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全民健身政策是保障群众体育发展的战略指南,对相关政策的评价结果可以作为调整、优化政策的参考和依据。通过对我国十八大以来213项全民健身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构建出全民健身政策指标体系和PMC指数模型,并对7项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全民健身政策整体制定合理,均属于良好等级以上,但在政策时效、政策功能、政策领域、作用对象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因此未来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政策性质、政策时效、政策功能和评价变量之间的整体性关系,注重政策时效长、中、短期目标的合理分配,多角度完善保障激励措施,优化三大政策工具的结构布局,补齐政策工具使用的内部短板,增强政策文本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相似文献
2.
合理的政策评价是全民健身计划政策科学制定和落实成效的关键。基于PMC指数模型,结合文本分析法并参考以往研究,本文构建了9个一级变量、54个二级变量,通过多个维度对比分析政策的PMC指数得分,量化评价我国1项国家级、4项省级、3项市级全民健身计划政策的文本特征,并提出优化建议。研究结果:我国全民健身计划政策总体设计较为合理,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8项政策中包括3部优秀等级、5部良好等级。我国全民健身计划政策具有一定的改善空间,建议从保障、监督、激励、服务内容维度出发,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计划政策内容。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DEA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对2016-2020年31个省、市、自治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配置效率静态和动态变化特征进行测度,而后采用Tobit模型分析人口密度、人均GDP、人均公共预算体育支出和人均体育彩票公益金支出对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配置效率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配置纯技术效率、综合效率值和规模效率值均值已接近DEA最优,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增长趋势。人口密度对我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配置综合效率和纯技术进步有显著负向影响,对规模效益的负向影响不显著。人均生产总值和人均体育彩票公益金支出对我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配置综合效率和纯技术进步有显著正向影响,对规模效益的正向影响不显著。人均生产总值对我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配置综合效率、纯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益的正向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进行界定,并对我国健身设施发展现状、不足及发展路径进行分析。我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供给数量大幅增加、设施类型日益丰富、要素投入渐趋多元、服务内容提质升级,但也存在供需矛盾问题依然突出、健身设施基础有待夯实、社会力量参与程度不深、运营管理水平有待提升、智慧服务整体水平不高等不足。据此,提出我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高质量发展路径:充分发挥政府作用,优化健身设施投入;创新设施空间载体,复合利用共建共享;增强政策可操作性,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保障群众健身安全;强化信息技术应用,助推智慧服务升级。 相似文献
5.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政策是推动全民健身、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重要依据,分析相关政策对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动体育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运用TM-PMC复合政策评价方法,遴选“十二五”到“十四五”时期的12项代表性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政策进行内容分析与量化评价,构建包含10个一级变量、45个二级变量的TM-PMC指数模型。结合文本挖掘工具进行政策内容分析发现,“十二五”到“十四五”时期,体育的内涵外延更加清晰广阔,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定位不断拔高,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新发展理念”,聚焦全民健身“六个身边”工程,政策主题相对集中稳定且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持续向好发展。TM-PMC指数模型量化结果表明:1)政策总体设计较为合理,政策间差异化程度较为明显,12项政策中有5项达到优秀、4项为良好、3项为可接受。2)到目前为止,“十三五”时期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政策评价最优,“十四五”“十二五”次之,且相同性质的政策随时间推移分值逐步提高。3)影响政策TM-PMC指数值的主要因素包括受领对象、政策重点、政策包容与激励措施4个变量。因此,“十四五”时期相关政策制定应推动受领对象多元化、... 相似文献
6.
校园足球政策的及时归纳梳理与量化评价是关系到校园足球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成效以及政策目标实现程度的关键。以8项国家层面的校园足球政策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对各项政策进行变量指标分类和赋值基础上构建校园足球政策PMC指数评价模型,并进行量化评价分析。研究认为:在我国校园足球政策制定过程中暴露出政策目标定位单一、管理机制细化不足、政策协同机制缺位、政策选择效率不高等问题。要提升政策效率与质量必须要推进政策目标多元定位,优化政策工具组合;加强政策资源投入,细化激励约束机制;加强主体协同与政策协同,深化政策执行效果;完善政策评估体系,强化政策选择效率。 相似文献
7.
为了深层次解析《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1](以下简称《意见》)的政策内涵,研究将通过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运用罗斯威尔与塞戈菲尔德的政策工具理论对《意见》从X基本政策工具和Y统筹协作多元主体两个维度对其政策文本进行分析单元界定、文本编码、计量分析。基于量化分析结果,得出以下结论:供给型政策工具总体使用均衡;需求型政策工具有待补充;环境型政策工具使用“超支”;政策指向明确,政策主体失衡。并提出相应建议:优化供给型政策工具,增强政策的推动作用;增加需求型政策工具,扩大政策的拉动作用;减少环境型政策工具,提高政策落实精准度;全面协调政策指向,促进政策主体均衡化,以期为未来我国群众体育政策的优化与完善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8.
体育强省政策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推动要素,对其进行评价能够为体育强省政策优化提供参考和借鉴,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基于全国19部体育强省政策文本,构建政策社会网络图谱,依据图谱构建PMC指数模型,包括9个一级变量和51个二级变量,对19部政策进行量化评价,依据结果绘制PMC曲面图。研究发现,我国体育强省政策整体上呈现较高水准,19部政策中18部为优秀级别,1部为可接受级别,在政策评价、政策领域、政策指向、政策功能、政策受众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仍存在政策描述与诊断性质欠缺、中期效力内容不足、保障激励措施不完善、部分政策权责划分不明确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公共体育健身场地设施规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综述、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借鉴国外公共体育健身场地设施规划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公共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我国体育事业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把制定我国公共体育健身场地设施规划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10.
