的无序、鉴赏理论的空白,鉴赏方法的误区等等,从而成为诗歌鉴赏教学的瓶颈。  相似文献   

17.
纵观我国古代文学鉴赏史,其鉴赏观点与方法、鉴赏标准与途径,自成体系,一脉相承。横比西方的文学鉴赏史,显见我国传统文学鉴赏与之迥异的特点,究其原因,乃在于东西方传统的思维模式的差异。研究我国古代文学鉴赏的思维模式,将可透视历代的文学鉴赏论,明其内在规律和源流根本,从而掌握古代文学鉴赏的内在结构,并理解今天人们进行文学鉴赏种种观点与方法的渊源所自,并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而变革思维方式,促进文学鉴赏的科学化、现代化。探讨我国古代文学鉴赏的思维模式,其目的在于从思维模式的根本方面阐释古代文学鉴赏论的总貌与内在脉络,从而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以现代思维方式进行文学鉴赏,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古典文学鉴赏学。  相似文献   

18.
王林冲 《考试周刊》2013,(25):11-12
鉴赏是语文阅读的核心能力,鉴赏题是中考命题的常考题型,考生得分率比较低,但是鉴赏题有其独特的特点,解题方法也有"规"可循,有"法"可依。本文主要探讨了鉴赏题的鉴赏要素、解题方法、例题解析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必要教给学生语文鉴赏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一、援引例证,质疑探究鉴赏法;二、整体阅读,揣摩品趣鉴赏法;三、咀嚼内涵,分析技巧鉴赏法。  相似文献   

20.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4题。文艺鉴赏的共性与个性以前的文艺美学,主要重在理论的层面,或对文艺美的现象做形而上的探索:其次重在揭示文艺作品的美学规律与法则等等。然而,这些都尚未真正进入文艺鉴赏本身。我以为,文艺鉴赏美学更多地则是体现实践的原则,重在揭示文艺鉴赏的方法以及如何运用的问题。文艺鉴赏的方法有共性与个性之别。文艺鉴赏方法的共性是指鉴赏各门类文艺作品所通用的或一般的方法,个性是指我们鉴赏不同形态的文艺作品所采取的类型方法。共性方法是文艺鉴赏的基本方法,而且从总体上来说也占有较大的比重。比如围绕文艺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