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砌体结构裂缝成因及其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构裂隙控制是一门与力学、热工学、材料学等专业知识十分密切的、复杂的综合性学科,是建筑工程中确保工程质量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仅从一般理论和多年实践经验方面,通过对砌体结构裂隙成因的分析,阐述控制裂隙的措施和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2.
结构裂隙控制看来是一个比较简单、普遍存在的问题,但却是一门与力学、热工学、材料学等专业知识关系十分密切的、复杂的综合性学科,是建筑工程中确保工程质量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在该领域中,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规范和技术指标可循。本文仅从一般理论和多年实践经验方面,通过对砌体结构裂隙成因的分析,阐述控制裂隙的措施和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3.
裂隙发育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土遗址的主要病害,如何较为精确地了解裂隙发育程度成为土遗址加固工程设计中的难题.本文通过交河故城东北佛寺裂隙加固工程中的工程量反演遗址体的裂隙发育程度,从而为交河故城其他类似土遗址建筑的加固设计提供思路.经研究,交河故城东北佛寺墙体总裂隙体积率大约为4.4%.裂隙发育程度与墙体的规模有如下大致的规律:墙体规模越大,裂隙体积相应大,裂隙体积率相应小.从墙体的长高比、长厚比、高厚比去研究墙体的裂隙发育程度规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在对交河故城41-3亚区崖体裂隙发育特征、裂隙参数、裂隙类型以及形成机制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我们对交河故城41-3亚区崖体裂隙注浆技术和施工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表明利用新型复合材料PS-(C+F)对土遗址裂隙注浆加固,是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这一成果对于我国土遗址的保护加固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方法进行了综述.阐述了结构控制发展历程、结构控制原理、结构控制方法(被动控制、主动控制、半主动控制、混合控制和智能控制)与应用研究概况,指出结构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介绍了结构控制研究的热点benchmark问题.  相似文献   

6.
砌体结构裂缝控制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建筑工程中确保工程质量不容忽视的环节.通过对砌体结构裂缝形成的分析,提出了控制的措施和方法 .  相似文献   

7.
结合工程实践中大多数注浆工程都是在动水条件下进行注浆堵水,研制了动水条件下单裂隙注浆模型试验系统,并进行了验证性试验。模型试验系统主要包括动水水源、注浆系统、模拟裂隙和数据采集系统设备。研制的模型试验系统解决了动水水源进入裂隙时为裂隙流、水头稳定、水头高度可调,注浆系统设备的注浆量可调,注浆压力和注浆速度可控,模拟裂隙设备的裂隙开度可调,裂隙粗糙度可变,扩散规律易于观察和数据易于采集,监测系统中浆液扩散、渗流压力和流出液体重量实时记录等关键问题。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模型试验系统可以在动水条件下进行单裂隙注浆试验并能获得浆液扩散规律、流出液体重量和渗流压力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热-流-固-化(T-H-M-C)耦合作用下的对流换热机理,在实验室范围内,利用自主研发的T-H-M-C耦合模拟装置,以劈裂岩石为研究对象,改变出水孔与注水孔长度控制裂隙长度,加入支撑剂控制裂隙开度或孔隙率,温压控制系统调节温度场和压力场,准确模拟增强型地热系统(Enhanced Geothermal Systems,EGS)中对流换热及水岩相互作用。记录进出口温度、岩样内外表面温度及进出口压力、围压等数值,利用无量纲特征数雷诺数(Re)、普朗特数(Pr)、努塞尔数(Nu)等进行量化研究,装置有效改善了国内现有试验设备无法改变温度场及裂隙特征等不足之处,为EGS对流换热机理研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9.
客观控制与主观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从系统科学的观点看,世界是由无数大大小小,结构功能各异的系统构成的.但是,我们从系统内部的控制形式上来分析,就可以将系统区分为两类,即主观控制系统和客观控制系统.一些结构、功能比较复杂的系统往往又是客观控制和主观控制协同控制的.本文就客观控制与主观控制及其相互协同的基本特点,提出一些新的看法,供大家共同商榷.一、现代控制论的局限性本世纪四十年代末,维纳的控制论产生于高射炮自动控制的研究中.控制论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横跨技术系统,生物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和思维系统的横断学科,即现代控制论.  相似文献   

