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论大学制度建设与大学精神培育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大学文化对推动大学发展、引领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学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大学制度文化是大学文化的中层,它既是大学文化的具体体现,又对大学文化的建设具有支撑和保障作用,只有不断加强大学制度建设,才能够体现大学文化、培育大学精神。  相似文献   

2.
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文化取向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大学是一个文化组织 ,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不同于现代企业制度 ,它应体现大学组织的文化特性。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文化取向 ,在于对内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维护大学之所以为大学的优秀精神和传统 ;对外协调大学与社会的价值冲突 ,保障大学的文化地位。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 ,是大学制度文化取向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3.
论大学精神的培育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培育大学精神,需要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继承与创新、适应与超越等方面的关系。提炼与弘扬校训,建设优良的校风,充分利用各种教育阵地和资源培育大学精神,把大学精神的培育渗透到大学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之中,是培育大学精神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浅论现代大学理念和现代大学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理论研究的对象,大学精神和大学制度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现代大学理念引导着现代大学的发展,而大学理念只有转变为现代大学制度,体现在制度中,它的引导作用才能发挥出来。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而言,大学的制度创新也是至关重要的。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是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大学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基础在大学,关键在政府。学术自由,兼容并蓄、教授治校这样的大学精神和大学制度,正是现代意义的大学最为重要的文化环境和制度环境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大学精神日渐失落,不仅使大学面临日益严重的信仰危机,而且使大学屡遭社会诟病,面临社会信任危机.重建大学精神,必须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处理好大学与社会和市场的关系,强化大学的文化使命,充分发挥校长和教师在大学精神培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新建本科院校基于其建立的背景,普遍缺失成熟的大学精神,体现大学文化的主体人群没有共同的精神内涵,没有完善的制度文化,缺乏有文化底蕴的大学校园环境。因此,新建本科院校要从自己使命中提炼并形成自己的大学精神,明确办学理念、学校定位和发展目标,确定学科、专业及课程的设置原则,加强制度文化建设,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大学文化。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大学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分支。大学教师尤其是优秀教师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深厚的学术造诣和高超的教学水平成为大学文化的主要建设者,他们是大学物质文化的赋予者,是大学制度文化的完善者,是大学精神文化的传承者和创造者。  相似文献   

8.
大学文化建设:反思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学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大学文化是大学发展的思想基础和价值导向,是培养学生、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土壤和平台。当前大学文化呈现弱化趋势:办学目标的功利化倾向,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分离,重视物质文化建设而轻视制度文化建设。为此在完善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处理好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学术文化与行政文化、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之间的关系。建设高水平的现代大学必须进行大学文化建设的创新,努力实现知行统一。  相似文献   

9.
大学文化是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构成的一个系统,通过陶冶熏陶、引领导向、凝聚激励、约束规范等方式发挥着教育功能。大学是一个教育机构,它存在的根本目的就是育人,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是大学建设的重中之重。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是加强育人功能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应从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方面进行全方位建设。  相似文献   

10.
大学文化是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构成的一个系统,通过陶冶熏陶、引领导向、凝聚激励、约束规范等方式发挥着教育功能。大学是一个教育机构,它存在的根本目的就是育人,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是大学建设的重中之重。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是加强育人功能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应从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方面进行全方位建设。  相似文献   

11.
高深学问及其构成的学科(专业)是大学存在的知识和组织基础.大学文化既是一种存在更是一种信仰,二者既有深刻联系又有质的区别.任何社会思潮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当大学文化缺失问题,特别是大学精神衰微现象成为时代关注的焦点并逐步进入到哲学领域时,大学文化哲学便产生了.从“高深学问”到“大学文化”是一个质的飞跃,以“大学文化”为逻辑起点,从整体上构建一个以“大学文化既是一种存在更是一种信仰”为核心的大学文化哲学的基本理论框架,是当今时代的强烈呼唤.其核心内涵是:大学的本质是一种以传承和创新文化为己任的功能独特的文化组织;大学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人文关怀和追求真理是大学应当坚守的“永恒之魂”;和谐文化的本质是一种信仰.当今我国大学的崇高使命是:坚持“中国特色,综合创新”的文化发展道路,创新和高扬当代中国大学精神,全面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大力增强我国大学核心竞争力,为实现中国特色大学理想和建设中国特色文化强国而奋斗.  相似文献   

