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高中物理选修3-5波粒二象性的教学中,光电效应和光的量子说是关键的一节内容,而在这节中只有先让学生理解光电效应演示实验,才能引导学生进入量子理论学习。光电效应演示实验的设计尤为重要,作者介绍了各种光电效应演示实验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
"光电效应"是高中学生对量子理论的初步认识,由于学生对光电效应现象及其原理不易理解,让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光电效应现象是最为直接和有效的,但是在普通高中的实验条件下,实验不容易演示成功,而且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文章在原有实验条件的基础上,对实验进行了改进,给出了三种改进后的实验方案。  相似文献   

3.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光电效应”演示实验是光学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实验。但用现有的实验器材做出十分满意的“光电效应”演示实验却不容易。原因是:当使用浙江省嘉兴市仪器配件厂生产的《光电效应演示器》时,虽然效果不错,但由于受实验箱大小的限制,上面的演示电流表面板太小,电流表指针读数情况,稍微靠后坐的学生就看不清楚。当使用由锌板、验电器、弧光灯(或紫外灯)组成的光电效应实验仪做演示实验时,由于受电源电压(要700V)的限制,实验成功率并不高。而本实验仪,取材简单、实用、取材方便、组装方便、直观,学生人人都可以做,实验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4.
单艳辉 《中学理科》2007,(10):65-65
高中《物理》课本(必修)第三册,第41页图21—1的光电效应演示实验,学校实验室一般没有弧光灯,用普通的紫外线灯照射进行实验,不是很难成功就是效果很差.笔者做了一个很小的改进,使用普通的紫外线灯照射,可使演示实验能够成功地进行,且效果特别明显.[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我仔细阅读了本刊2005年第10期刊登的《改进光电效应的演示实验的几种方案》[1]一文,读后经过思考有几点看法。今借本刊与该文作者李老师商榷。1光电效应实验的内容与目的现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的内容虽经几次修订,但基本框架内容仍为几十年前(70年代末)所编《全日制十年制学校高中课本》的内容。可能是时代(或历史)的原因,教材所提供光电效应现象演示实验的器材及光源的选定对实验的完成确实存在困难,如果完全搬用教材中的方法去做,根本观察不到光电效应现象的发生。1995年高考题也是采用教材中的光电效应演示实验示意图考察光电效…  相似文献   

6.
做好光电效应演示实验的体会黄允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光电效应演示”通常采用如图(一)所示装置。由于实验的成功率很低,有的教师在演示时,先给锌板带上负电荷,用紫外光照射时,观察到与锌板相连的验电器指针的张角减小乃至闭合,以此说明锌板上有电子逸出,从而证实光...  相似文献   

7.
静电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难点,实验易受漏电影响,成功率低。本文介绍了如何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低成本材料,创造性地设计出研究静电平衡下导体电荷分布规律的演示仪器,并将其成功地运用到光电效应实验中,实验操作简单、安全,实验现象直观、明显,在教学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实验是进行自然科学教学的重要手段。物理教师应尽量让学生能在课堂上观察到所研究的物理现象,从而分析所见现象的规律,并把它上升为理论,进而说明这种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意义。在进行高中物理“光电效应”内容的教学时,由于原有教学仪器的演示效果不够理想,教师总感到缺少一个较好的光电效应演示仪器。在这种情况下,我利用光电管的灵敏的光电效应,配  相似文献   

9.
为增加高中物理教材里的光导纤维、光电效应、光纤通讯、红外遥感演示实验的不足和趣味性,笔者设计自制了一套光导纤维应用演示器,其特点是线路简单易操作,演示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光电效应"这一教学内容,二十多年来一直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难点,虽然高中物理课本经过多次修订,但是关于"光电效应"的文字叙述没有什么变动,仍然用弧光灯照射锌板而使锌板带上正电荷,灵敏验电器张开一个角度来介绍"光电效应"的.由于课本描述的实验本身是难以演示的,加上"光电效应"的物理规律及其表述十分抽象,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1.
光电效应现象是光的粒子性的基本事实依据,在近代物理学中,它在证实光的量子性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该节的教学目的主要是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掌握光电效应的基本规律为深刻理解光的粒子性和波粒二象性打下基础. 光电效应现象包括的内容很丰富,学生对这丰富的内容认识很容易混淆;另外,光电效应的规律比较抽  相似文献   