10.
丹江口枢纽泄洪坝段下游基岩冲刷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20年来丹江口枢纽泄洪坝段下游冲刷坑监测资料,表明岩石破碎断裂带控制最大冲坑部位与范围,裂隙密度、胶结强度、充填质、缓倾角裂隙决定最大冲刷深度。初步统计分析说明坚硬岩质河床冲刷坑的深度、形态、发展速度均受地质条件的制约。其中断层破碎带的性质及形状,节理裂隙充填胶结程度以及相互组合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专家控制是目前智能控制研究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智能控制与常规PID相结合,形成智能PID控制.本文从专家控制的基本原理、典型结构出发,介绍专家式智能PID控制器的研究与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2.
徐胜礼 《职业技术》2006,(6):172-173
我们知道,一般建筑都是由屋盖、楼盖、墙、柱、梁、基础六部分组成,而在高层住宅楼工程中,结构承受荷载并起骨架作用,建筑载体的基础与主体结构一般为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是工程质量控制的中心环节,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备受关注.下面结合齐车开发公司开发的24万平方米、17层人民小区高层住宅的实践,就现浇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控制方法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对于交通行业,尤其是路桥施工企业是机遇与风险同在.路桥施工企业在任务取得、施工组织、施工方式、资产结构、资金应用、经营管理等方面发生着一系列变化.但最值得一提的是在工程建设中实行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在施工阶段搞好成本控制,达到增收节支的目的是项目经营活动中最为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4.
作为当前高科技领域之一的结构振动控制技术应用于各类工程中,以减轻或避免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本文对结构振动控制的类型进行了分类研究,并分析了基础隔震、被动耗能减振和主动、半主动和智能控制的工作原理和各振动控制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监控能力是指为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其积极主动地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结构的高级形式,是其他教学行业的调节中枢.在传统的教师能力结构中也包括教学监控能力,但教师监控的作用主要在于控制和调节,以保证教学能够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水泥混凝土结构外观是衡量混凝土内在质量优劣的一个重要方面,水泥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控制决定了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和使用寿命,耐久性是检验水泥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控制的标准和手段.分析了混凝土结构外观与耐久性之间的关系、水泥混凝土结构外观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初步提出了解决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与耐久性问题的思路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该文将图像处理技术引入土力学实验,开展了裂隙性土直剪实验教学研究。首先,介绍了图像处理技术的操作流程,并利用该技术分析了土体裂隙形态的发育和裂隙参数的变化;然后,通过直剪实验研究了裂隙性土体的抗剪强度指标随干湿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最后,结合上述实验结果,探明了土体抗剪强度与其裂隙发育的关联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土样裂隙呈现出由微小裂隙萌生→主要裂隙与微小裂隙并存→主要裂隙主导的演变规律;干湿循环引起的裂隙发育导致土体黏聚力显著下降,这是土体抗剪强度衰减的本质原因,裂隙率是决定土体抗剪强度降低程度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但其有害程度是可以控制的,有害与无害的界限由结构使用功能决定的.裂缝控制的主要方法是通过设计、施工、材料等方面综合技术措施将裂缝控制在无害范围内.  相似文献   

19.
裂隙岩体在荷载作用下导致其内部裂纹的相互贯通,从而在裂纹尖端形成较大的塑性破坏区域,岩体工程的失稳大多是由于其内部节理、裂隙等缺陷发展导致的,应用断裂力学的方法,可以追踪岩体中节理裂隙的起裂、扩展至相互贯通使岩体局部破坏的过程,从而揭示岩体失稳的渐进破坏机制.本文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岩体中不同倾角的压剪裂纹的破坏问题,根据不同倾角裂纹的力学机理分析了其受力差异,依据最短塑性区距离判据分析了相近裂尖的扩展距离,得出了不同倾角的两共线裂纹相近裂尖破坏后岩桥之间的有效距离.  相似文献   

20.
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工程中占很大比重,在结构的安全、可靠度和耐久性方面起绝对的作用.保证工程结构安全,是工程管理人员急需掌握的,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在对学生进行这方面教学实践时,就如何对混凝土工程的质量的控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