12.
纵观世界大学发展史,作为一个"多权力中心"的组织,大学是一个充满了道德感的共同体,大学人对于知识的共同信仰决定了大学对于腐败文化有着天然的抵制。从大学传统的视角来看,我国高校近年来频发的腐败现象与我国大学传统的缺失密切相关。要在高校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就必须高扬理想主义的大学传统,形成道德共识;在改革的路径上,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培育大学传统;在制度设计上,变个人的权力为公共的权力。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必须在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与创新方面有所突破。研讨现代大学制度,应当厘定现代大学制度整体设计和机制创新的主要依据,既要探索现代大学制度创新的“应为”,也要实事求是地探讨“可为”之举。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现代大学制度创新的契机。进入“985工程”的高校应借助发达国家研究型大学的成功经验和机制模式,结合中国国情,在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方面整体设计,多校联动,以提供改革思路,产生示范效应,引领全国高等学校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4.
当前,部分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着思想困惑、经济困窘、心理困扰、学习困难和就业困境等问题。大学生"五困"现象是高校人才培养需面对的新情况。解决大学生"五困"问题应通过完善思想教育体系,加强制度和队伍建设,加强组织保障,更新观念,完善机制,在学校与社会的互动中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促进学生全面成才。  相似文献   

15.
科学完备的大学治理体系是提升大学治理有效性的基本前提。目前,我国大学治理体系呈现规制化特征,集中体现在政府与大学、大学与院系、学术与行政的治理关系中。造成我国大学治理体系规制化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有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的深刻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的不完善、集体主义文化的过度张扬、大学组织的学术传统不深厚等。基于院校运行的微观维度,新时代推动我国大学治理体系去规制化改革,需要正确认识大学的组织属性,培育学术文化;扩大院系组织自主权力,激发"学术心脏"活力;改革一元化权力运行模式,增强专业权力的影响力,努力探索其变革之道。  相似文献   

16.
当今时代强烈呼唤大学创新,而我国正在出现一种大学精神衰微现象。解决这个矛盾的根本出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中国特色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对大学和教育的本质及其规律进行再认识,实现新的文化觉醒,确立“文化是立校之基和育人之本”的科学理念,确认“大学文化是大学核心竞争力之所在”,以教育和文化创新为核心,以理念创新为先导,开创中国特色大学创新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知识交易”理念与大学教师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在传统“知识管理”制度之外,“知识交易”倾向不断上升,“知识交易”理念成为当代教师学术职业的重要立足点。为此,大学教师发展需要建构新的价值体系和绩效评价机制,协商并调整大学内部的文化及其管理。  相似文献   

18.
大学组织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环境的变化不断演绎着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质,而这种文化特质逐渐丰富、形成和发展了大学制度.从中世纪大学的行会文化、德国大学的学术自由,现代大学的世俗化转型,都引起了大学制度的组织变革.由于大众化时代管理文化的兴起,形成了大学组织的科层化、绩效制及特色化发展的特点,使院校研究作为一种组织文化和制度设计应运而生.我国的院校研究应进一步加强其组织设计的规范性,使之内化为大学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并进一步培育院校研究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9.
大学文化建设的国际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特的精神和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推动大学不断前行、不断超越自我的力量之源。文化育人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也是保持高水平高等教育的长效机制。国外一些著名大学在大学文化建设和发展实践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经验,对这方面的研究可以为国内大学在新时期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外生性”与“内生性”:中西方大学起源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发生学的历史维度来审视,西方大学有着鲜明的“内生性”表征,从产生到发展都是一种演进过程组合的结果,中国大学则更多地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制约,表现出明显的“外生性”特征。中西方大学的形成有着“自上而下”及“自下而上”两个相逆的路径,这对于大学精神的沉淀与大学制度的形成都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