12.
光电效应实验是说明光的量子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实验.按教材的做法,一般不易成功.其原因是锌板在弧光灯照射下的电位升到平衡后通常只有几伏(最多不超过几十伏).普通验电器对这样的电位差是难以检验出来的.再按教参的方法,要在锌板前加带正电的金属网,这样做演示现象虽然清楚,但常会使学生误解为光电效应的产生必须以导体中有多余电子为条件.针对这一情况,本人对实验作了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13.
光电效应实验的改进□靖远师范学校周光电效应实验是一个难度比较大的演示实验。在用验电器验证时,因锌板电量过少,尤其是环境湿度大及验电器灵敏度低等因素,往往使得效果很不理想。这里介绍一种用液晶显示板替代验电器的理想方法。一、制作液晶验电器从废旧电子表中...  相似文献   

14.
光电效应实验是说明光的量子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实验.按教材的做法,一般不易成功.其原因是锌板在弧光灯照射下的电位升到平衡后通常只有几伏(最多不超过几十伏).普通验电器对这样的电位差是难以检验出来的.再按教参的方法,要在锌板前加带正电的金属网,这样做演示现象虽然清楚,但常会使学生误解为光电效应的产生必须以导体中有多余电子为条件.针对这一情况,本人对实验作了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15.
《华章》2008,(2)
光电效应实验是说明光的量子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实验。目前中学配备的光电效应演示器大部分是光电管式,并附加了电源和放大电路,把实验装置做成"黑盒子",在解释概念上说服力不强。教材要求用紫外线照射锌板使验电器带电,实际上直接用紫外线照射锌板,很难观察到实验现象。原因如下:(1)  相似文献   

16.
光电效应中电子一次只能吸收一个光子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家利 《物理教师》2006,27(12):12-12,17
在讲述光电效应时,教师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先观察,然后分析、总结、归纳出发生光电效应的规律,经典理论对此无法解释,爱因斯坦用量子论圆满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当光照射在金属表面时,一个能量为hν的光子,立即被金属中的某自由电子一次吸收,此间无需经过能量积累时间(驰豫时间不  相似文献   

17.
有些演示实验,由于仪器性能或环境因素(光照程度、温度或干燥程度等)的影响,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如果对仪器或实验方法等稍加改进,便可以得到满意的效果。在高中课本光电效应一节中,有这样一个演示实  相似文献   

18.
《光电效应》是上教版高二物理教材中第13章《光的本性》中的一节内容,它讲述了光电效应现象、产生光电效应的条件和规律,从经典电磁波理论与光电效应现象的矛盾引出了爱因斯坦的光子理论对光电效应规律的圆满解释,最后叙述了光电效应原理在自动化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我校物理教师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和自身全面发展的高度审视这一教学内容,认为有必要对这一节内容作比较详细的介绍。他们用了两节课时间,进行了两个演示实验、一个学生实验,用来提高感性认识,巩固理性知识,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这里,实验起到了关键性…  相似文献   

19.
现行高中教材对光电效应的引入是:“把一块擦得很亮的锌板连接在验电器上,用弧光灯照射锌板,验电器的指针就张开了,这表示锌板带了电,进一步的检查表明锌板带的是正电。这个实验说明在弧光灯的照射下,锌板中的一些自由电子从表面飞出来,锌板缺少了电子,于是带正电”。锌的极限频率为8.07·1014HZ,可见光不能使其产生光电效应,只有紫外线或伦琴射线能使锌板飞出光电子。弧光灯就是用来获得紫外线的。但许多学校未配备有弧光灯,课本中的实验实际很少演示。目前演示电效应的成套仪器是J2517光电效应演示器,主要元件是光电管,缺点是没有课本引…  相似文献   

20.
1引言光电效应的实验事实已为人们接受。自1887年赫兹在研究电磁波性质的实验中发现光电效应迹象以来,科学家们经长期的实验研究,总结了光电效应规律。1905年,爱因斯坦在普朗克能量子假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光量子假设。这一假设成功地解释了当时经典物理所不能解释的光电效应规律。此后,安立根于1919年用实验证实了爱因斯坦方程的正确性。六十年代激光问世后,在光电效应中多光子吸收的实验事实面前,只有推广爱因斯坦方程和红限红移之后,才能作出正确的解释。2光电效应中多光子吸收过程爱因斯坦光量子假设的提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