以政策工具理论为基础,运用Nvivo11 Plus软件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政策文本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各省份文本中政策工具不均衡使用现象突出,呈现出重“环境型”轻“需求型”政策工具;不同参与主体政策工具类型使用存在差异性,政府部门侧重于环境型政策工具运用,群众个体方面使用需求型政策工具较多;在实施领域中群众体育运用政策工具频数最多,而体育文化领域关注面缺乏。并针对全民健身政策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应统筹多方主体协同参与,健全全民健身政策体系;优化政策工具均衡使用,提升全民健身政策执行力;动态调整注意力配置,促进全民健身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实现全民健身公平,保障公民的体育权利既是政府的任务,又是政府的责任。为了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全民健身的公平性,以全民健身和社会公平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对全民健身公平的内涵、特点、应遵循的原则、与全民健身效率的关系以及全民健身公平的时代意义等基本理论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全民健身公平指政府通过一定形式向居民提供相对均等的基本健身服务,具有公共性、绝对性和相对性、主观性、渐进性、补偿性的特点,应遵循人本原则、均等原则、差别原则。全民健身公平与效率二者密切相关,但又不直接相关。全民健身公平是化解社会矛盾的现实需要,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基于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对于服务全体公民、惠及城乡居民,使城乡居民能平等享受公共体育产品和服务有着重要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特尔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根据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指标选取的依据、构建指标体系的基本条件;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制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量表;得出评价指标体系中若干核心指标的量化标准以及基本数量底线;并提出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综合评价方法。从而为全面分析评价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组织、管理、实施及效果效益等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全民健身公平:内涵、评价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全民健身公平的内涵,从全民健身过程公平的资源配置(投入)和服务供给(产出)两个方面,构建了全民健身公平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灰色关联评价模型对我国区域全民健身公平进行实证分析,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我国全民健身公平发展对策,即明确全民健身公平的法律地位;突出政府全民健身服务供给的主导职能;建立全民健身服务公平运行机制;建立全民健身服务公平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5.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4,(2)
探讨全民健身法制化建设,为促进全民健身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分析全民健身法制化建设的内容与主要措施。主要结论:提高全民健身法制化建设水平,使全民健身更好地惠及民众,需要建立保障、调控、运行、评估、奖惩以及司法补偿机制,建立健全全民健身法制法规来维护大众健身权益,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相关地方性法律法规,不断拓宽全民健身配套法律的覆盖范围,全面促进体育健身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1997~2011年间全民健身路径的研究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我国全民健身路径方面的研究呈逐年递增的态势,还存在较大研究空间;全民健身路径方面研究的科研层次还有待提高;全民健身路径的研究视角较为集中,利用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理论进行研究的文章比较少。 相似文献
17.
深入剖析不同时期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政策供给情况,探究更高水平的政策供给策略,以此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向更高水平升级。运用扎根理论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政策工具与作用阶段及两者交互的维度构建分析框架,并探索政策供给的发展历程、政策工具运用、作用阶段供给以及二维交互作用等特征。结果显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政策供给历经初创探索、全面推进和提质增效3个阶段。供给型政策工具处于主导地位,但供给结构不均衡;环境型政策工具使用次之,但场景支持欠缺;需求型政策工具严重缺位,存在供需错配矛盾。政策供给呈现出纵深化转型、标准化引领和创新性变革的发展态势。供给策略:调整结构,优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政策工具;协同共治,打造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政策效能共同体;精准智治,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政策供给的多维驱动。 相似文献
18.
运用多源流理论分析框架探讨我国全民健身政策的演进动力和演进过程,提出政策演进的优化路径。研究认为:全民健身资源闲置与需求紧缺并存、全民健身资金供给不足与需求增加并存、全民健身文化氛围不足与意识缺乏并存是推动全民健身政策演进的问题源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政策提案的民意表达、专家学者长期学术研究成果的支撑和利益相关者的诉求构成全民健身政策演进的政策源流;行政意志、国民情绪和国际政策示范带动是推动全民健身演进的政治源流。提出以问题源流为导向,关注社会现实问题;以政策源流为重心,拓宽建议表达渠道;以政治源流为核心,紧跟国家政策动向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9.
钟亚平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8,52(4):5-11
对我国全民健身政策执行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全民健身政策体系本身所具有的限制性缺陷、政策执行机制协调不畅、政策执行中资源不足与统制工具单一、目标群体的低组织化等,是阻滞全民健身政策贯彻落实的重要因素。在新时代,体育事业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必须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全民健身法律法规体系,突出政策索引机制;创新跨域执行融合机制,推动多元参与协同共治进程;优化资源配置,扩大有效供给;创新完善保障机制,形成统制工具合力;利用"互联网+全民健身"智慧平台,推动社会组织创新发展,提升政策执行目标群体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登山运动是和平年代探索、拼搏精神展现最具象征意义的体育运动。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我国登山运动进行研究,发现登山运动在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精神有重要作用;对开展登山运动的部分高校进行研究,发现登山运动能够提升学校知名度,培养学生能力,发扬学校校训,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以发展登山运动为契机,普及全民健身运动,为大众提供登山健身服务,发扬登山运动提升责任感、锤炼优良品质方面的作用,达到强健体魄、身心健康的目的。对我国的登山运动的历史文化进行研究,能够挖掘登山运动的时代内涵,推动休闲社会的形成与发展,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共建体育强国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